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西药中药将可为人类提供一大批体现中西医药之优势的新型药物。从现有的中药研制新药,尤其是研制新西药的工作,是新药研制的重要领域,但是现有的西药研制新药尤其是研制新中药的工作发展速度并不理想。通过分析西药中药对新药研发的意义、作用和实现途径,以促进新中药研发的发展。

  • 标签: 西药 中药化 新药研发
  • 简介:胰腺癌的外科治疗仍极具挑战性。术前影像学评估以判断肿瘤的可切除性极为重要。在淋巴结清扫范围方面,基于若干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结果,以日本胰腺学会淋巴结分组为基础,建议清扫至第二站淋巴结。如能做到切缘阴性,可行联合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的切除术式。肠系膜上动脉切缘最易有肿瘤细胞残留,应完整切除胰腺钩突。由于病理学对RO及R1切除判断标准的再评价,应重新审视Rl切除对改善患者预后的价值和意义。由解剖学层面对胰腺系膜的探讨及临床应用有助于提高腹膜后切缘的阴性率。需建立和推广标准规范的治疗及评价体系,以使更多患者获益。

  • 标签: 胰腺肿瘤 淋巴结切除术 规范 切缘状态
  • 简介:目的观察原位注射新生大鼠肝细胞构建的工程肝组织对实验性肝纤维大鼠血清和肝组织学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的作用。方法用四氯化碳制成实验性肝纤维造模大鼠,肝脏原位多点注射工程肝组织,3周后测定血清肝功能并行肝组织学检查。结果原位注射组大鼠肝功能较单纯假手术组大鼠有改善,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HE染色提示纤维明显改善。结论肝脏原位多点注射新生大鼠肝细胞的工程肝组织能改善大鼠肝纤维进程,有一定抗肝纤维化作用。

  • 标签: 新生大鼠肝细胞 肝组织工程 肝纤维化 原位注射
  • 简介:<正>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syndrome,BCS)是指因肝静脉血液回流不畅所致,属于肝后性门静脉高压。可因从肝静脉(hepaticveins,HV)至下腔静脉(inferiorvenacava,IVC)入右心房口处的任何部位及任何性质的阻塞,但要除外由心脏疾病引起的肝静脉血流阻力增高及肝窦阻塞性病变[1-3]。患者典型的门静脉高压症状表现为腹胀、肝脾体积肿大、腹水、消化道出血等;伴行的下腔静脉高压症表现为胸腹壁静脉曲张、双下肢静脉曲张、色素沉着,

  • 标签: 肝静脉阻塞 下腔静脉阻塞 布加综合征 门静脉高压 治疗方式 规范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人性护理在医院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自2007年09月~2012年12月间,我院妇产科住院产妇中的224例,平均将她们分成两组,每组各有112例产妇。对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情况和效果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经过比较分析显示,观察组产妇在护理治疗有效率和产妇满意度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护理能够极大的提高产妇的护理有效率和生存质量,帮助产妇维持良好的治疗心态,增加产妇满意度。

  • 标签: 产科 人性化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护理在眼科的应用于效果。方法创建安全舒适的病区环境;系统个性的健康教育;开通咨询电话,实行电话预约床位。结果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结论人性护理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目的:建立急诊抢救流程信息管理系统,增强急诊抢救工作的标准和规范,提高急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方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3G网、WIFI、无线互联网,集成构建急诊抢救流程管理框架,绘制各个抢救模块的流程图,在每一个流程的关联活动添加标准文档,集成流程管理的标准系统。结果:通过建立智能抢救流程管理系统实现标准化成果的可应用、可共享、可优化、可持续。结论:通过信息的流程管理,可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并大力推动急诊学科的快速发展。

  • 标签: 抢救流程 信息化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者采用人性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为30例,采用人性护理方式对COPD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3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人性护理后,血气分析以及肺功能检查的结果有明显的改善,而对照组患者经过护理后,肺功能检查结果以及血气分析的结果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COPD患者采用人性护理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人性化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护理在妇科门诊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到我院妇科门诊的120例患者,随即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上,给予人性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8.3%,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妇科门诊患者人性护理服务,不仅能够拉近护患关系,同时可以避免护患纠纷的产生,有效提高了妇科门诊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 标签: 妇科门诊 人性化 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妇产科作为比较特殊的医学治疗科目,其护理存在着很多的隐性风险。如何实施人性管理方法,切实做好妇产科护理中的每一个环节,成了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的关键。

  • 标签: 人性化 管理方法 妇产科 护理质量
  • 简介:近几年,心理工作在武警部队日受重视,一些武警部队院校在学员中设置心理骨干一职,也开展了一些工作,目的是期望心理骨干在学院心理工作中成为一支最基础的力量。但毕竟心理骨干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为了进一步明确心理骨干的工作职责、提高其工作能力、发挥其应有的角色优势和作用,我们对我院70名学员心理骨干进行了工作状况的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对设置心理骨干的意义、

  • 标签: 心理骨干 工作职责 心理健康 武警院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科护理工作中采用人性服务进行干预的作用以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内科2010~2012年收治的600例患者,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人性服务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内科护理工作中采用人性服务措施进行干预,能够促进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内科护理 人性化服务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影像学在腹膜后纤维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鉴别诊断。方法对46例病人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及复查随访。结果46例病人中,31例CT表现有特征性,部分早期病人影像无阳性发现。结论腹膜后纤维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

  • 标签: 上腹部 CT MRI 纤维化 腹膜后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护理模式的转变,病人、病人家属、医生及护理管理者对护士的工作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内科护理工作实行人性管理,是社会管理创新大趋势提出的要求,是内科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需要。营造和谐的人事环境、轻松的工作环境、先进的制度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内科护理管理实行人性管理模式的关键。

  • 标签: 人性化管理 内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科病房实施人性护理后对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所产生的作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4例产妇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7例。在住院过程中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人性护理。结果B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A组产妇;该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A组产妇;该组产妇在生产过程中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A组产妇;该组产妇在住院期间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产妇;该组产妇和新生儿结局明显优于A组产妇和新生儿;两组产妇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对产科病房实施人性护理后可以使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显著提高。

  • 标签: 产科 人性化护理 自然分娩
  • 简介:(1.宁夏医科大学总院药剂科,宁夏银川750004;2.宁夏公安厅安康医院药剂科,宁夏银川750004)摘要目的加强麻醉科麻醉药品的管理和使用。方法建立麻醉药房一系列管理制度,统一麻醉药房的工作流程,对麻醉药品实行“五专管理”,责任到人,保障麻醉科药品的安全使用。结果通过在麻醉科成立麻醉药房后,有药师规范管理的临床实践证明,无药品遗失、被盗和过期等安全事件发生,药品使用流程清晰,提高了管理效果。结论麻醉科麻醉药房的规范管理,促进了麻醉科用药的规范及麻醉药品的安全使用流程,保障了麻醉药品使用安全。

  • 标签: []麻醉科 麻醉药房 药品 管理制度 工作流程 .中图分类号 R 文献标识码 B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成人心肌致密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28例成人心肌致密不全的超声及临床特点。结果28例患者符合超声诊断心肌致密不全的诊断标准,其中单独左心室受累者18例,单独右心室受累者7例,双侧心室均受累者3例,1例合并三尖瓣脱垂,2例合并二尖瓣脱垂,未见合并其他的先天性心脏畸形。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成人心肌致密不全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早期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 标签: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心肌疾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急诊室实施人性护理的效果,论证次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抽样选取我院急诊室中200名病患作为实验组,对其进行人性护理;另外随机选取20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分别调查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病患的感受。结果急诊患者在接受人性护理之后健康状况和精神状态都较常规护理好很多,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低于实验组。结论在急诊室护理中采用人性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减轻家属的担忧、更好缓解病人紧张的情绪和提高病患的满意度,所以临床应推广人性护理。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急诊室 患者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