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武汉市普通人群中脑卒中发病风险,筛选出高危人群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为建立脑卒中防控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麦登公司生产的CV-300型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检测仪在体检的人群中采用整体抽样方式抽取的886人进行脑卒中风险评估。选择年龄在20~92岁,按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血压水平进行分组,分别计算各组的高危、中危、低危、正常人数比例,并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性。结果中、高危风险123例,占13.8%;男性中高危风险人群比例显著高于女性(χ2=5.628,P=0.018),不同年龄段脑卒中风险存在明显差异(χ2=151.736,P<0.01),≥50岁年龄组高危风险率显著高于<50岁年龄组,超重或肥胖人群相对于正常体质量人群脑卒中风险显著升高(χ2=5.925,P<0.01),高危个体中66.67%的超重或肥胖,不同血压水平人群脑卒中风险差异明显(χ2=158.717,P<0.01)。结论武汉市普通人群脑卒中风险偏低,男性高于女性,年龄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超重或肥胖人群、高血压人群为进行脑卒中风险评估适宜人群。

  • 标签: 卒中 血流动力学 危险因素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运用三维筛选评估模型在武汉方舱医院对女性“新冠肺炎”患者进行评估、分类及进行相应干预的结果。 方法:使用三维筛选评估模型对 72 例武汉方舱医院女性“新冠”患者就情感、认知和行为三个方面进行评分,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实施应对方案,并在干预结束时再次评分。 结果:36例分值较低患者采取非指导性干预或者不治疗,仅认知和行为得分降低,36例分值较高患者采取“合作型干预”,总分、情感、认知、行为均得到降低。合作型干预患者评分下降较非指导性干预或者不治疗组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维筛选评估模型能指导评估患者心理水平并协助制定干预方式,促进患者心理健康。

  • 标签: 新冠肺炎 武汉方舱医院 三维筛选评估模型 心理干预
  • 简介: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某院用血不合理的主要科室、血液制品类型及不合理原因,为有针对性地规范、合理使用血液制品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制定合理用血标准,对不合理用血原因进行分类;查阅某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所有输血病历,判断每次用血的合理情况,对不合理用血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并分析。结果红细胞和血小板(合理用血比率为94.36%和94.48%)比血浆和冷沉淀(54.52%和64.66%)使用合理性好。内科红细胞使用比率(血液科95.71%,其他内科95.80%)较外科(90.38%)合理,而外科血浆(55.04%)和冷沉淀(71.53%)的使用较血液科(血浆33.33%、冷沉淀39.13%)和其他内科(血浆50.86%、冷沉淀53.66%)合理。总体上内科用血合理比率(血液科93.56%,其他内科85.42%)比外科(77.24%)高。红细胞和血小板不合理原因主要为无指征输血或指征过宽,血浆和冷沉淀则主要为无指征输血、搭配血或剂量不足。结论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合理使用相对较好;血浆和冷沉淀的合理使用情况普遍不佳,亟需改善;总体而言,内科合理用血情况比外科好。

  • 标签: 武汉地区 合理用血 血液成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信息技术在中职护理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在我校2015级普通护理专业中专一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六个班(即2、3、4、5、6、7班),设2、3、4班为观察组共180人,5、6、7班为对照组共180人。观察组采用信息化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教学。收集并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理论考试成绩、护理操作考核成绩、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信息化教学效果评价表及临床实习表现调查表,从而得出信息化教学与提高中职护生动手能力、职业综合素质及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护生实习前理论考试成绩(87.84±2.4)、操作考核成绩(93.88±1.97)和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87.22±3.47)均分别高于对照组护生实习前理论考试成绩(78.58±1.49)、操作考核成绩(85.39±2.60)和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75.56±0.96)(P<0.05);学生信息化教学效果评价中同意或基本同意在7个条目中的比例均高90%;观察组的护生临床实习表现优于对照组的临床实习表现。结论将信息技术运用于中职护理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理论知识、提高操作技能、提升综合素质。

  • 标签: 护理教学 信息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信息化管理运用于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病例选为2019年10月-2022年4月我医院接收的住院患者30例,通过随机抽取方式将纳入的病例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15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感染预防管理,观察组患者开展信息化管理模式,将最终两组管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管理后与对照组各指标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的管理质量以及患者遵医行为均得到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期间多重耐药菌感染率、院内感染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最终患者对此次管理满意度评分也较高(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开展信息化管理模式,对于提升临床感染管理质量、增强患者的遵医行为、减少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院内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起着关键性作用。

  • 标签: 信息化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 ] 目的 对家庭医生工作模式的 10年改革历程进行分析,总结出最佳模式。方 法 分析华中科技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 10年,三个阶段不同的家庭医生工作模式,分析优缺点。结果 全科医疗科全科医生、全科护士专职承担家庭医生工作,医疗与公卫相融合,利用医疗与居民面对面的机会完善公卫工作,是目前最科学、合理的家庭医生工作模式。 结论 不断地改革旨在使家庭医生医疗能力更强,公卫意识更浓,与居民的联系更密切,为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综合的健康责任制管理。不同的机构经历的改革历程不同,但是经验教训可参考,以便后期少走弯路。

  • 标签: [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级医院 家庭医生 工作模式
  • 简介:摘要:2020年1月开始,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的蔓延,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队伍迅速集结,驰援湖北,投入到一线工作中,展开医疗救援。全新的团队,全新的工作环境和流程,再加上紧缺的医疗资源,缺乏实战经验的感染防护操作,繁重的工作负荷,巨大的心理压力,给我们这些援助武汉的医护人员带来极大挑战[1]。管理团队快速建立了应急培训、紧急联络、分级管理、监测与处置等多项管理措施,并给予我们必要的心理状态评估和干预,为我们在援助武汉期间的各项医疗护理工作提供了保障。

  • 标签: 新冠肺炎疫情 援助武汉 护理人员 自我管理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提高外科护理管理中信息传导效率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外科护理工作情况,其中15名护理人员采用传统口头传递信息,作为对照组,15名护理人员采用微信平台进行信息传递,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护理管理工作中信息传导效率和护理服务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通知收到时间、接受反馈时间和晨间学习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每周重点工作完成评分、防范及改进措施执行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平台可有效提高外科护理管理中信息传导的效率,对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微信平台 外科护理 信息传导
  • 简介:【目的】调查和分析武汉市洪山区0~6岁儿童屈光状况,探讨儿童屈光状态发育规律和屈光异常的高危因素。【方法】使用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检测0~6岁2691例0~6岁儿童(5382只眼)的屈光值,分成6个年龄段,分析屈光分布特点和发育规律。【结果】0~6岁儿童屈光主要类型是远视,且远视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P〈0.05);正视和近视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多(P〈0.05);不同性别屈光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屈光异常的高危因素是父亲屈光不正、母亲屈光不正、年龄、儿童时期营养不良、母亲妊娠期高血压、早产、产时窒息(P〈0.05)。【结论】0-6岁儿童及早进行视力筛查工作并建立严格的随访、治疗体系,将有效降低儿童屈光不正的发病率。父亲屈光不正、母亲屈光不正、儿童时期营养不良、母亲妊娠期高血压、早产、产时窒息是儿童屈光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具备高危因素的儿童,更要密切随访并及时进行屈光矫正。1.5岁时婴儿可以配合进行一些戴镜和其他临床治疗,是理想的屈光异常的干预时机。

  • 标签: 屈光 儿童 Suresight自动验光仪 屈光不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科教学中信息技术联合PBL教学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本科2019-2021届眼科专业实习生100名进行研究,入组学生自愿配合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名。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法处理,观察组则采取信息技术联合PBL教学模式处理。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实习生在理论考试成绩,实践操作考试成绩上得分均更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关键词】眼科教学;信息技术;PBL教学;考试成绩;教学满意度
  • 简介:摘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护理管理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对工作流程优化产生了显著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信息技术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对工作流程优化的影响。通过深入分析,发现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减少了医疗差错,还促进了团队协作和患者满意度的提升。因此,护理管理应积极拥抱信息技术,通过持续优化工作流程,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安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护理管理 信息技术 工作流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一项重点工作,同时也是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文件精神,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重要举措。“1+X”证书培养下“学分银行”实践体系是为学习者搭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对胸中段食管癌患者行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方法对2012年10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86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2例行Ivor-Lewis术的患者为Ⅰ组,26例行主动脉弓上食管胃吻合术、经左胸食管大部分切除术的患者为Ⅱ组,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Ⅰ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30.65%)与Ⅱ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26.92%)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Ⅰ组术后5年生存率(35.48%)、肿瘤复发概率(70.97%)与Ⅱ组术后5年生存率(34.62%)、肿瘤复发概率(76.92%)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Cox回归分析发现,患者预后与患者年龄、术后并发症、手术方法之间无明显联系,但与患者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结论Ivor-Lewis术与主动脉弓上食管胃吻合术、经左胸食管大部分切除术并非胸中段食管癌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因此手术方式的选择应以患者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确定。

  • 标签: Ivor-Lewis术 主动脉弓上食管胃吻合术 经左胸食管大部分切除术 胸中段食管癌 近期疗效 远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