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光子计数探测具有能量分辨能力,在小动物成像、医学成像以及粒子物理等多个研究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光子计数探测一般工作在光子计数模式,用于测量高于阈值能量的光子数。这种工作模式的探测常用阈值扫描来测量射线源的能谱,这也是能量标定实验的第一步。除了光子计数模式,基于Timepix的光子计数探测还可以工作在TOT模式。探测在TOT模式下可以直接测量入射粒子的能量,从而更方便地得到测量能谱。本文中,作者讨论了光子计数模式和TOT模式下探测的能量标定方法,详细分析了使用不同射线源的标定实验,结果表明大部分情况下X射线荧光是更合适的射线源。

  • 标签: 光子计数探测器 能量标定 TOT模式 光子计数模式 X射线荧光
  • 简介:分析了探测位姿误差对三维CT重建图像质量的影响,计算机模拟和MTF曲线对比结果表明:探测沿x、y、z方向的位移不会对重建质量产生影响,只影响断层的位置。而其绕x、y、z三坐标轴的摆动会对重建图像质量造成影响,偏摆角控制在"0.2°以内、俯仰角控制在"1.0°以内、扭转角控制在"0.4°以内即可满足重建图像的质量要求,从而为实际的三维CT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 标签: 三维CT 探测器 误差 FDK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CR以及两种DR平板探测X线摄影系统的使用价值。方法择取我院CR以及两种DR平板探测X线摄影系统拍摄的照片各400份,由我科1名副主任医师与5名主治医师对所选摄片进行统一分析,对三种设备的使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比较,另外由2名摄影技师评估三种设备的性能。结果经过分析和评估结果显示,CR、非晶硒平板探测DR、非晶硅平板探测DR的甲级片率分别为71.00%、82.00%、85.00%;CR、非晶硒平板探测DR、非晶硅平板探测DR的综合得分分别为89分、92分、94分。结论从工作效率、摄片质量以及成像速度上来看,DR优于CR,但从灵活性上来看,CR优于DR,且CR可以与普通X线机、普通钼靶X线机、床边机、普通口腔全景X线机配合使用。

  • 标签: CR 非晶硒平板探测器DR 非晶硅平板探测器DR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双层探测光谱CT定量参数鉴别结直肠癌区域淋巴结性质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02月-2023年02月间30例确诊为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予以双层探测光谱CT定量参数诊断,分析鉴别区域淋巴结性质的临床价值。结果 3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转移性淋巴结29枚,非转移性淋巴结62枚;转移性淋巴结动、静脉双期碘浓度、有效原子序数均低于非转移性淋巴结,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层探测光谱CT定量参数鉴别结直肠癌区域淋巴结性质的临床价值较高,可推广。

  • 标签: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定量参数 结直肠癌 淋巴结性质 
  • 简介:摘要:目的:就宽体探测CT行冠状动脉CTA和头颈部CTA“一站式”扫描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心脑血管患者(60例),均接受了CTA扫描,基于扫描方法不同的前提下分为A、B两组,每组患者各30例,A组予对比剂注射1次后实施冠状动脉CTA扫描之后立即展开头颈部CTA扫描,B组注射对比剂两次分别予以冠状动脉及头颈部CTA扫描。结果:经相应扫描检查后,两组的各CT值接近,差异不明显(P>0.05);相较于B组,A组的对比剂用量较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心脑血管CTA“一站式”扫描的过程中,宽体探测CT应用加之明显,图像质量较高,在减少对比剂用量方面起着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宽体探测器CT 冠状动脉 头颈部 CT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20排探测CT单心动周期扫描应用于心律不齐患者冠状动脉成像(CCTA)的可行性。方法:CCTA心律不齐患者58例(甲组)和同期正常心窦性心律患者58例(乙组),予320排探测CT单心动周期扫描,比对两组成像质量。结果:两组SNR、SD及冠脉各段CNR、CT值相比(P>0.05);而两组图像质量评分相比差异明显(P

  • 标签: 320排探测器CT单心动周期扫描 心律不齐 冠状动脉成像
  • 简介:目的观察需支气管插管的困难气道患者棒引导单腔置入后再用换管完成双腔插管的效果。方法对需实施肺隔离的24例困难气道患者,于快诱导麻醉后先用光棒引导插入单腔气管导管,继按Ka法用换管协助换成左侧双腔,观察初次插管成功率(排除误入食管或扭转到右支气管)、其他插管方法补救率(改逆行、纤支镜引导插管、开胸手术换堵塞等)、气道严重并发症(牙齿脱落、术后咽部血肿、气道出血等)发生率。并同近年来传统喉镜(含myco喉镜)下困难气道双腔插管的16例相关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分步法需被迫改用其他方法补救者显著低于传统法,初次插管成功率显著优于传统方法,气道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需支气管插管肺隔离的困难气道患者(如尘肺肺灌洗)先用光棒引导插入单腔,再用换管协助交换插入左支插管,效果良好。

  • 标签: 光棒-换管器 分布使用 支气管插管
  • 简介:腹膜透析植是腹膜透析的关键环节,如植方法合理可减少漂、疼痛、堵、出血等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透析效率,减少患者痛苦。经典的植方法只提到将导管末端植入真骨盆内(道格拉斯窝)即膀胱直肠窝或子宫直肠窝,目前尚未有针对导管植入该陷凹的深度及其与植并发症关系的报道,本研究应用超声探测的方法,通过测量腹膜透析直腹内段末端与道格拉斯窝底部的距离,研究其与植并发症的关系,并为进一步寻找更为合理的腹膜透析植的体表定位方法提供依据。

  • 标签: 腹膜透析管 超声探测 并发症 植管 内段 导管植入
  • 简介:例1女,32岁,下腹部持续性闷痛1个月余,无腹胀、腹泻、血便,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无阴道不规则出血.癌胚抗原(CEA)1.46ng/ml,CA12519.68U/ml,CA19917.31U/ml.曾就诊于外地医院超声示:盆腔内异常实性团块.在我院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子宫上方见一低回声区,大小约11.1cm×13.1cm×6.8cm,边界尚清,内部回声不均匀,该低回声区似与子宫相连,但与子宫不同步移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显示肿块周边及内部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为动静脉血流,其中动脉血流峰值为106cm/s,阻力指数0.35,子宫肌层及双卵巢未见明显异常回声.超声提示:子宫上方实性占位(子宫浆膜下肌瘤可能性大,不排除肿块来源于肠系膜),建议行MRI检查.MRI示:下腹部巨大肿块,考虑肠源性或肠系膜源性肿块.术中探查:盆腔内可触及巨大肿物,大小约8cm×13cm×15cm,质实、光滑,与脐尿相连,并与大网膜粘连.术后病理诊断:(脐尿)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肿瘤大小15cm×13cm×7.0cm).

  • 标签: 脐尿管肿瘤 超声表现 子宫浆膜下肌瘤 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 腹部巨大肿块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一次性吸引连接管代替气腹在腹腔镜手术气腹时使用的优点。方法:对气腹与一次性吸引连接管的经济、人力成本进行对比。结果:一次性吸引连接管在经济人力成本等很多方面比重复使用的气腹多很多优势,深受医护人员的喜爱。结论:一次性吸引连接管代替气腹,节约了物质成本、人力成本,同时更符合预防院内感染的要求,值得推广。

  • 标签: 一次性吸引器连接管 代替气腹管 成本节约 医院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临床工作中,患者需要采集血标本的数多,尤其是新入院患者及危重症患者,不同标本的采集顺序有明确要求,为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并保证标本采集安全准确,我们巧用多管卡座夹固定应用于临床采血操作,从采血管数量准备、采血量观察、条码查对均优于传统方法且更便捷。本文讨论如何使用多管卡座夹固定进行采血。

  • 标签: 采血技术 多管卡座管夹固定器 采血管使用
  • 简介:摘要:在临床工作中,患者需要采集血标本的数多,尤其是新入院患者及危重症患者,不同标本的采集顺序有明确要求,为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并保证标本采集安全准确,我们巧用多管卡座夹固定应用于临床采血操作,从采血管数量准备、采血量观察、条码查对均优于传统方法且更便捷。本文讨论如何使用多管卡座夹固定进行采血。

  • 标签: 采血技术 多管卡座管夹固定器 采血管使用
  • 简介:目的探讨喉镜法与引气管插管时对心血管应激反应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腹部及脑肿瘤手术患者64例,随机分成两组:喉镜插管(对照组)32例;引气管插管(观察组)32例。两组麻醉诱导均用咪唑安定0.1mg/kg、利多卡因1.5mg/kg、维库溴铵0.1mg/kg、芬太尼5μg/kg及丙泊酚1mg/kg。记录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即刻、插管5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心肌缺血阈值(RPP)、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变化。结果两组诱导后SBP、DBP、RPP均下降(P〈0.01),而H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即刻较诱导后,对照组SBP、DBP、RPP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R也增快(P〈0.05),观察组SBP、DBP、HR、RPP无明显变化(P〉0.05);插管后5min,对照组SBP下降明显(P〈0.05),DBP、HR、RPP下降幅度大(P〈0.01),而观察组除HR下降明显(P〈0.05)外,SBP、DBP、RP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气管插管对心血管刺激较小,尤其对血压影响小,降低RIP,插管期间心血管功能较稳定。

  • 标签: 气管插管引光器 喉镜 气管内插管 心血管应激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为解决腹腔镜及机器人手术中膀胱尿道吻合的关键技术难题,达到改进吻合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促进腹腔镜及机器人技术的推广应用,我们研制了用于膀胱尿道吻合的尿式膀胱尿道吻合。方法采用Pro/E工程绘图软件进行尿式膀胱尿道吻合的三维图形绘制,并用兔子进行动物实验,验证新型吻合的可行性和使用效果。结果研制并绘制了尿式膀胱尿道吻合的产品原理图,成功建立了动物模型,经验证该吻合可达到牢靠的吻合效果并缩短手术时间。结论本研究提示尿式膀胱尿道吻合的应用可行性,为该专利产品的制作和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泌尿外科 吻合器 动物实验 腹腔镜 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