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产后抑郁患者家庭环境及家庭功能现状。方法抑郁组选择某三级精神专科医院住院的45名产后抑郁患者,对照组选择某三级综合医院住院35名产后非抑郁患者,均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家庭环境量表、家庭功能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产后抑郁患者家庭环境中亲密度、情感表达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t=3.25,4.36;P﹤0.05);矛盾性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t=2.31;P﹤0.05),家庭功能维度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角色分工、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和总的功能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8,2.65,3.24,1.87,1.98,3.56,3.11;P﹤0.05)。结论产后抑郁家庭环境及家庭功能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重建家庭环境、恢复家庭功能不仅能够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 标签: 产后抑郁 家庭环境 家庭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徐州市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发生情况以及青少年问题行为与家庭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以及自编社会人口学调查问卷对1228名12-16岁青少年进行评定分析。结果①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分别为男生10.05%,女生10.09%;②男、女生的问题检出组和对照组的家庭功能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除了男生在问题解决和行为控制两个维度,男女问题组家庭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男生而言,家庭沟通(OR=2.567)和情感反应(OR=2.973)是问题行为的危险因素;对女生而言,问题解决(OR=1.674)和角色(OR=6.247)是问题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发生与家庭功能存在相关。

  • 标签: 青少年 行为问题 家庭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腔功能训练联合家庭训练治疗功能性构音障碍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9月28日至2016年12月24日期间在广州市某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口腔功能训练联合家庭训练的治疗方案。对比治疗前后患儿的口部运动功能及语音清晰度。结果40例患儿治疗后语音清晰度(92.64±6.27%)、舌部运动功能评分(63.57±1.41分)、唇部运动功能评分(31.57±1.50分)、下颌部运动功能评分(35.25±2.16分)、整体运动功能评分(130.69±3.10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功能性构音障碍采取口腔功能训练联合家庭训练治疗效果优越。

  • 标签: 口腔功能训练 家庭训练 功能性构音障碍
  • 简介:摘要采用家庭功能评定(FAD),对宁波市康宁医院心理咨询治疗中心的30个抑郁症患者家庭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在家庭功能的主要维度上,抑郁症患者家庭家庭功能较正常被试家庭更不健康。患者父母相比对照组父母在角色、情感介入上知觉更消极。(2)对照组亲子间对家庭功能的知觉相比实验组有更好的一致性,而实验组亲子间尤其在家庭功能的沟通、情感反应上差异显著。

  • 标签: 家庭功能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海洛因成瘾者接受美沙酮及心理干预后家庭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海洛因成瘾者66例,均给予美沙酮维持治疗,同时实施心理干预,应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milyassessmentdevice,FAD)评估干预前后患者的家庭功能状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AD量表总分(2.31±0.37)、沟通维度得分(2.11±0.28)、角色维度得分(2.34±0.36)、情感反应维度得分(2.28±0.41)、情感介入维度得分(2.30±0.29)、行为控制维度得分(2.28±0.42)低于干预前(2.66±0.42,2.41±0.33,2.73±0.38,2.74±0.37,2.76±0.31,2.78±0.40),问题解决维度得分(2.42±0.25)高于干预前(2.05±0.36)(P<0.05)。结论美沙酮治疗及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海洛因成瘾者的家庭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海洛因 美沙酮 家庭功能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技能训练结合家庭干预对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纳入重性精神病防治管理网络且病情稳定的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共120例。实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技能训练程式结合家庭干预进行干预,对照组正常接受原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分别于入组时、6月末结束时及12月末时随访,采用个人和社会功能评定量表中国版(PSP-CHN)评定社会功能,采用正确服药天数评估服药依从性。结果干预前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月末和12月末,两组社会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复发情况6月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月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分裂症技能训练结合家庭干预可促进社会功能的康复,有利于患者的远期康复及回归社会。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技能训练 家庭干预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专业心理求助意愿(WSPH)与家庭功能、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青少年心理求助问卷》、《家庭功能评定》、《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评。结果家庭功能与WSPH(r=0.75,P<0.01)、求助(r=0.66,P<0.01)、解决问题(r=0.68,P<0.01)正相关,与退避(r=-0.66,P<0.01)负相关;自责(r=0.32,P<0.01)、求助(r=0.92,P<0.01)、解决问题(r=0.87,P<0.01)和WSPH正相关,退避(r=-0.91,P<0.01)和WSPH负相关;家庭功能可正向通过应对方式求助(0.20,95%CI0.08,0.33)、解决问题(0.16,95%CI0.10,0.24)及负向通过退避(0.24,95%CI0.14,0.35)间接影响WSPH。结论求助、解决问题、退避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与专业心理求助意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专业心理求助 青少年 抑郁症 家庭功能 应对方式 中介效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作为心理治疗领域的第四势力,家庭治疗已被心理学临床专案人员所采用。在家庭治疗的诸多理论流派申,国内学者对系统家庭治疗介绍颇多。结构式家庭治疗是家庭治疗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结构式治疗培训班的开展,国内学者也开始在自己的临床实践中使用此疗法。本文试图简要介绍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常用技术,探讨结构式家庭治疗对于中国家庭的适用性。

  • 标签: 结构式家庭治疗 结构技术 中国家庭 适用性 系统家庭治疗 临床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护理措施对小儿秋季腹泻疗效影响。方法对患者给予全面的正规的家庭护理,观察患儿病情恢复情况,总结家庭护理体会。结果通过严密病情观察、饮食指导、消毒隔离等措施,能明显有助于患儿恢复。结论有效正规的家庭护理对小儿秋季腹泻的治疗有着积极意义。

  • 标签: 秋季腹泻 小儿 家庭护理
  • 简介:摘要腹膜透析具有较多的优势,例如快捷、简单、方便等,目前这种治疗措施应用在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患者的治疗中。腹膜透析以居家治疗为主,本研究通过对腹透患者实施有效的家庭护理,提高患者依从性,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 标签: 腹膜透析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专业心理求助意愿与家庭功能、亲子抑郁症状感知时间差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青少年心理求助问卷》、《家庭功能评定》对84名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进行测评。结果家庭功能与亲子抑郁症状感知时间差负相关(r=-0.51,P<0.001),与专业心理求助意愿正相关(r=0.70,P<0.001);亲子抑郁症状感知时间差与专业心理求助意愿负相关(r=-0.65,P<0.001)。家庭功能既能够直接影响青少年的专业心理求助意愿,也能通过亲子抑郁症状感知时间差间接影响青少年的专业心理求助意愿,其中介效应的点估计及区间估计值为0.300.13,0.44。结论亲子抑郁症状感知时间差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与专业心理求助意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专业心理求助 青少年 抑郁症 家庭功能 抑郁症状感知时间差 中介效应
  • 简介:摘要单亲家庭让单亲家长面临了方方面面的问题,其中以孩子的教育问题最为突出。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先探究了单亲孩子在家庭心理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 标签: 单亲孩子 家庭教育 健康心理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病人在住院期间以及普查发现糖尿病和新诊断糖尿病的非住院患者,通过各种途径,大力普及宣传糖尿病知识,加强患者对糖尿病及由于长期高血糖引起的危害及认识,教会病人各种相关糖尿病自我护理技能,增强病人家庭自我护理的依从性,减少急性和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糖尿病病人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方法取自我院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十年间收治的住院患者以及普查发现和新诊断为糖尿病的非住院患者共1500例,比较其文化水平、医疗条件以及家庭自我护理的依从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文化水平较高的、医疗条件较好、家庭自我护理的依从性较高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文化水平较低、医疗条件较差、家庭自我护理的依从性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结论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取决于家庭自我护理的依从性。

  • 标签: 糖尿病 家庭 自我护理
  • 简介:摘要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况采用合理情绪疗法,使求助者认识到自己的爱情观婚姻观过于绝对化,情绪基本好转,睡眠问题解决,咨询效果明显。

  • 标签: 可疑短信 夫妻矛盾 焦虑 合理情绪疗法
  • 简介:目的了解“421”家庭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家庭环境质量的相关性,为提高“421”家庭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及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广州城区40户“421”家庭60岁或以上的老年人追行走访调查。结果SCL-90总分与其家庭的亲密度,知识性和娱乐性呈颈着负相关,与矛盾性呈显著正相关,经济收入,是否与子女同住也是影响老年人家庭环境质量的两个不可忽枧的因素.结论研究表明,提高“421”家庭环境质量不仅要提高老年人的心身健康,还更需要政府和社会对此类家庭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规章政策的保护.

  • 标签: 家庭环境质量 心理健康 相关性研究 421家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