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x射线源焦点尺寸对于图像质量有显著影响,在高放大比和大焦点情形下,焦点模糊会降低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此外,焦点尺寸也是衡量x射线源X-作性能的标准。本文介绍了焦点尺寸测量的相关概念和研究现状,对X射线源(包括X射线管和直线加速器)焦点尺寸的测量方法和标准进行了分析总结,也对焦点测量技术的最新进展和相关应用进行了介绍。

  • 标签: X射线源 焦点尺寸 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骨超声诊断方法在髌腱炎患者髌韧带测量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髌腱炎患者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髌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影像学检查;研究组采用肌骨超声检查,比对两组患者临床诊断效果及信度系数。结果研究组髌腱炎患者通过采用肌骨超声检查,髌韧带厚度(6.92±0.80)mm、髌韧带横截面积(1.45±0.30)cm2、信度系数0.92,与对照组(6.62±0.68)mm、(1.60±0.45)cm2、0.75相比较,信度系数为优秀(ICC>0.90),临床诊断结果差异较为显著,比对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骨超声能够准确诊断髌腱炎患者髌韧带情况,其数值科学精确、信度系数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肌骨超声 髌腱炎 髌韧带 影像学检查 信度系数
  • 简介:背景:跟骨为不规则骨,具有复杂的三维立体结构,过往多基于X射线平片进行测量研究,利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进行跟骨相关解剖测量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与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报道较少。目的:利用螺旋CT三维重建测量国人跟骨的解剖数据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00例成人正常跟骨CT扫描数据,男50例,女50例,将其重建后进一步测量跟骨长、宽、高及Bohler’s角及Gissane’s角,将测量数据与西方人数据进行对比。结果与结论:中国男性组跟骨长、宽及高分别为(74.60±5.06),(29.71±2.93),(45.23±4.46)mm;女性组为(71.48±5.36),(26.65±3.01),(42.23±4.49)mm,男性组显著大于女性组(P0.05)。男性组Bohler’s角为(35.98±4.34)°,女性组为(38.31±4.43)°,男性组显著小于女性组(P0.05)。提示中国女性成人跟骨长、宽、高较男性小,跟骨Bohler’s角明显大于男性,不同性别间Gissane’s角无明显差异。与西方人相关数据比较,中国成人的跟骨长、宽、高明显偏小,跟骨Bohler’s角及Gissane’s角则无明显差异。

  • 标签: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跟骨 螺旋CT 三维成像 数据测量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CT测量新疆维吾尔族人正常膝关节参数在膝关节假体设计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纳入标准招募新疆维吾尔族成年志愿者100名进行前瞻性研究,男53名,女47名;年龄18~68岁,平均34.07岁。行膝关节伸直中立位CT扫描,扫描图像用AW4.4进行3D重建处理,抛币法选取左侧或右侧膝关节,分别测量记录髌骨厚度、胫骨平台内翻角(PT角)、小腿机械轴垂直线与双侧股骨髁远端切线的夹角(FT角),以及胫骨内侧平台最低点至腓骨头尖端高度的差距(DPF)等膝关节参数。将所得数据分别按男女组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将所得数值同文献报道的汉族人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新疆维吾尔族人正常膝关节髌骨厚度、PT角、FT角、DPF男性分别为(22.67±1.40)mm、4.64°±0.61°、4.85°±0.84°、(9.75±1.70)mm,女性分别为(20.70±1.41)mm、4.23°±0.55°、4.33°±0.58°、(8.13±1.80)mm,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是7.006、3.512、3.543、4.634,P值均〈0.01)。与相关文献报道的汉族人群相比,维吾尔族正常膝关节髌骨厚度、胛角、FT角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是1.056、0.844、0.572,P值均〉0.05),DPF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96,P〈0.01)。结论对新疆维吾尔族人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包括髌骨置换术等操作时,为确保操作精确性,不能直接参考其他人群相关数据;设计国人膝关节假体时应该考虑到不同人群及性别的差异。

  • 标签: 膝关节 维吾尔族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成像 三维 计算机辅助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髋臼中心定位器测量髋臼前后切迹连线中点至髋臼中心的方法,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定位髋臼中心及安放髋臼假体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20具40侧正常成年人骨盆标本进行前瞻性研究,剥离骨盆软组织,显露出髋臼缘、髋臼前后切迹和Harris窝;通过髋臼的垂直径和水平径的交点确定髋臼的中心,并记录髋臼开口平面的垂直径和水平径数值,再利用髋臼中心定位器测量髋臼前后切迹连线中点至髋臼中心的距离(MAC)。应用医学统计学软件对测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论证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髋臼开口平面的垂直径和水平径分别为45.50—55.60mm、44.50—52.54mm,使用髋臼中心定位器测得MAC为26.60—33.82mm,平均为30.87mm,并观察到髋臼中心均在靠近卵圆窝内头侧接近月状关节软骨处。根据测量的MAC分别与髋臼开口平面的垂直径、水平径以及两者之和数据绘制散点图,提示MAC和髋臼开口平面水平径、垂直径、以及两者之和呈正性相关,Pearson系数r分别为0.89、0.81、0.91,从Pearson线性分析可知相比于MAC和垂直径或水平径,MAC和髋臼水平径与垂直径之和变量的相关系数更接近1,更具有明显的线性正性相关性。结论MAC和髋臼水平径与垂直径之和呈线性正性相关性,提示可以通过测量髋臼水平径和垂直径的距离来得到MAC的值,从而可应用髋臼中心定位器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和翻修术中快速准确地确定髋臼中心,为正确安放髋臼假体,恢复髋关节解剖旋转中心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 标签: 髋臼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解剖学 局部 髋臼中心定位器
  • 简介: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测量三尖瓣环等容收缩期峰值速度(IVCv)评价肺动脉高压(PH)患者右心功能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对41例疑诊PH患者采用组织多普勒测量IVCv,同时超声检测右心收缩功能常用参数:右心室侧壁三尖瓣环平面位移(TAPsE)、右心室侧壁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PSv)、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FCA)。另外,右心导管(RHC)检测肺动脉压力。根据肺动脉收缩压(PASP)将患者分为无PH组,轻度PH组,中度PH组,重度PH组4组,比较各组之间IVCv是否存在差异,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分析IVCv对右心功能评价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以及IVCv与常用右心收缩功能参数和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结果IVCv与TAPSE、PSv、RVFAC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41、0.714、0.557,P值均〈O.001。IVCv与PASP呈负相关,,值为一O.739,P〈0.05。无PH组、轻度PH组、中度PH组、重度PH组的IVCv分别为(13.83±3.56)cm/s、(10.11±1.36)cm/s、(8.70±2.21)cm/s、(5.80±1.03)cm/s。重度PH组IVCv显著低于中度、轻度及无PH组(P值均〈0.05),无PH组IVCv显著高于轻度、中度PH组(P值均〈0.01);轻度PH组与中度PH组IV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5)。以常用的超声心动图评估右心室收缩功能参数的低限(TAPSE〈16mm,PSv〈10crn/s,RVFA〈35%)为标准,选用IVCv〈6.5cm/s作为阈值,诊断右心室收缩功能减低的敏感度分别是91%、96%、87%,特异度分别是70%、53%、77%。结论组织多普勒测量三尖瓣环等容收缩期峰值速度是一项较新、能客观反映右心室收缩功能的参数,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检查 多普勒 高血压 肺性 心室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