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护理模式对尿毒症患者净化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进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得分、遵医行为得分高于对照组,透析操作掌握时间少于对照组,3个月后的β2-微球蛋白(β2-MG)、C反应蛋白(CRP)、尿素氮(BUN),磷(P)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3个月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程序使护理更加程序化,有针对性,能够提高尿毒症血液透析的净化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模式 护理程序 尿毒症 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床旁血液净化治疗危重病患者的疗效。方法2013年9月至2016年8月收住我院重症医学科的56例行床旁血液净化治疗的危重患者,观察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血生化值变化和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同时行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对比治疗前后的分值变化及死亡风险系数的改变来评价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血流动力学较治疗前稳定;治疗后肝、肾功能,血脂,电解质及血气分析结果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及死亡风险系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床旁血液净化能持续、有效地清除体内多余水分及毒素,清除体内毒物、细菌及炎性介质,纠正水盐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能促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有利于患者心、肝、肾功能及呼吸循环功能的改善。

  • 标签: 血液净化中心 护理安全 管理 对策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性疾病。疾病由性别、年龄、种族、遗传、疾病并发症、环境因素等病原及宿主因素共同作用诱发。疾病的临床发病率相对较高,发展迅猛,是临床感染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血液净化技术是近年来应用于脓毒症治疗中脏器功能支持的主要手段,且为临床脓毒症疾病治疗的争论热点。研究对脓毒症的临床研究现状、不同血液净化方式的应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情况加以阐述,旨在为后续临床脓毒症患者的血液净化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 标签: 血液净化 脓毒症 进展
  • 简介:摘要 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是一种利用腹膜或血液透析维持患者生命的治疗方式,常被用作延续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生命。良好的血管通路是确保血液净化操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本文对近年来血液净化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血管通路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血液净化 血管通路 护理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净化治疗肾衰竭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78例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肾衰竭患者,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实验组(给予整体护理)各39例,对两种不同模式的护理措施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并发症发生率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低于参照组7.69%vs.28.21%;就死亡率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低于参照组2.56%vs.17.95%;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护理应用于血液净化治疗肾衰竭患者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血液净化 肾衰竭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在临床医学中,血液净化是重要的治疗方法和手段。虽然血液净化能够在短时间之内获得显著治疗效果,但是,若在患者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护理措施不当,很容易引发患者并发症,不利于获得良好的血液净化治疗效果,更对医护人员及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了危害。血液净化中心感染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避免血液净化中心感染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就对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的具体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 标签: 血液净化中心 感染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 要: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自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在我院需要进行血液净化的患者 80 例,按照患者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 40 例),对照组( 40 例), 其中除了实验组增加心理护理的项目外,两个组的其他条件都是一致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方案同步进行,对患者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后,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以此来了解心理护理对血液净化患者的作用。 结果: 护理后 实验组的 40 名患者 HAMA 评分为 6.25±2.0 ,基本处于无焦虑的状态,低于对照组的 HAMA 值( 10.37±2.3 ),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p=0.026 < 0 . 05 )。护理后 实验组的 40 名患者 HAMD 评分为 5.82±1.62 ,基本处于无抑郁的状态,低于对照组的 HAMD 值( 10.69±1.36 )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 0 . 05 )。 护理后实验组满意率高达 97.5% ,高于对照组, 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 p=0.001 < 0 . 05 )。结论:对血液净化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治疗中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在血液净化护理中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方式。

  • 标签: 心理护理 血液净化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患者施行持续性血液净化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ICU进行血液净化的72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6例,传统护理)和观察组(36例,持续性血液净化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术后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8%)显著高于对照组(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感染率为(12.8%)显著低于对照组(28.2%),患者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血液净化护理能够强化临床护理效果,改善危重症患者预后,缓解医患关系,值得推广。

  • 标签: ICU患者 持续性 血液净化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净化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4年9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104例血液净化病患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对104例入选病患进行分组研究组、对照组各52例。研究组接受人性化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85%,明显比对照组的19.23%低,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为(6.4±2.3)d,明显比对照组的(10.9±4.7)d短,P<0.05。结论对血液净化病患应用人性化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促进友好护患关系的建立。

  • 标签: 血液净化 应用价值 人性化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8例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4例,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各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平均急诊透析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利于减少急诊透析次数及并发症发生,且可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显著,可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血液净化中心 急诊透析次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净化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15年5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血液净化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硬币法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6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60例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况改善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后HAMD评分、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组间进行统计处理,研究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比较上,研究组由于常规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液净化实施心理护理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普及。

  • 标签: 心理护理 血液净化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抽取我院于 2014年 9月~ 2016年 9月血液净化治疗患者 60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 HAMA评分、 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 96.67%,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 66.67%,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加强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改善消除的消极心理,促使其积极参与至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血液净化 心理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血液净化的最佳模式进行选择。方法对来我院的64例SAP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的72h之内实行CPB,其主要治疗模式的选择为血液透析滤过或者高容量血液滤过,并对其治疗的时机、效果进行分析。结果SAP患者在其发病的72h之内行CBP,其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心率、呼吸、动脉压、氧合指数以及一系列有关生命的相关数据,能够有效的降低钙素原、白介素(IL)-6的指数,在64例患者中有57例患者在行CBP后病情有所改善,仅有7例患者出现了部分器官衰竭死亡。结论对于SAP疾病一旦确诊,应对其不同的发病症状进行适当的治疗模式进行有效的治疗,对于其是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选择HDF模式,属于急性呼吸窘迫或器官障碍的则选择HVHF模式,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病 胰腺炎 血液净化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和处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0例血液净化患者,纳入时间为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回顾分析法,了解患者的一般资料、净化方案、护理措施,总结护理危险事件并分析发生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改进措施。结果实施改进措施后,患者护理危险事件发生率从8.9%降低至2.2%,护理满意率从93.9%提高至9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安全隐患较多,包括环境设备、患者自身、护理人员等因素,应该制定实施改进措施,提高护理安全性。

  • 标签: 血液净化 护理 安全隐患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护理中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11月就诊于我院血液净化科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50例患者资料,并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n=25)和研究组(n=25),对照组所有患者按照常规的护理方法为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研究组患者全部按照血液净化科疾病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后,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0%,明显好于对照组20.0%的不良事件发生率(P<0.05)。结论根据血液净化科疾病特点,为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效评估在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因素,并采用相应的预防方法,不仅降低了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也提升了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血液净化 护理 安全隐患 预防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血液净化中心的院感管理工作开展当中,PDCA模式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16年一年收治的102例患者为对象,根据管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匀分成传统组与加强组,传统组患者仅需要接受普通性质的管理,加强组患者则需要在上述基础之上接受PDCA模式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院感管理方法干预后的感染情况。结果加强组患者出现感染的例数明显少于传统组患者,双方对象的这一指标数据在对比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患者当中,对其实施PDCA模式管理可以有效避免其出现院内感染,应用效果较好。

  • 标签: 血液净化 PDCA 模式 院感管理 加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度有机磷中毒急诊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取本院100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参照组实行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液净化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6%比参照组的82%更具有优势(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4%,参照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是14%(P<0.05)。结论在急诊是,对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实施血液净化治疗,效果理想,安全可靠,可以控制病情的发生,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 重度有机磷中毒 血液净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持续血液净化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肾功能衰竭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碳酸氢盐血液透析,观察组实施联合持续性血液净化透析。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凝血功能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过程中低血压、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比观察组低,血小板量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持续血液净化治疗能有效降低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低血压、心功能不全及死亡的发生,并改善预后。

  • 标签: 联合持续血液净化 肾功能衰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间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以所用护理方式分组对照组(n=43例)行常规管理,实验组(n=43例)行细节管理,统计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护理质量进行评估。结果①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及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能优化护理流程,改善护理质量,最大限度规避护理风险,值得借鉴。

  • 标签: 血液净化中心 细节管理 常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