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血透串联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护理措施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60例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顽固性皮肤瘙痒、营养不良、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经过治疗上述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治疗全过程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其他并发症。结论血透串联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并发症疗效显著,结合科学的护理可以达到强化治疗的目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应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aschromatography-masssepetrometry,GC-MS)对动物组织中五氯酚(PCP)进行分析测定。将其粉碎拌匀,用酸化丙酮浸提萃取。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对提取到的经纯化后五氯酚进行测定。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20~31.00ng/m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7,定量下限为0.10μg/kg,加标回收率为88.73%~109.97%,相对标准偏差为6.08%~9.42%。

  • 标签: 气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 动物组织 五氯酚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串联灌流是于透析器的后面串联一个灌流器,完成小、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是抢救急性药物中毒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是清除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透析患者体内大分子毒素的有效方式。我科应用该技术抢救血透患者急慢性药物中毒,均取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血透患者 药物中毒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 简介:摘要液相色谱与质谱(LC/MS)的联用技术将质谱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和高效液相色谱的高分离能力集中于一体。已经成为现代药学领域中最强大的分析工具之一,包括分析体内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研究其结构和药代动力学、药物定性研究、药物定量研究等方面,本文对以上内容进行一一阐述。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 药物分析 应用
  • 简介:摘要旨在探究串联质谱技术在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实验室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接收的56330例新生儿样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采取串联质谱技术进行遗传代谢性疾病的筛查工作,并结合随访分析新生儿的综合情况。结果通过串联质谱技术的筛查得出,本次研究对象中有572例阳性新生儿,其中包括38例确诊为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的患儿,确诊率为6.64%,11例有机酸代谢异常(4例甲基丙二酸血症,5例3-甲基巴豆酰辅酶羧化酶缺乏症,1例异戊酸血症、1例2-甲基丁酰甘氨酸尿症);20例氨基酸代谢异常(11例苯丙酮尿症、2例同型半胱氨酸缺乏症、1例精氨酸血症、5例高甲硫氨酸血症、1例希特林缺乏症);7例脂肪酸代谢异常(1例极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3例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3例原发性肉碱吸收障碍),并结合5-10个月的随访治疗,诊治率高达100%。结论采用串联质谱技术干预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筛查临床效果显著,使用便捷,敏感度和准确率高,获得了患者家属的一致好评,值得临床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串联质谱技术 新生儿疾病 遗传代谢疾病 筛查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重症哮喘临床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串联雾化治疗以及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我医院选取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所收治的重症哮喘患者共60例作为探讨的重点对象,分组方式选取随机计算机表法,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串联雾化治疗,观察组予以无创呼吸机串联雾化治疗,2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2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的PaCO2显著降低,PaO2、SaO2明显升高,并且临床症状有更好的改善效果。实施统计学分析,2组间对比P<0.05有显著差异存在,将分析价值提升。结论对于重症哮喘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串联雾化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成效,将临床症状显著的改善,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普及。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串联 雾化治疗 重症哮喘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应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aschromatography-masssepetrometry,GC-MS)对动物组织中五氯酚(PCP)进行分析测定。将其粉碎拌匀,用酸化丙酮浸提萃取。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对提取到的经纯化后五氯酚进行测定。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20~31.00ng/m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7,定量下限为0.10μg/kg,加标回收率为88.73%~109.97%,相对标准偏差为6.08%~9.42%。

  • 标签: 气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 动物组织 五氯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串联质谱技术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价值。方法:该研究总共纳入135例实验对象,均是2021.08月至2023.08月在医院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新生儿,所有入选对象均实施串联质谱技术检查,观察检查结果。结果:135例新生儿实施串联质谱技术检查后,初筛阳性率为3.70%(5例),阳性召回率为3.70%(5例),最终确诊阳性率为2.22%(3例),其中甲基丙二酸血症1例,苯丙酮尿症1例,原发性肉碱缺乏症1例。结论:串联质谱技术用于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效果良好,有利于尽早筛查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疾病筛查 串联质谱技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建立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13种具有挥发性的有机物化合物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分析方法,利用二硫化碳的解吸与活性炭管吸附法,经过DB-5MS毛细管柱进行的分离并使用GC-MS/MS法测定。经实验结果证明此方法的相关系数均在0.9998之上,相对标准偏差在1.1%~3.9%之间,解吸效率在77.0%~100.0%之内,此方法灵敏、准确,非常适用于环境空气中有机化合物的检测。

  • 标签: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 工作场所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MHD)串联不同时机血液灌流(HP)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100例接受MHD结合HP治疗的患者,依据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观察组实施接受2次血液透析(4h)串联不同时机(前2h/后2h)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的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β2-微球蛋白(β2-MG)、肌酐(Cr)、血尿素氮(BUN)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串联后2h血液灌流有助于提高血液透析充分性、病人主观舒适度,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效率。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应用
  • 简介:临床上手部多部位皮肤缺损尤其是多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较困难。许亚军报告足背分叶皮瓣和小腿前踝上-足背串联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多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取得良好效果,我们从1999年6月~2006年12月应用该皮瓣修复25例手部多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报告如下。

  • 标签: 分叶皮瓣 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足背 串联 小腿 皮瓣移植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揭示针对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能。方法:2020年4月-2022年2月,将我院94例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参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测算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接受护理前后的SAS评分指标、SDS评分指标、BUN指标、PTH指标、Alb指标和Hb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SAS评分指标,以及SDS评分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SAS评分指标,以及SDS评分指标均低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BUN指标、PTH指标、Alb指标,以及Hb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BUN指标、PTH指标、Alb指标,以及Hb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支持获取优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患者 常规护理干预 综合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测算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灌流串联治疗尿毒症血透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尿毒症血透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共8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给予血液透析-灌流串联治疗。比较两组甲状旁腺水平升高持续的时间、血压升高持续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甲状旁腺素水平、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甲状旁腺水平升高持续的时间、血压升高持续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甲状旁腺素水平、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不良反应未见,P>0.05。结论:血液透析-灌流串联治疗尿毒症血透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血清学指标和提高疗效。

  • 标签: 血液透析-灌流串联治疗 尿毒症血透患者 顽固性高血压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建立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全血中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的浓度。方法全血标本采用硫酸锌破裂血细胞,乙腈沉淀蛋白后,取上清液,经在线固相萃取系统预处理,以液质联用法测定FK506含量。色谱柱为KinetexC18柱(50mm×4.6mm,2.6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含10mmol/L乙酸铵和0.1%甲酸),流速1.0ml/min。采用多反应监测定量,电喷雾正离子化方式检测,FK506与内标子囊霉素用于定量分析的检测离子对分别为m/z821.5→576.3和m/z809.4→756.4。结果全血中FK506在0.2-10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最低检测浓度为0.2ng/ml,相对回收率在85%-115%,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0%。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全血中FK506的测定方法快速、准确、灵敏、特异性好,可用于临床FK506血药浓度监测和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 标签: 在线固相萃取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他克莫司 血药浓度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社区护理干预对串联质谱筛查遗传代谢病高危儿家属心理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150例采用串联质谱筛查遗传代谢病高危儿家属,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75例与对照组75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组采用社区护理干预给予干预对象心理支持,于干预前后对家属进行焦虑程度(SAS)、抑郁程度(SDS)评分并分析结果。结果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加,焦虑程度越来越高(P〈0.05);随着受教育程度的降低,抑郁程度越来越高(P〈0.05);在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家属SDS评分与SAS评分分别为(41.3±6.2)与(36.9±11.6)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的(49.9±7.8)与(46.7±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儿接受串联质谱筛查可影响家属的心理健康,护理干预可缓解该损害。

  • 标签: 社区护理干预 串联质谱筛查 遗传代谢病 家属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串联质谱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2年8月银川市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人数125081例为对象,采用串联质谱技术筛查。结果:本次筛查总人数125081,召回复查人数7724。确诊的疾病和人数:氨基酸代谢病65例,尿素循环障碍8例,有机酸代谢病10例,脂肪酸氧化障碍18例。结论:串联质谱技术可使筛查效率提高,对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干预有指导作用。

  • 标签: 新生儿 遗传代谢性疾病 筛查 串联质谱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血液透析-灌流串联治疗尿毒症血透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80例患者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额外接受血液灌流治疗。比对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较高但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均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灌流串联治疗尿毒症血透患者顽固性高血压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