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凝血检验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探讨。方法:统计我室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之间的质控资料,分析凝血四项检查项目的偏倚与扩展uProc。结果:PT、APTT、TT、Fib指标结果中得到靶值分别为12.24s、26.57s、17.52s、2.31g/L,PT指标扩展uProc为1.51s,APTT指标扩展uProc为1.62s,TT指标扩展uProc为0.25s,Fib指标扩展uProc为0.81g/L。结论:在进行凝血四项检查中显示,四项指标都存在扩展测量不确定度。

  • 标签: 临床凝血检验 测量 不确定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临床检查中血液,免疫和生物化学的测量不确定度。方法采用三台固定式自动分析仪进行血液,免疫和生化检测。测量对象是20个指标,最后评估测量不确定度。此外,生产过程中还需要质量控制,校准项目和支持试剂。结果对于测量结果,利用不确定性均值±不确定度扩展值和支持检测系统的具体表达式,首次测量了不同浓度的20个指标的不确定度。评估和报告。结论通过测量这些指标的不确定性,可以充分显示测量结果的分布特征。统计图可以清楚地显示测量数据,并且可以清楚地看到测量结果的概率分布和分布特征,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临床检验 测量 不确定度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街头无偿献血者目测脂肪血浊度方法,在降低脂肪血的报废率方面的有效性。方法采用街头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微量毛细管脂肪血浊度目测方法。结果通过对街头无偿献血者进行微量毛细管脂肪血浊度目测的方法,脂肪血的报废率比单一靠通过咨询饮食期间有了明显下降。结论微量毛细管脂肪血浊度目测的方法是一种有效检测脂肪血的方法。

  • 标签: 目测 毛细管 脂肪血浊度 报废率
  • 简介:目的对比研究Shade—Eye—NCC电脑比色仪选色和比色板目测法选色之间的差异,探讨不同选色方法在全瓷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Shade—Eye—NCC电脑比色仪对64名受试者(共242个修复体)进行比色,以4名口腔修复专业医师用比色板(Vitapan3D—Master)的比色结果作为对照,统计软件分析其色调符合率;修复体制作完成后,分别在模型上和在口腔内核对颜色,纪录患者满意率,评价颜色复制效果。结果经卡方分析表明,使用Vitapan3D—Master比色板的色调符合率和满意度与使用Shade—Eye—NCC比色仪相比,统计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Shade—Eye—NCC比色仪与目测法比色具有类似的临床使用效果,但电脑比色仪可储存大量的信息,可重复性好,便于纵向及横向对比、分析。

  • 标签: 比色板 修复体 选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不同项目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1-10月到我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90名志愿者,所有人员均采集静脉血样送实验室于即刻及放置1h、3h、6h后进行检测,观察记录相关血常规指标水平。结果:不同检测时间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EU)、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单核细胞(MO)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放置1h、3h、6h后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较即刻检测明显更高(P<0.05)。结论:血液标本在实验室常温下放置时间对大多数血常规指标水平无明显影响,仅MPV受到的影响较大。

  • 标签: 血液标本 放置时间 血常规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双目视力筛查仪在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散光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0月10日至2023年11月15日在本机构组进行视力检查的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445例。对入选幼儿先后使用双目视力筛查仪以及验光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散光检出率,分析双目视力筛查仪检查下幼儿散光类型。结果:两种方式对幼儿散光检出率对比无显著差异,双目视力筛查仪检查下幼儿散光类型呈多样性。结论:双目视力筛查仪用于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视觉筛选效果显著,不但有着准确检查率而且能够辨别出视力异常类型。

  • 标签: 双目视力筛查仪 散光筛查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晚孕期胎儿脊髓圆锥位置应用超声测距定位法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2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取的80例单胎孕妇为本次研究者,为其行表面三维成像以及二维超声成像进行胎儿椎体检查,详细记录胎儿的脊椎圆锥位置,重点分析其不同孕周的脊椎位置。结果:孕周与胎儿脊髓圆锥椎体的位置发生改变。结论:对中晚孕期行超声检查,可清晰的显示脊髓圆锥图像、位置,通过两种检查方法相结合,对提升胎儿脊髓圆锥的准确性,尽早排查脊髓栓系综合征、提升生育质量意义重大,故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超声测距法 中孕期 椎体定位 胎儿 脊髓圆锥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观察股骨粗隆手术患者手术中C臂机术中透视以会阴柱为参照物与目测定位差异。方法 纳入我院88例股骨粗隆手术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收治于2021年3月10日~2022年6月30日,将患者依据术中C臂机透视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目测定位C臂机术中透视骨粗隆手术治疗)、实验组(以会阴柱为参照物定位C臂机术中透视股骨粗隆手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透视情况。结果 实验组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实验组透视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实验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会阴柱为参照物定位C臂机术中透视股骨粗隆手术治疗,可以缩短透视时间,减少透视次数、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损伤,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股骨粗隆手术 C臂机术中透视 会阴柱 目测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