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肝素尿激酶混合液封管方法对半永久透析导管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2020年使用永久透析导管的203名透析患者进行研究,探讨肝素尿激酶混合液封管方法对半永久透析导管的影响。结果203名透析患者平均透析总次数(102.59±10.23)次、留置导管时间(198.34±18.37)d、不良事件发生率8.37%[导管堵塞5例(2.46%)、血流量不足12例(5.91%)]。结论使用永久透析导管的透析患者使用肝素尿激酶混合液封管方法,能提高透析次数,延长留置导管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肝素尿激酶混合液 封管 半永久性透析导管 透析次数 不良事件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设计永久肠造口保护套,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调查永久造口患者的临床需求,分析现有肠造口产品的特点,设计一款符合常规肠造口产品的保护套,以满足永久肠造口患者的需求。结果 肠造口患者使用该肠造口保护套后,很好的保护隐私,防造口底盘意外脱落后的渗漏,延长了底盘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更换底盘的频次,患者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肠造口保护套用于永久肠造口患者可以减少造口底盘更换及脱落的频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永久性肠造口 保护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穴位按摩对直肠癌永久肠造口患者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直肠癌永久肠造口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患者除过常规护理外再为患者提供穴位按摩,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排便功能的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排便功能评分相差不大,组间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排便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直肠癌永久肠造口的患者实施穴位按摩,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排便功能,在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直肠癌 穴位按摩 永久性肠造口 排便功能
  • 简介:摘要:在永久膀胱造瘘口更换造瘘管中一次导尿包具有较强的运用价值,有利于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在实施过程中适当干预更换过程与造瘘口,有利于防止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有效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出现,提升医护人员工作效率。

  • 标签: 一次性导尿包 永久性膀胱 造瘘口 造瘘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对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01-01至2022-12-31间纳入的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精细化护理,对比预后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SSS评分高于对照组,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能改善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预后,可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refined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 Method: 70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1, 2020 to December 31,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refined care. The prognosis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were compared; Result: The SS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verall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Fine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 and can be promoted.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 疾病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永久肠造口患者微视频教育对其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20.5~2022.3期间收治的66例永久肠造口患者为例,随机分成常规组(常规健康教育,33例)、观察组(微视频教育,33例),观察两组生活能力以及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SSCS-GV及SF-36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为永久肠造口患者实施微视频教育可提升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可推广。

  • 标签: 微视频教育 永久性肠造口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永久结肠造口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法教育的价值。方法:抽取2022年本院收治的86例永久结肠造口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对照组),分析教育价值。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教育后对健康知识内容掌握度更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法运用在永久结肠造口患者中可提升患者健康知识内容掌握程度,运用价值高。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法 永久性结肠造口 教育价值 健康知识掌握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究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PCPI)患者中实施早期多维度心脏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时间:2021.04~2022.04,研究对象:60例于我院行PCPI患者,按照护理方式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30例)、研究组(早期多维度心脏康复护理30例),对组间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对。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症状评分、服药依从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且研究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2组差异显著。结论:在PCPI(永久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中,实施早期多维度心脏康复护理能够减少术后不良事件,改善其临床症状,同时提高患者服药依从及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多维度康复护理 心力衰竭 早期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究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中实施早期多维度心脏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时间:2021.04~2022.04,研究对象:60例于我院行永久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按照护理方式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30例)、研究组(早期多维度心脏康复护理30例),对组间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对。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症状评分、服药依从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且研究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2组差异显著。结论:在永久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的患者中,实施早期多维度心脏康复护理能够减少术后不良事件,改善其临床症状,同时提高患者服药依从及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多维度康复护理 心力衰竭 早期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 简介:摘要:目的: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PCPI)后给予早期多维度心脏康复护理,并分析该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设定研究展示区间为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设定分析对象为60例PCPI人员,经随机方式划分为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实施早期多维度心脏康复护理),进而观察各组护理效果。结果:评测结果显示,观察组生活质量与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ICU 慢性肝衰竭 床边连续血液净化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在本文的研究中,本文将对患有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患儿进行治疗,选择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总结治疗经验,为后续相关治疗提供参考建议。方法:选择我院近期收治的20例患有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患儿,其中男性患儿16例,女性患儿4例。在经过体检筛查后,统一开展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治疗。并对手术结果进行记录,使用专业软件分析。结果:在研究中,术后并发症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患儿为15例、先天III度房室传导阻滞为2例、病态窦房结综合症1例。在手术后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1.5~71.4个月,其平均值为35.3个月。所有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百分5%,仅有1例患儿出现术后并发症。以植入永久起搏器时计算,患儿的起搏器抗阻明显下降,为P=0.019。患儿心室夺阈值明显上升,为P=0.09,患儿的永久植入式起搏器功能保持良好。结论:在小儿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治疗中,与常规治疗方式相比,永久起搏器植入手术能够保障患儿的康复率,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减少患儿因心率严重失常导致的并发症以及死亡率。永久起搏器植入术与传统的手术方式相比,起搏器导线断裂以及功能障碍问题较少,具有高度的安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永久性起搏器 植入术 小儿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家庭式心脏康复模式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心脏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诊治的心律失常、心衰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植入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0例,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与观察组(40例,2022年11月至2022年8月),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家庭式心脏康复模式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同时,观察组的出院后半年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家庭式心脏康复模式可提高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心脏康复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家庭式心脏康复模式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心脏康复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直肠癌术后永久结肠造口患者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针对这一护理模式对患者的疼痛感、自护能力水平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 参与研究的患者来自本院2022年1月到2022年10月期间治疗的直肠癌术后永久结肠造口患者群体,研究人员综合考虑研究入选和排除标准要求,最终选择80人参与本次研究,以患者住院疾病治疗的先后时间顺序为标准完成研究小组的划分,普通组、对比组的患者人数分别为40人,在研究中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以及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在研究结束后,研究人员需要收集两组患者疼痛感、自护能力方面的数值。结果 对比组患者在接受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之后,整体疼痛感评分明显小于普通组(P<0.05),自护能力相较于普通组则明显提高(P<0.05)。结论 在直肠癌术后永久结肠造口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中,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的引入,不仅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术中和术后治疗的疼痛感,并且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也可以逐渐提高。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结肠癌术后永久结肠造口 自护能力 疼痛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直肠癌患者选择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收入的直肠癌造口患者130名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组内各设置65名患者进行护理,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护理后,评估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结果中显示实验组患者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进行对比显著存在(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病情复杂,尤其是在完成造口后对护理工作要求较高,护理人员根据患者个体状况给予综合护理,能够使患者的护理质量得到提升,使患者的后续治疗工作能够更为顺利的开展,具有良好的可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直肠癌 造口 延续性护理 微信平台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中心静脉导管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是其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不仅影响原发病的治疗、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病死率,还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增加住院费用。而CRBSI是一种完全可以预防的医院感染,因此我们要分析引起其感染的相关因素,感染途径,采取措施积极预防,从导管的选择、插管部位、消毒液的选择、操作环境、无菌技术、敷料更换、接头的消毒、输液装置的更换、导管堵塞的预防以及导管的维护等各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总结经验,依靠循证医学证据,使其可防可控可治,实现零风险、零感染、零宽容的目标。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并发症 预防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同轴导管技术在后循环颅内支架植入術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间收治的21例后循环颅内段狭窄患者,对其实施脑血管支架植入术,经单导管输送失败后,改用同轴导管技术,单导管成功者记为对照组,导管成功者记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单导管技术支架输送成功率为33.3%,同轴导管技术后均获得成功成功率为92.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后循环颅内段狭窄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同轴导管技术可以提高支架植入术的成功率,且安全可靠,可行强。 

  • 标签:   同轴双导管技术 后循环颅内支架 植入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药物配伍对支气管插管全麻诱导的效果。方法 纳入60名(2020年6月-2022年6月)支气管插管下行全麻诱导的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为30例。对照组小剂量丙泊酚麻醉+生理盐水行全麻诱导、研究组均右美托咪定+小剂量丙泊酚行麻醉诱导。分别比较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前、插管后即刻、插管后5min两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时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诱导后插管前、插管后即刻、插管后5min时平均动脉压水平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双腔支气管插管 全麻 麻醉诱导 右美托咪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极临时起搏导管在临时心脏起搏植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望研究结果为临床应用提供支撑。方法:本次病例的初始收治时间和结束收治时间分别为2018年6月和2020年10月,试验病例为临时心脏起搏植入术患者,自我院选取病例共30例,采取随机化分组的方式,确保两组患者的人数、相关临床资料与数据一致,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病例数均为15例,电极导管起搏是两组唯一的变量,前一组为常规普通电极导管起搏,后一组为球囊漂浮极起搏导管起搏,试验中统计记录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有患者行心肺复苏,实验组的次数是对照组的两倍(P<0.05),但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出现了并发症发生情况,实验组中共出现1例、总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中共出现4例、总发生率为26.67%,参数明显不同(P<0.05);且实验组的手术成功率为93.33%,对照组的手术成功率为80.00%,参数明显不同(P<0.05)。结论:在临时心脏起搏植入术中采用极临时起搏导管,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势,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临时心脏起搏植入术 双极临时起搏导管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自体PRP宫灌注对中重度宫粘连患者子宫内膜容受的影响。方法:抽选2020年12月~2021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中重度宫粘连患者,按照数字表方法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实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术(由同组医师完成),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宫灌注治疗,研究组患者术后给予自体PRP宫灌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评价、子宫内膜容受以及血清相关细胞因子。结果:(1)疗效: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2)子宫内膜容受: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类型和内膜容积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以及Glycodelin-A含量明显大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子宫内膜血流参数中的血流指数( FI)、血管化指数(VI)及血管化血流指数(VFI)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3)血清相关细胞因子: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TGF-β、PDGF、VEGF、IGF-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P<0.05。结论:自体PRP宫灌注可以改善血流灌注,利于组织的修复,改善患者IUA术后的子宫内膜容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宫腔灌注 中重度宫腔粘连 子宫内膜容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