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家庭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活单位,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场所。家庭功能(Familyfunctioning)可以发挥集体效应,缓冲不愉快或不幸事件的影响,应付外来压力或紧张。家庭治疗理论认为,家庭成员中症状的意义和功能家庭变得不平衡并企图调试或重建平衡的信号,家庭维持着家庭成员的症状,而这些症状反过来又维持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模式。

  • 标签: 精神疾病 家庭功能 家庭结构 家庭问题 家庭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家庭访视护理在改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遵从行为、家庭功能中的应用。方法设6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即对照组33例行社区常规管理,分析组3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家庭访视护理,总结两组患者干预后服药遵从行为与家庭功能表现。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服药遵从行为评分、家庭功能中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后均明显改善,且分析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访视护理应用于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服药遵从行为与家庭功能,具有重要应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家庭访视护理 老年 高血压 服药遵从行为 家庭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支持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110例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干预分组,平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只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宣教,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入家庭干预,为期1年,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及简明精神病量表(N-BPRS)进行治疗评价,并统计1年内的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APGAR、SDSS及N-BPRS评分显示,治疗前并无显著差异,干预后1年,研究组各项评分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1年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干预能够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家庭支持,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且,且能够有效控制复发,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家庭干预 精神分裂症 家庭支持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老年痴呆患者予以家庭参与人文关怀干预对其认知能力、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抽选于2021年4月-2022年9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对照组予以普通护理,研究组予以家庭参与人文关怀。评价及对比两组的认知能力、家庭功能。结果:研究组的认知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家庭功能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痴呆患者予以家庭参与人文关怀干预,在改善认知能力方面作用明显,还可改善患者家庭功能

  • 标签: 老年痴呆 家庭参与人文关怀 认知能力 家庭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访视护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遵从行为及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从我社区2015年8月-2016年12月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抽取88例,数表法分成两组基础护理对照组44例,家庭访视护理观察组44例,统计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服药遵从性为95.5%(42/44),对照组服药遵从性为77.3%(34/44),有统计意义(P<0.05);在家庭功能评分上,观察组、对照组也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给予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访视护理,能提高服药遵从性,改善家庭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家庭访视护理 高血压 服用遵从行为 家庭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中应用家庭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家庭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给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近年来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4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入选患者均接受宫颈癌手术治疗,常规组(N=70)例在术后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N=70)例在术后应用常规护理+家庭护理干预,对比分析护理和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经家庭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应性评分和亲密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结论综上所述,早期宫颈癌患者进行体系化家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的家庭关系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宫颈癌 家庭功能 生活质量 家庭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护理干预对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家庭功能和生活质量的临床影响。方法抽取本院在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接受早期宫颈癌手术的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家庭亲密度、性功能、适应度与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详细的观察。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家庭亲密度、性功能与适应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实施家庭护理干预有助于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家庭功能和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提升,改善患者的家庭功能与生活质量,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家庭护理干预 早期宫颈癌 术后 家庭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精神分症患者心理与行为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及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对67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7名正常健康青少年的家庭功能进行评定分析。结果研究组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父母一惩罚、过度干涉、偏爱、拒绝否认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父亲一关心理解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父亲一过度保护、母亲一关心理解因子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家庭环境量表父母文化水平低、经济收入低、父母健康状态差、父母关系不和、父母不良行为习惯、亲子关系差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明显的家庭功能障碍,父母养育方式不当和不良家庭环境是影响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青少年 养育方式 家庭环境 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 家庭环境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脑卒中患者出院后进行家庭参与清单式延续护理的效果探究。方法:以2022年5月至2023年8月在我科治疗后出院的60名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和家属意愿设置成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分别以常规手段、常规手段+家庭参与清单式延续护理手段实施两组护理干预,对干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出院后1个月、2个月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两组相比,观察组各项值更高(P<0.05)。结论:家庭参与清单式延续护理的实施,有利于患者功能康复。

  • 标签: 家庭参与清单式延续护理 脑卒中 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会带来极大的影响。在乳腺癌患者的康复过程中,除了关注身体病情的演变,还需要重视患者的心理康复及家庭功能状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乳腺癌患者心理康复及家庭功能状态的问题,探索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

  • 标签: 乳腺癌患者 心理康复 家庭功能状态 研究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家庭康复治疗对中风后遗症期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88例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与我院接受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期患者,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对患者分组,观察组44例,接受家庭康复治疗;对照组44例,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家庭康复治疗可进一步改善中风后遗症期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家庭康复治疗 中风后遗症期 运动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患者家庭功能。方法选取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心境障碍者、100例神经症患者,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评估其家庭功能。结果通过家庭功能评定,神经症患者家庭功能最好,其次为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最差(p<0.05);农村患者家庭功能评分低于城市患者(p<0.05);无业家庭、月收入<2000元、病程>5年、农村医疗者、有家族病史、文化水平越低的精神疾病患者家庭功能更低(p<0.05)。结论神经症家庭功能最优,患病时间越长、无业、农村患者、月收入越低的家庭功能越差。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心境障碍 神经症 家庭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出院后依据自身情况开展康复锻炼,观察组则实施家庭康复护理。分别于出院时、出院3个月后,用FMA评分法评定两组运动功能,用Barthel评分法评定两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时Barthel与FMA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提升(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对其开展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可改善其运动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家庭康复护理 脑卒中 偏瘫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功能恢复应用家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6年1月份——2017年1月份我科室收治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接受积极治疗功能恢复期的患者106例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进行相应的指导护理,观察组实施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以及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嘱的各项评分较对照组统计情况均有不同程度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调查生活质量评分各项指标均不同程度的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功能恢复应用家庭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后期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患者的后期康复生活质量有效的提高,患者的遵医的依从性也有效的提高,对患者的后期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性脑梗塞 功能恢复 家庭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护理干预对膝关节损伤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收取我院105例膝关节损伤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20日直至2016年2月11日,并将膝关节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3例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膝关节损伤患者护理后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2.15±0.59)月、症状缓解时间(15.21±0.18)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家庭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关节功能较快恢复,值得应用。

  • 标签: 家庭护理干预 膝关节损伤 术后关节功能恢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护理模式对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8月-2019年2月,从我院诊治的抑郁患者中选取60例对治疗依从性较好的患者和家庭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组队的形式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30例。其中,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为家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模式对患者社会功能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促进于患者的精神康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和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后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抑郁症患者家庭护理模式,能促使患者各个功能的增强,确保治疗效果的发挥,有利于患者的精神康复,值得临床有效推广。

  • 标签: 家庭护理模式 抑郁症患者 社会功能 自我效能感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脑瘫患儿机构结合家庭康复模式下语言功能康复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脑瘫患儿语言功能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脑瘫 机构康复 家庭康复 语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