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8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5例,年龄26~67岁.肿瘤位于左侧肾上腺3例,右侧5例,体长径2.5~9.7cm,其中4例影像学检查提示体包绕大血管生长.结果8例患者临床诊断均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其中6例成功行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2例随访观察.手术时间45~120min,出血量30~450ml,无输血.1例右侧肾上腺肿瘤包绕下腔静脉生长的患者,术中游离肾上腺瘤体出现下腔静脉损伤,腔镜下予以缝合修补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6例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术后随访3个月~5年,无肿瘤复发病例.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神经源性良性肿瘤,有钻缝和包绕大血管生长的特性,腹腔镜手术切除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但术中应注意避免损伤邻近大血管.

  • 标签: 节细胞瘤 肾上腺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CT和MRI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的CT、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8例患者均作了CT平扫和增强扫描,5例同时作了MRI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8例均为单发病灶,位于右侧肾上腺5例,左侧肾上腺3例。肿瘤最大直径为2.8-7.6cm,平均6.3cm,CT平扫为等或低密度,3例有钙化灶;MRI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肿瘤呈高信号或不均匀稍高信号,3例见漩涡征;增强早期肿瘤轻度强化、延迟后进行性增强。1例类似于肾上腺假性囊肿的CT、MRI表现。肿瘤有钻缝样生长及包绕血管而不侵犯血管的特点。结论CT、MRI的影像学表现显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主要表现为柔软的较大肿块,可沿器官间隙钻缝样生长,增强扫描肿瘤呈渐进性延迟强化,有助于和肾上腺其他病变的鉴别。

  • 标签: 肾上腺 节细胞神经瘤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例前列腺恶性外周神经鞘膜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例前列腺恶性外周神经鞘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因“进展性排尿、排便困难1年,加重7天”入院,彩超显示前列腺右侧份约8.9*6.0的低回声团,穿刺活检病理报告提示前列腺癌。予全身麻醉下行经耻骨上经前列腺包块根治性切除+淋巴结清扫,观察本例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术中完整剥离包块,术后恢复良好,3周拔除尿管,术后病理会诊结论前列腺恶性外周神经鞘膜;随访6月,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复查CT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恶性周围神经鞘膜容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临床诊断方面缺乏影像学特异性,应注意及时行病理检查确诊及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同时强化复诊及随访,密切监测谨防复发。

  • 标签: 前列腺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 临床特征 病理
  • 简介:神经属上皮源性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从桥小脑角至腮腺区的面神经任何节段和分支,以乳突段、迷路段多见。对肿瘤大、侵犯广的患者常采用侧颅底手术,术后主要并发症有脑脊液漏、脑水肿、后组脑神经麻痹失代偿、急性肺水肿等。肺动脉栓塞并非术后常见并发症,如未经及时治疗,病死率可达30%以上。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神经鞘瘤 后组脑神经麻痹 桥小脑角 腮腺区 侧颅底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不典型的MRI影像表现进行了总结分析,来进一步提升对中枢神经系统淋巴脑内成长方式的多样性的认识。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回顾性分析的方式,来选取了2015年2月~2016年8月间经过穿刺病例或者治疗随访证实的12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影像学表现,并对该肿瘤的非典型生长部位及方式运用影像进行表现分析。结果在选取的12例原发性中枢神经淋巴患者中,其中有8例出现在非常规的位置上如脑干、大脑凸面浅表部,鞍上、剩下4例在基底节等深部脑区,部分有囊变出血改变。结论非常规生长部位及非典型信号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淋巴其诊断难度比较大,而借助于T2、DWI及ADC值则能够为患者淋巴的诊断起到一定的帮助。

  • 标签: 原发性中枢神经淋巴瘤 MRI影像 非典型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38岁,主诉“间歇性全程肉眼血尿伴腰痛2月余”。并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门诊超声和盆腔CT平扫+增强回报:膀胱右后壁可见一大小约3cm×3.7cm的圆形软组织密度影,边界较清、欠规则,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提示:膀胱右后壁富血供占位,考虑恶性膀胱癌可能性大(图1-2)。

  • 标签: 膀胱副神经节瘤 右后壁 全程肉眼血尿 TURBT 血供 增强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颅内神经节细胞胶质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2012年12月-2016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神经节细胞胶质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了平均28个月的随访。结果1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包括10位男性和4位女性,手术时年龄从8到54岁(平均26.7岁)。所有患者均施行了至少一次手术方式,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或消失。11例病理证实为WHOⅠ级,2例为WHOⅡ级,1例为WHOⅢ级。12例术后未见肿瘤复发,2例术后分别在第7个月和第18个月复发。结论颅内神经节细胞胶质预后相对良好,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尽可能将肿瘤全部切除,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减少复发。

  • 标签: 神经节细胞胶质瘤 临床特征 手术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究神经外科夹闭和血管内栓塞治疗老年颅内动脉的临床效果。方法:在 2013年 3月 -2015年 3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颅内动脉患者中随机选取 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治疗神经外科夹闭治疗,观察组则采取血管内栓塞,各 25例。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认知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并发症发生几率,观察组均表现更为理想( P< 0.05)。结论:两种方法均可用于老年颅内动脉的治疗,但相较而言血管内栓塞治疗效果更为理想,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神经外科 开颅夹闭治疗 血管内栓塞 老年 颅内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镜下切除功能性垂体术后激素水平改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功能性垂体患者 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采用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的患者采用的是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显微镜下单鼻孔经鼻蝶手术。所有患者均在术后,进行垂体激素检测化验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激素的恢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神经内镜经蝶手术切除功能性垂体腺瘤能显著改善垂体激素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优于显微镜手术。

  • 标签: 神经内镜 功能性垂体瘤 术后 激素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丘脑胶质患者的过程中,应用神经导航系统,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丘脑胶质的治疗奠定基础。方法自我院2014年7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48例丘脑胶质患者作为受试对象,患者均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其中74例患者采用常规手术,设置为对照组;74例采用神经导航系统应用下的显微外科手术,设置为实验组;将患者采用不同方案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神经导航系统应用下显微外科手术患者手术及术后的恢复情况均较常规手术的患者满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神经导航系统应用下的显微外科手术对于患者肿瘤的切除率显著高于常规手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丘脑胶质患者的过程中,神经导航系统应用下的显微外科手术有助于术中手术路径的选择,能够有效的提高手术速度,并提高患者肿瘤的切除率,手术效果理想,且安全性高,应广泛推广。

  • 标签: 显微外科手术 丘脑胶质瘤 神经导航系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例面部神经纤维患者行颈外动脉造影栓塞术后并发铜绿感染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例右面部神经纤维患者行颈外动脉造影栓塞术后并发铜绿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围手术期护理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后第25天患者拔除气管套管,痰培养鉴定结果为阴性,创面恢复良好,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并在次日出院。结论经过颈外动脉造影栓塞术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护理、术后出血的观察、绿脓杆菌感染的护理及预防等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神经纤维瘤 大出血 铜绿感染 气道护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切除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效果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来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垂体腺瘤62例患者资料,并将其按照就诊顺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显微镜手术)和实验组(神经内镜组),每组31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所用的时间及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患者之间的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9.03%),两组比较存在的差异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切除术治疗垂体腺瘤较传统的显微镜下切除垂体具有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较多优势,且安全性高,值的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神经内镜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 垂体腺瘤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几种神经肌电图检测方法在早期糖尿病患者诊断周围神经损害中的敏感性。方法对164例病程<5年的糖尿病患者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与正中、腓浅、腓肠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正中神经F波、胫神经H反射及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采用神经电生理方法进行测定。结果164例患者胫神经的H反射及下肢SSR总异常率均较高,且异常率随病程的增加而增加;病程>3年的糖尿病患者双下肢腓总神经MCV与腓浅神经SCV异常率也很可观。结论胫神经H反射是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最敏感指标,SSR的异常亦不可忽视,要综合神经肌电图几项检查结果,正确评价糖尿病周围神经功能状态。文网http//www.xzbu.com/6/view-6869194.htm

  • 标签: 神经肌电图 早期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对 面神经的角神经解剖学 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方法 选择 12 例新鲜人体头颅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临床解剖,寻找面神经的角神经位置,对面神经的角神经周围血管进行观察,对面神经的角神经在面部行走全程、入肌点的位置关系进行记录。 结果 通过观察发现,角神经Ⅲ型所占比例最高,明显高于角神经Ⅰ型和Ⅱ型( P < 0.05 )。面神经的角神经Ⅰ型与Ⅱ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明确面神经的角神经位置以及与周边关系,对于寻找直接、简便面部皱眉肌、降眉肌、降眉间肌可提供可靠参考依据,对于提高去神经化手术治疗安全性、有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 标签: 面神经 角神经 解剖学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 肾母细胞 (即 Wilms )是小儿最常见的原发于肾脏的恶性肿瘤。近几年对于肾母细胞的治疗取得了巨大进步 ,以手术为结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使肾母细胞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患有肾母细胞的患儿 ,不仅仅承受生理上的打击 ,而且对其心理健康也有着可忽视影响 ,所做好对肾母细胞患儿的护理显得格外重要。

  • 标签: 肾母细胞瘤 治疗 患儿护理
  • 简介:肾上腺髓样脂肪(adrenalmyelolipoma,AML)是一种少见的无内分泌功能的良性肾上腺肿瘤,主要由成熟脂肪组织和骨髓造血组织构成。髓样脂肪常见于肾上腺,在其他部位较少发生。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健康体检的普及和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AML的检出率明显提高。

  • 标签: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 内分泌功能 脂肪组织 造血组织 骨髓造血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乳腺纤维手术护理效果,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乳腺纤维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围术期护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护理后,总满意率上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纤维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能够充分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能够充分在临床中加以应用。

  • 标签: 乳腺纤维瘤 手术护理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颈动脉体(CBT)的诊断、治疗方式及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6年9月我科收治的5例颈部肿物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Shamblin分型标准:Ⅰ型1例,Ⅱ型2例,Ⅲ型2例。1例ShamblinⅠ型及2例ShamblinⅡ型患者行单纯肿物剥离术,1例ShamblinⅢ型患者行肿物切除+血管重建术,1例ShamblinⅢ型患者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结果1例ShamblinⅠ型患者术后病理确诊为神经,余患者病理均为副神经。1例ShamblinⅢ型患者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出现偏瘫,余4例手术患者均完整切除肿瘤,无死亡、偏瘫及神经功能障碍。结论影像学检查是诊断CBT的最佳方法,手术切除是其首选治疗方式,通过完整、有效的术前评估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颈动脉体瘤 诊断 手术 栓塞 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