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Abiraterone(比特龙)是一种口服前列腺癌治疗新药,由英国皇家马斯登医院(世界著名的癌症研究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发明,2011年4月28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作为抗癌新药批准上市——Zytiga(醋酸比特龙)。比特龙是一种选择性雄激素生物合成抑制剂,通过抑制甾(类)17α-羟化酶/C17-20裂解酶(P450c17)来阻止睾酮生成。能令80%前列腺癌病人的癌细胞缩小,免去他们接受化疗和电疗之苦,它可以抑制身体任何部位雄激素产生,降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同时适用于过去有过化疗者的肿瘤患者。临床实验结果显示,本品能明显延长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包括采用一种或两种含有多烯紫衫醇化疗药但病情仍恶化的患者生命,使死亡风险降低35%,且药物的副作用很小,安全性良好。因此其抗肿瘤活性值得期待,包括其在晚期前列腺癌的应用前景可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奇霉素片中奇霉素的含量。方法:色谱柱: Agilent TC-C18柱( 4.6×150 mm, 5μm),流动相为乙腈 -0.02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以氢氧化钠调至 PH6.8)( 35: 65),检测波长: 210nm,流速: 1mL·min-1,柱温: 35℃,进样量: 10μL。结果:奇霉素在 95μg·mL-1~96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 0.9999( n=5),平均回收率为 99.80%, RSD为 0.46%(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奇霉素片的质量控制。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 阿奇霉素 含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3年6月-2015年7月间于本院普外科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选90例纳入本次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本次分组原则,各组均纳入45例。1组设为对照组,均行常规护理,另1组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对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普外科 腹腔镜手术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急性肠炎患者合理应用奇霉素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134例急性肠炎患者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按奇霉素常规给药方式治疗,观察组根据奇霉素药理及患者实际情况合理用药治疗,观察统计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止泻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肠炎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奇霉素能迅速消除其临床症状,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更高。

  • 标签: 急性肠炎 阿奇霉素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讨论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在临床应用过程的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多样,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是其不良反应众多,应仔细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时更换药物或慢慢停药。正确、合理地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提高其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药理作用及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儿科实施治疗的过程应用奇霉素引起的不良反应。方法我院选择2011年9月~2013年9月间诊治的200例儿科诊治的患儿,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患儿运用口服奇霉素实施治疗,观察组的患儿运用静脉滴注奇霉素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结果通过对两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进行比较,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治疗过程运用奇霉素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与给药途径关系不显著,不论是口服用药还是静脉滴注给药都会引起皮疹、过敏性休克、发热以及胃肠道等不良反应,因而无论何种方式用药都应该积极的预防不良反应出现,同时进行有效的治疗措施。

  • 标签: 儿科治疗 阿奇霉素 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78-01
  • 简介:摘 要:目的 统计分析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本院儿科患者 80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 40例,采用静脉滴注奇霉素的方法进行治疗;乙组患者 40例,采用口服奇霉素的方法进行治疗,统计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用药后,统计产生的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有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发热、胃肠道反应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发热等症状,在进行临床治疗及使用时应对应给予相对的处理及有效预防措施,以免不良反应加重,导致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阿奇霉素 儿科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米卡星 在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我院收治的 60名肺结核患者,并将上述患者任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异烟肼注射 ,实验组患者在本次研究用异烟肼加米卡星给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灶吸收状况胸腔抽液量以胸膜厚度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 93.3%)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73.3%),而不良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另外,对照组患者( 83.3%)病灶总吸收率低于实验组患者( 93.3%),实验组患者抽液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并且胸膜与对照组相比较厚,因此具备统计学差异。结论 米卡星加异烟肼对于肺结核的治疗效果良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病情的发展,并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因此在临床治疗中有着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阿米卡星 病灶吸收 肺结核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奇霉素在儿科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 2016 年 4 月份—— 2017 年 4 月份收治的采用奇霉素治疗的患儿 116 例分成两组, A 组患儿采用口服用药, B 组患儿采用静脉滴注的形式。统计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 组患儿治疗效果达到

  • 标签: 阿奇霉素 儿科 不良反应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奇霉素在儿科临床的应用效果,分析不良反应表现,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择我院儿科于2020年4月-2022年5月应用奇霉素治疗的患者126例,期间患儿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针对临床资料情况,对具体表现实行统计整理。结果:126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年龄在2-3岁居多,以静脉滴注、注射剂剂型最为典型,表现为皮肤和消化道的轻度反应者较多。结论:儿科常见感染性疾病,在应用奇霉素治疗过程,需高度重视用药监护,警惕不良反应高发年龄段、掌握剂型和给药途径的合理选择,并注意观察不良反应迹象表现,确保用药安全性。

  • 标签: 阿奇霉素 儿科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丙泊酚和芬太尼在宫腔镜检查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9月本院接收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62例纳入研究,双盲法分组,对照组(31例)单纯用丙泊酚,观察组(31例)丙泊酚和芬太尼联合,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均比对照组少(P

  • 标签: 宫腔镜检查 丙泊酚 阿芬太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方法 将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0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口服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比较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静脉注射治疗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口服给药的患儿。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阿奇霉素 儿科 给药方式
  • 简介:摘要本文为了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的作用,充分发挥预见性思维的可能性和灵活性,更好地进行骨科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1)。认为预见性护理程序可降低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骨科 并发症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080-01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疾病的治疗不仅关注病情控制效果,同时也注重药物的使用安全性。奇霉素在临床上的应用广泛,对于炎症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与此同时实践表明不良反应较多。由于儿科收治的患者机体各项机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在临床治疗用药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奇霉素是现阶段临床治疗应用较为广泛的抗感染药物,临床观察发现该药物用于儿科疾病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易对患儿的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产生影响。

  • 标签: 阿奇霉素 不良反应 用药措施 药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