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合并椎体分节不良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2013年7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298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椎体分节不良患者71例纳入观察组,随机选取其中住院号尾数为单号的、无分节不良的单节段颈椎病患者8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前路手术完成减压和脊柱重建,观察颈椎分节不良的分布特点。比较两组患者术前颈椎活动度、颈椎曲度值、病变节段及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程度、MRIT:WI髓内高信号。采用术后6个月的JOA评分及其改善率评价临床效果。结果脊髓型颈椎病合并椎体分节不良发生率为2.4%(71/2981),分节不良椎体为上位椎间隙8例、下位椎间隙53例、远隔椎间隙10例。观察组术前颈椎活动度(35.2°±6.5°)较对照组(47.3°±8.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09,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颈椎曲度分别为24.3°±3.8°和25.8°±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01,P〉0.05)。观察组MRIT:WI髓内高信号发生率为39.4%(28/71)显著高于对照组22.5%(1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4.823,P〈0.05)。观察组病变椎间盘平均退变分级高于对照组(Z=5.273,P〈0.01),而颈椎分节不良椎体下位邻近节段椎间盘与上位邻近椎间盘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平均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64.24%±9.49%和61.78%±11.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8,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合并椎体分节不良影像学上表现椎间盘突出多发生于分节不良节段下位椎间隙,退变严重,颈椎活动度变小,但相邻节段和颈椎整体曲度影响不大。此类临床表现与脊髓型颈椎病相似,选择适当术式治疗,预后良好�

  • 标签: 颈椎病 椎体分节不良 颈椎曲度 活动度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多节段颈椎病患者50例,对患者实施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对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并发症2例,主要症状为声音嘶哑,但即使处理后改善。患者的融合节段Cobb角扩大,JOA评分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上可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 多节段颈椎病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