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组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共70例,随机分组,双手微切口组的患者实施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术,同轴微切口组采取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术。比较两组治疗后7d、1个月和3个月的视力水平以及角膜散光度、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在治疗前两组的视力水平以及角膜散光度无显著差异,而治疗后同轴微切口组治疗后7d、1个月和3个月的视力水平以及角膜散光度、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双手微切口组,P<0.05。结论: 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术应用白内障治疗效果更好,可更好改善角膜散光和改善视力,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 标签: 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乳化手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白内障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术后视力水平均发生变化,但两组对比,视力情况相当(P>0.05);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超声乳化手术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 白内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白内障患者经超声乳化手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2月~2020年6月期间,从我诊所选取白内障患者共计9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一周、两周以及四周视力评分均较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压升高、前房积血、角膜水肿、虹膜脱出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发生率显著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经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效果,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视力状态,且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乳化手术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比超声乳化手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接收的50例白内障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手术类型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5例患者给予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对照组25例患者给予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相同时间段视力>0.5的个体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24.0%VS28.0%),两组数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白内障患者给予超声乳化手术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安全性高。

  • 标签: 超声乳化手术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 白内障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治疗白内障患者,采取超声乳化与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方式,对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各30例患者,分别采取超声乳化摘除术以及非超声乳化摘除术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术后1天、7天、60天的裸眼视力≥0.8的患者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超声乳化 非超声乳化 白内障 疗效 视力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白内障患者136例,时间2021年3月-2022年3月,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研究组行超声乳化术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时点视力≥0.5的眼数,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24h、1周、11个月时的视力≥0.5的眼数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合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白内障患者治疗中,无论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还是超声乳化术治疗,患者术后的视力恢复均相对比较良好,术后并发症也相对较少,两种术式的手术效果无明显差异,但超声乳化各方面相对稍佳。临床实际治疗时,应以患者的具体病情状况、经济条件为根本进行选择。

  • 标签: 白内障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 超声乳化术 视力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是较成熟的白内障手术方式之一,各种因素都会影响术后白内障患者的视力,其中黄斑的改变对超声乳化术后视力的影响成为研究的热点。

  • 标签: 超声乳化手术 黄斑 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比小切口非超声乳化超声乳化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92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 1周后观察组平均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 4周及 12周后无明显差异( P> 0.05);治疗 1周后观察组角膜散光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 4周及 12周后无显著差异( P>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短期效果显著,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操作简便,两组治疗方式均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 超声乳化摘除术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性探究基层医院非超声乳化手术(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与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基于本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186例,2014年4月-2016年3月行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186例。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37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和观察组(行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两组各186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186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8.92%)明显的优于对照组186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0.1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86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84%明显的低于对照组186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5.8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其疗效显著,能全面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 标签: 基层医院 白内障 非超声乳化 超声乳化 疗效
  • 简介:摘要超声乳化术作为治疗白内障的一种新技术,因其具有切口小、无需缝合、角膜散光小、手术时间短、术后视力恢复快等优点,正逐渐被我国广大白内障患者所接受。当然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 标签: 超声乳化 白内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治疗硬核白内障疾病时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的效果,以期为后续的疾病治疗提供有效的指导意见与建议。方法选取在2018年三月至2019年三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112位硬核白内障患者进行实验研究,依据患者就诊时间价格研究涉及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均有患者56例。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分别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超声乳化治疗,在治疗后将采用对比的方式对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研究。结果经过对比研究,对照组与研究组均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研究组的效果更加的显著,数据对比存在显著性(P<0.05)。两组均产生一定的并发症,但是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较少。数据对比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在对硬核白内障疾病进行治疗时,小切口非超声乳化超声乳化两种手术方式均可以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改善与缓解,但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方式可以达到更好的缓解与改善的作用,并且提高了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对患者的二次伤害较少,促进患者的康复,在临床中推广利用的价值较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治疗硬核白内障疾病时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的效果,以期为后续的疾病治疗提供有效的指导意见与建议。方法:选取在 2018年三月至 2019年三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 112位硬核白内障患者进行实验研究,依据患者就诊时间价格研究涉及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均有患者 56例。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分别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超声乳化治疗,在治疗后将采用对比的方式对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研究。结果:经过对比研究,对照组与研究组均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研究组的效果更加的显著,数据对比存在显著性( P<0.05)。两组均产生一定的并发症,但是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较少。数据对比存在显著性( P<0.05)。结论:在对硬核白内障疾病进行治疗时,小切口非超声乳化超声乳化两种手术方式均可以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改善与缓解,但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方式可以达到更好的缓解与改善的作用,并且提高了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对患者的二次伤害较少,促进患者的康复,在临床中推广利用的价值较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预防感染的有效对策。 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就诊并择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者12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方式进行干预,观察组60例,行综合性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 结果 观察组中无一例患者感染,对照组患者感染率为 1.58%,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护理满以为 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予以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综合干预对于减少 、预防感染现象发生,提高患者的干预满意度具有重要价值,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预防感染 综合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疾病对患者眼表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于2016-06至2018-09在科室接受白内障治疗的患者共计100名。其中50名患者的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将他们定为对照组,而剩余的则是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术后患者眼表的症状。结果:在白内障的手术治疗后,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患者可以极大地改善白内障患者的眼表情况,其治疗效果较之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更优;结论:在白内障的手术治疗工作之中,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能够显著地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眼表的恢复速度,保障患者的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眼表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白内障是一个比较高发的眼科疾病,这个疾病的发生给大家的生活造成了很多的伤害和影响,尤其是老年的朋友是这个疾病的一个高发的群体,所以积极的了解这个疾病的相关常识是非常的重要的。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总结1643例1921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老年性白内障1378眼,先天性白内障158眼,并发性168眼,外伤性白内障64眼。结果出院时最佳矫正视力≥0.3者902眼,占46.97%,其中0.5以上的616眼,占32,09%。并发症有后囊损伤、虹膜咬伤、切口虹膜脱出、角膜水肿、角膜内皮失代偿。结论采用角膜缘切口、反眉状隧道式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植入普通型人工晶状体,早期可获较佳视力;而提高手术技巧可望降低后囊损伤及角膜水肿浑浊等常见并发症。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2.0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MI60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具有瞳孔粘连的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42只眼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1只眼.第1组采用2.0mm微切口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并植入适用于微切口的AkreosMI60人工晶状体;第2组行3.2mm传统的同轴超声乳化植入术和适用于常规切口的AkreosAO人工晶状体.术中采用钝性或囊膜剪剪开的方法分离粘连的瞳孔,以适应超声乳化手术之需.术中记录所采用的超声能量和时间,记录术后第1天、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对应的视力、角膜水肿、瞳孔表现及前房反应等情况.术后1个月检查最佳矫正视力,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术中第1组平均有效超乳时间为(0.52±0.33)min,累积超声能量为11.5%;第2组平均有效超声时间为(0.61±0.35)min,累积超声能量为14.2%.两组表现第1组超声时间更短,使用能量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12,P=0.011<0.05);裸眼视力术后第1天、第一周和第1个月,第1组视力≥0.5者分别占62.11%、74%和88.26%,第2组视力≥0.5者分别占53.16%、67.71%和73.2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45,P<0.05).术后第1个月两组BCVA≥0.5者均占9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42,P>0.05).角膜散光情况术前与术后比较,两组角膜散光均有一定的改变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1周.第2组散光大于第1组(χ2=4.048,P<0.05),而术后第1个月,角膜散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45,P>0.05).结论采用2.0mm同轴微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MI60人工晶状体植入可以在保证白内障超声乳化效率的基础上,减少角膜伤口导致的手术源性散光,对于手术后快速恢复和前房密闭的稳定性都有好处,也不会增加学习曲线.关键词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并发性白内障瞳孔粘连葡萄膜炎中图分类号R77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83-02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