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病例1,男性,57岁,务农。主因“全身多处骨痛11年,进行陛加重4年余”人院。既往体健,无慢性肾功能不全及严重胃肠疾病、肝胆疾病及胰腺疾病史,无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其他特殊药物史,无特殊毒物接触史。饮食正常,家族中无类似病例。

  • 标签: 骨软化症 低磷性 慢性肾功能不全 成人 糖皮质激素 毒物接触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小儿与成人血小板升高原因。方法采用ABXPEntra6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来自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840名患儿的全血作血小板检测,同时随机对来自我院内科门诊及住院的840名成人全血作血小板检测(两组病人均除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及其他出血性疾病)。结果儿科病人的血小板较成人明显上升(不管单个的血小板数量还是病人的总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的血小板升高水平在疾病状态下比成人有明显升高,应当引起注意。

  • 标签: 小儿 成人 血小板 升高。
  • 简介:目的:评价成人椎管内肿瘤的病理类型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1月。2010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46例成人椎管内肿瘤患者,男193例,女性153例。年龄:18—76岁,平均(43.8±12.3)岁。颈段98个(28.3%),胸段135个(39.0%),腰段75个(21.7%),骶段38个(11.0%)。肿瘤位于脊髓腹侧者,采用前入路或者侧前方入路,共计22例。肿瘤位于背侧及侧方者则采用常规后方入路手术,共324例。2000年以前肿瘤切除术后均行融合术但未行有效的内固定术,共123例。2000年以后共计223例,其中术中减压后影响脊柱稳定性者193例,均行融合及内固术。结果:椎管内肿瘤以神经鞘瘤和脊膜瘤常见,全组手术完全切除率为70.5%,次全切除率为21.7%,部分切除率为7.8%。肿瘤复发率为3.8%。术后ASIA神经功能评价较术前明显改善,其中恢复至E级者278例(88.0%)。括约肌功能障碍改善率为72.7%,JOA括约肌评分末次随访时较术前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疼痛改善率为85.5%,VAS评分末次随访时较术前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椎管内肿瘤以髓外多见,手术切除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有效方法,复发率和肿瘤的全切除率有关,同时术中应注意稳定性的评估,必要时选择适当的方式给予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 标签: 椎管内肿瘤 手术切除 病理类型 临床疗效
  • 简介:臂丛神经组成较为复杂,分为根、干、股、束、支;解剖结构复杂,准确判定损伤及部位,一般影像学榆查比较困难;磁共振成像(MRI)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具有多参数、多发位、高分辨等成像特点,通过三维成像后处理,可从不同角度观察臂丛神经损伤情况,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患者预后情况。

  • 标签: 臂丛神经损伤 磁共振成像诊断 应用 成人 解剖结构 成像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在成人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治疗的80例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选择我院健康体检中心同期体检的8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抽取静脉血后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哮喘组在急性发作时的CRP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组患者在治疗后的CR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C反应蛋白在成人哮喘急性发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CRP的检测对于临床诊断哮喘急性发作及判断预后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C反应蛋白 成人 哮喘 急性发作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28例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超声及临床特点。结果28例患者均符合超声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诊断标准,其中单独左心室受累者18例,单独右心室受累者7例,双侧心室均受累者3例,1例合并三尖瓣脱垂,2例合并二尖瓣脱垂,未见合并其他的先天性心脏畸形。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早期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 标签: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心肌疾病 诊断
  • 简介:背景:建立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猴的嵌合体肝脏对研究干细胞体内增殖与分化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应用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建立人-猴肝脏嵌合体动物模型。方法:分离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纯化并培养至6代,使细胞量大于5×108。转染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后在B超引导下移植到妊娠10周的胎猴肝脏中,幼猴出生后1个月和3个月,穿刺取肝脏组织活检,切片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带绿色荧光的人源细胞数量及分布,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人白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幼猴出生后1个月及3个月均发现有人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肝脏内存活,并发生迁移,分布趋向于集中。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幼猴出生后1个月及3个月肝脏内有表达人白蛋白的细胞存在,分布与带有绿色荧光的细胞较为一致。提示应用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猴胚胎早期能够建立人-猴肝脏嵌合体,人源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猴肝中分化成具有合成白蛋白功能的细胞。

  • 标签: 干细胞 骨髓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人-猴肝脏嵌合体 白蛋白 绿色荧光蛋白
  • 简介:目的提高成人腹股沟疝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水平。方法对2003年2月至2011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治疗的1572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84例出现了并发症,发生率为5.34%。其中,术后尿潴留26例(1.65%);切口出血1例(0.06%);切口、阴囊浆液肿18例(1.15%);腹股沟区异物感14例(0.89%);腹股沟区慢性疼痛12例(0.76%);复发8例(0.51%),切口感染5例(0.32%)。结论成人腹股沟疝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但若操作不当,可能出现术后并发症。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手术后并发症 无张力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因发现“右侧输尿管结石’,2周入院。患者2周前常规体检超声发现“右侧输尿管结石伴全程输尿管扩张,双肾结石伴积水”,当时未感腰背部疼痛,故未就诊,后至我科门诊进行咨询并收住入院行手术治疗。入院查体:

  • 标签: 右侧输尿管结石 铸型结石 左肾 成人 入院查体 输尿管扩张
  • 简介:目的探讨下腹横切121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采用下腹横切口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式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46例临床资料,观察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术中腹膜小破损5例,腹壁下血管损伤出血1例,术后尿潴留4例,阴囊积液3例,阴囊或大阴唇水肿8例,肺部感染1例;随访6—18个月,无复发。结论下腹横切121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经后入路Bogros间隙置入补片,达到耻骨肌孔的全覆盖,符合生理解剖,手术易操作,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美容效果好,尤其适合双侧疝及复发疝患者,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无张力疝修补术。

  • 标签: 腹股沟 外科手术 无张力 疝修补术 腹膜前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