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面对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精准护理也必将成为趋势。有研究者提出,精准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适当的时间针对合适的患者进行准确的护理实践,应用在症状学、慢性病管理、临床决策和健康教育等领域可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自我管理方案,最终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的效果。患者因排泄方式改变带来一系列社会、生活、心理等多方面的变化,生活质量较低。鉴此,笔者对39例永久患者实施精准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永久性肠造口 精准护理 自我效能 自护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永久结肠术后护理。得出结论尽早接受适应,恢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直肠癌 结肠造口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设计永久保护套,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调查永久患者的临床需求,分析现有产品的特点,设计一款符合常规产品的保护套,以满足永久患者的需求。结果 患者使用该保护套后,很好的保护隐私,防底盘意外脱落后的渗漏,延长了底盘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更换底盘的频次,患者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保护套用于永久患者可以减少底盘更换及脱落的频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永久性肠造口 保护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永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永久术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延续护理,观察两组健康知识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健康知识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造口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灌洗应用于直肠癌永久结肠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0例永久结肠患者随机分为灌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灌洗后的生活质量。结果灌洗组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灌洗与自然排便相比,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结肠造口 直肠癌 结肠灌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永久患者对提供延续护理服务的人员、服务方式和服务时间段等的需求现状,旨在为开展具有连续的延续护理服务提供支持。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山东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术后出院及门诊就诊的120例永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永久患者延续护理服务需求调查问卷进行需求调查。结果对延续护理服务方式的需求排在前3位的是电话、门诊和家庭随访,对服务人员的需求排在前3位的是跨学科团队、医生和治疗师,对出院后获得延续护理服务持续时间需求最多的为3~6个月,对服务时间段需求最多的集中在18∶00—20∶00;在服务频次方面,电话随访集中为1周1次或2周1次,家庭随访集中为2周1次,门诊随访集中为2周1次或1月1次。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立足永久患者对延续护理服务的主要需求,探索更优化的延续护理服务方案,促进优质高效的延续护理服务体系的建立。

  • 标签: 肠造口 延续护理 护理需求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回馈教育模式在永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健康素养、自我护理能力、心理韧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0月滨州医学院烟台附院胃肠外科收治的70例直肠癌术后永久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患者入院、术前、术后、出院和门诊阶段实施回馈教育模式的宣教。干预前后分别采用健康素养调查表(HLMS)、自我护理能力测评表(ESCA)、心理韧性量表(CD-RISC)对患者的健康素养、自我护理能力、心理韧性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患者的HLMS信息获取能力、经济支持意愿、交流互动能力、改善健康意愿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ESCA的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维度得分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CD-RISC的坚韧性、力量、乐观维度得分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永久患者实施回馈教育,能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和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心理韧性。

  • 标签: 肠造口术 健康素养 自我护理 回馈教育 心理韧性
  • 简介:目的探讨专科护士门诊干预对永久患者早期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7月我科收治行直肠癌Miles术的患者66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由专科护士门诊实施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及1年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1年内发生过敏性皮炎、狭窄等并发症6例,发生率16.67%,显著低于对照组40.0%(P〈0.05);干预1年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设专科护士门诊,搭建医院、社区、家庭的延伸护理服务平台,能更高的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 标签: 肠造口术 门诊干预 自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直肠癌永久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复查的180例直肠癌永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患者主观整体营养评估量表(PG-SGA)、中文版患者社会心理适应量表(OAI-20)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营养状况与适应水平的相关。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73份,有效回收率为96.11%。结果173例直肠癌永久患者PG-SGA总分为(7.85±3.23)分,OAI-20总分为(41.89±2.48),其中138例患者发生营养不良,35例患者营养良好。营养不良组与营养良好组患者在年龄、并发症、化疗史、适应水平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直肠癌永久患者OAI-20总分与PG-SGA总分呈负相关(r=-0.723,P<0.01)。结论直肠癌永久患者营养状况较差,且营养状况与适应水平相关。

  • 标签: 直肠肿瘤 永久性肠造口 营养不良 造口适应水平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沟通系统对永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4例永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干预组患者按照治疗沟通系统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结果干预前(术前)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术后、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除自护责任感维度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随着干预时间的推移而升高.结论治疗沟通系统有利于提高永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 标签: 治疗性沟通系统 永久性肠造口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目的]了解永久病人自我感受负担,并探讨其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方法]应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对符合条件的116例永久病人进行调查,应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病人普遍存在自我感受负担,其得分为23.55分±8.82分,与焦虑、抑郁均呈正相关(r=0.677,P=0.000;r=0.852,P=0.000)。[结论]医护人员应采取恰当的干预措施减轻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降低焦虑抑郁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永久性肠造口 自我感受负担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对永久患者自我接纳现状和自动思维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方法:选取 2017年 8月至 2019年 8月我院收治的永久患者 2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接纳问卷 (SAQ)和自动思维问卷 (ATQ)评估术后 1, 3, 6, 12个月患者自我接纳水平和自动思维,并采用 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两者相关。结果:永久患者自我接纳水平与自动思维呈负相关 (P< 0.05)。结论:术后 1年内永久患者自我接纳与自动思维间呈负相关,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准确地判断自动思维,疏导其负性情绪,缓解不良心理,使其尽快接纳自我,促进疾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永久性肠造口 自我接纳 自动思维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分析在术后永久的肠癌患者护理中综合护理价值。方法:于2019年1月-2020年5月内,选择对象为术后永久的肠癌患者60例,经不同方案研究分组,设2组,各为30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参照组,在此前提下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试验组。比较2组患者总满意率及自我形象评分。结果:2组对比患者总满意率、自我形象满意、预后期望、人际关系改变等评分的数据表明试验组更优,满足统计要求(P

  • 标签: 术后肠造口 永久性肠癌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护理出院后永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并发症的改善和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诊断并接收的永久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2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给予延续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自生活质量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延续护理干预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护理干预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43.7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永久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出院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关键词延续护理;永久;自我护理能力;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13-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农村永久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延续护理方案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10月-2021年9月,70例农村永久结肠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包括电话回访,六个月后进行问卷调查。实验组采用由经过护理专业培训的人员,医师、伤口失禁专科护士组成的医护团队,建立之家微信群、电话回访、家庭访视,阳光之家等方式,借助我院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分队,东海县人民医院大篷车下乡活动,有效开展延续护理六个月。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评价两组农村结肠患者的相关指标改善差异,并统计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P<0.05。结论:通过专业化高质量医护团队的延续护理服务,农村永久结肠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提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农村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综合护理在永久肠癌术后患者中的实施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收治的90例永久肠癌术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计算机软件对其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护理后焦虑以及抑郁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减少趋势(p

  • 标签: 综合护理 永久性肠癌术肠造口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穴位按摩对直肠癌永久患者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直肠癌永久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患者除过常规护理外再为患者提供穴位按摩,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排便功能的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排便功能评分相差不大,组间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排便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直肠癌永久的患者实施穴位按摩,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排便功能,在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直肠癌 穴位按摩 永久性肠造口 排便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Miles术后永久结肠早期异常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Miles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2例,对照组22例,分别接受结肠的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VAS疼痛评级、QOL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VAS疼痛评级4.2±0.6分,QOL评分90.5±1.6分,护理满意度95.5%,并发症2例;对照组患者VAS疼痛评级6.3±0.4分,QOL评分82.7±1.3分,护理满意度72.5%,并发症8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11例,较满意10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95.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10例,较满意6例,不满意6例,满意度72.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les术后永久结肠早期异常的舒适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Miles术 永久性结肠造口 早期造口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