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链霉素单独治疗鼠疫及联合环丙沙星治疗鼠疫的实际效果。方法我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集到的80例鼠疫患者病例的病历资料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使用链霉素联合环丙沙星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链霉素单独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链霉素使用量及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相比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链霉素使用量相比对照组明显更少,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更短,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链霉素联合环丙沙星治疗鼠疫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减少链霉素用量,缩短治疗时间,且安全性更高,具有较高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链霉素 环丙沙星 鼠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共同查房的作用,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医护患关系的和谐。方法将医疗分组与护理分组有机的结合起来组成医疗护理小组,医生与护士共同管理一组病人,早上晨交班后护理组的组长跟随医师一起查房,了解病人的情况,医师根据病人的情况提出医疗措施,护理组长记录下来下传达给组员,同时护理组长对病人观察到的情况也会及时反馈给医生。结果1、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2、促进了医护患关系的和谐,提高了护士地位;3、病房工作有序进行,病人治疗放心;4、提高了护理质量;5、提高了护士综合素质。结论医护专业是相互独立,又是密不可分的两个专业,在临床上,医护患关系和谐,医护人员在治疗病人的过程中,才能让病人有一种安全感和信服感,才能踏踏实实的接受医疗,从而避免各种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

  • 标签: 医护联合查房 护理单独查房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针单独穿刺手法在剖宫产腰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124例剖宫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通过随机划分的方式,将患者具体分为两组,即A组和B组患者,每组62例,A组患者实施腰腹联合穿刺麻醉,B组患者为细针单独穿刺麻醉,对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和穿刺疼痛情况进行了解,同时对比分析其异感、误入血管和导管不入等症状情况。结果A组和B组穿刺成功效率分别为91.9%(57/62),98.3%(61/62),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进行置管并发症、穿破硬模、穿刺疼痛、穿刺部位触痛对比时,B组各项指标较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产妇手术过程,细针单独穿刺手法的应用,比较符合微创特点,尤其是穿刺点损伤情况方面,但其可控性较差,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加强。

  • 标签: 细针单独穿刺 剖宫产 腰麻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简述了ECMO(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on)核心组件血泵,即离心泵和滚压泵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RotaFlow离心泵、CentriMag离心泵和Biomedicus离心泵以及离心泵和滚压泵在儿科医学中的应用。其次,阐述了血泵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如推进泵、蠕动泵、对角泵、集成型血泵等都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最后简要地介绍了儿科心肺辅助系统(pCAS),以及未来研究展望。

  • 标签: ECMO 血泵
  • 简介:久居平原的人,初入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地区,由于机体缺氧,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头晕、头痛、心慌、胸闷、呕吐、食欲减退、失眠或嗜睡、高血压及鼻出血等症状,甚至引发高原肺水肿和脑水肿等严重疾病。科学预防措施,可有效减轻和防止初入高原的不良反应--1.掌握相关知识,消除恐惧心理,建立良好的自信心。2.入高原前,进行一定时间的适应性训练,可采取较高强度的长跑、负重行军、爬山等形式。3.路途中避免饮水、饮食过多。

  • 标签: 高原地区 科学预防 防护 高原肺水肿 适应性训练 食欲减退
  • 简介:前不久,被称为"黑瘟疫"的埃博拉病毒还只在西非肆虐,如今全球已拉响"埃博拉警报"。埃博拉病毒为人所知已有38年之久,在非洲造成了至少3次大流行,造成数千人死亡,而此次卷土重来的"埃博拉病毒"被定性为"历史上最致命性的暴发"。就目前来看,虽然疫情尚未在非洲以外国家扩散,但人们对埃博拉病毒的恐惧却在不断增加。

  • 标签: 埃博拉病毒 大流行 致命性 非洲
  • 简介:摘要Forsus是最近几年在国际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本文综述了Forsus临床应用和矫治效果的研究现状,以期对临床治疗有所帮助。

  • 标签: Forsus 矫治器临床应用AngleⅡ类错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中医宏观角度以及西医微观角度,阐释了营卫系统以及代谢免疫学,首次提出部分无机盐属于卫范畴,创新性地提出卫分为“卫”之部分和“”之部分。

  • 标签: 营卫理论 代谢免疫学 脾胃 经络
  • 简介:摘要目的单独药物方法与高压氧联合药物方法治疗突发性耳聋治疗中效果对比;方法将64例突发性耳聋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药物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结合高压氧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之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4.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71.88%,P<0.05。结论在突发性耳聋治疗中,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起效快,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药物治疗 高压氧
  • 简介:目的探讨单独保留肝尾状叶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肝胆管结石病合并肝萎缩-肥大复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石位于患者左、右半肝,受累肝脏萎缩纤维化,不含结石的肝尾状叶肥大。术前评估患者体表面积为1.65m^2,标准肝脏体积为1167.63mL。根据CT检查预计肝切除术后剩余肝脏(肝尾状叶)体积为706.12mL,剩余肝脏体积占标准肝脏体积的60.47%。剩余肝脏占体质量的1.21%。患者行再次胆道探查取石,单独保留肝尾状叶肝切除,胆总管T管引流术。术后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患者结石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4月。结果患者成功行单独保留肝尾状叶解剖性肝切除术,手术时间为380min,术中出血量为350mL,未输血。术后第2天拔除腹腔引流管,肝功能恢复良好,第8天出院。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灶状胆管上皮乳头状增生伴轻.中度非典型增生,未见癌变。患者术后2个月T管造影检查胆管下端通畅,肝内外无结石残留,肝功能正常,拔除T管,恢复正常生活。随访1年,患者无寒战、发热、黄疸和腹痛;B超检查未发现结石,复查CT示剩余肝脏体积增大,肝内外胆管未见结石影。结论单独保留肝尾状叶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安全可行,疗效优良。

  • 标签: 肝胆管结石病 解剖性肝切除术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子宫肌瘤患者应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与单用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112例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分组,再对实验组56例患者采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56例单用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与E2水平。结果实验组子宫肌瘤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E2水平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的总有效率可通过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显著提高,E2水平能够得到明显降低,值得推广。

  • 标签: 子宫肌瘤 桂枝茯苓胶囊 米非司酮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和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单独及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作为原发性肝癌组,良性肝病患者50例作为良性肝病组,来院健康体检居民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中的AFP、AFU及PIVKA-Ⅱ值。 结果 肝癌组患者的AFP、AFU及PIVKA-Ⅱ值显著高于良性肝病组和对照组,良性肝炎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的敏感度、特异性和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FP、AFU及PIVKA-Ⅱ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提高诊断效能,适应推广应用。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血清甲胎蛋白 α-L-岩藻糖苷酶 异常凝血酶原 诊断
  • 简介:湿与美容肖祥云气湿,即空气湿度。湿怎么会与人类美容有关呢?这要从水对皮肤保健所起的重要作用谈起。皮肤的主要成份是水,成人表皮和真皮中约含水70%左右。女性皮肤较男性含水份多,所以看起来比男性皮肤柔软细嫩。可以说,皮肤含水量的多少,是影响人外观的重...

  • 标签: 皮肤保健 空气湿度 皮肤含水量 超声波加湿器 水份含量 “保护膜”
  • 简介:摘要:《温热论》作为温病学说的奠基性著作,叶氏在书中提出了卫营血的辩证体系,在论述温病的治法中提到“入营犹可透热转”,笔者结合所学对“透热转”进行简要分析。

  • 标签: 透热转气 营分证 清营汤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