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镜结合下行息肉切除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8月某医院收治的双镜结合下直息肉切除术的8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行常规护理)和干预组(n=44,行舒适护理),比较2组舒适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组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镜结合下行息肉切除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对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借鉴和全面普及。

  • 标签: 直物息肉切除术 舒适护理 结肠镜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的优点。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0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需进行择期上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麻醉定位法,观察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定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无并发症的发生,对照组有4例发生毒性反应,3例发生霍纳氏综合征,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有着良好的麻醉效果,而且可以减少麻醉药剂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优点
  • 简介:目的分析比较胸腔镜下行肺癌手术患者单肺通气的麻醉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68例在本院行胸腔镜下肺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快速诱导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行间歇正压通气(IPPV),单肺通气时则采用IPPV或呼气末正压呼吸及萎陷肺持续正压通气(CPAP),并对呼吸参数进行调整。结果所有患者双腔支气管插管经纤支镜调整定位良好,肺萎陷满意;PH值、PaCO_2及SaO_2在麻醉前与剩余时间点比较变化均无明显差异性(t≤0.676,均P〉0.05);而PaO_2与麻醉前相比,在单肺IPPV60、90及120分钟则有明显的差异性(t值分别为4.650、6.213、3.509,均P〈0.05);HR和MAP在麻醉前与其他时间点比较差异不明显(t≤0.631,P〉0.05),而与麻醉前相比PaCO_2在单肺IPPV90分钟时明显升高(t=4.743,均P〈0.05);PETCO_2却则在单肺IPPV120分钟时升高(t值3.445,P〈0.05)。结论单肺通气可使患者患侧肺萎陷满意,且有效的单肺通气管理对维持术中患者有效呼吸起着重要作用,可使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 标签: 胸腔镜 肺癌手术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父母陪护下患儿行麻醉诱导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9年4月-2020年5月期间选取55例行麻醉诱导患儿,经随机数字表方式,区分组别:对照组,27例,父母未陪护;观察组,28例,父母陪护。将麻醉诱导效果用作比较指标。结果:观察组的麻醉诱导效果优于对照组,可见组间差异(P﹤0.05)。结论:患儿在父母陪护下进行麻醉诱导,能够增强效果。

  • 标签: 父母陪护 麻醉诱导 痛性操作 安全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胃镜下行胃息肉电切术中,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4月收治的胃镜下行胃息肉电切术患者100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统计两组患者SAS、SDS评分、住院天数、健康知识得分以及满意度。结果:两组在SAS、SDS评分上对比,观察组分值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住院天数上对比,观察组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健康知识得分上对比,观察组得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患者满意度上对比,观察组满意人数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镜下行胃息肉电切术中,行综合护理比常规护理疗效果更为显著,患者负面情绪更少,满意度更高。

  • 标签: 胃镜 胃息肉电切术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介绍同时行颈部切开引流术和胸腔镜下纵隔切开引流术治疗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方法,评估该方法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德阳市人们医院2016.01 -2022.04期间收治的10例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同时行颈部切开引流术和胸腔镜下纵隔切开引流术,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例患者中 9 例治愈出院,1例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及时的同时行颈部切开引术和胸腔镜下纵隔切开引流术,是治疗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有效方法。

  • 标签: []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 胸腔镜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青光眼手术的注意事项。方法对24例(28眼)应用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眼压的青光眼患者,术前尽量降低眼压,术中行前房放液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1个月眼压10.21mmHg24眼,占85.71%;21~25mmHg4眼,占14、29%。视力提高者17眼,占60.71%。术后视力无改善11眼,占39.29%。结论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抗青光眼手术,采取必要措施,可使手术成功或减少并发症,有效保护视功能。

  • 标签: 持续高眼压 青光眼 手术 并发症 临床观察 低眼压
  • 简介:肛肠外科小手术多采用肛周皮肤穿刺、局部麻醉方法。由于其手术部位有丰富的末梢神经,非常敏感,无论是麻醉、手术还是术后,患者都特别疼痛。直肠黏膜为植物神经支配,对针刺不敏感,所以选择齿状线上直肠黏膜穿刺、局部麻醉的方法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1]。

  • 标签: 齿状线 直肠黏膜 局部麻醉 肛肠外科 手术 肛周皮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腔镜下行胃肠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腔镜下胃肠肿瘤切除术患者2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中、后均加强临床护理干预,总结分析其护理要点。结果本组200例患者胃肠肿瘤切除术包括左右结肠、结肠全切、远端切除术、胃近端切除等,经手术前后积极临床干预后,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其术后无任何并发症如切口感染、渗血等,且患者治疗满意度为100.0%。结论针对腔镜下行胃肠肿瘤切除术患者,在其手术前、中、后加强临床护理干预,既能减少患者各种并发症,还能促使其达到较高的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胃肠肿瘤切除术 临床护理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阻滞麻醉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半髋置换手术的70例患者展开临床研究;以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成各35例的参考组与研究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椎管麻醉,参考组麻醉前只注射少量镇静镇痛药物,而研究组患者麻醉前实施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阻滞。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入室时的HR、MAP、VA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然而麻醉中和术后6h研究组的HR、MAP以及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参考组患者,P

  • 标签: 超导引导 髂筋膜阻滞麻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孤立性肺结节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治疗时需要明确良恶性质,恶性的需要手术干预,所以对于结节的性质诊断是一项重点。临床上一般是对个体进行CT检查,确定结节存在之后,选择合适的结节进行活检,确定具体的性质。过去进行活检一般是对肺部进行穿刺,获取到病变的结节组织,再进行病理检查。新时期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穿刺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出现CT引导下穿刺活检技术,相对来说优势更加突出。该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穿刺活检中的应用,可以准确快速的定位穿刺位置,指导医生顺利操作,并且实时监督穿刺操作进程,方便及时发现问题;也能明确显示出探针、吸管与穿刺部位的关系,避免损伤皮肤和组织等。整体来说,该技术的应用价值比较突出。

  • 标签: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 孤立性肺结节 运用
  • 简介:由于上学紧张、生活节律变快等原因,儿童溃疡病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儿童误服异物也存在一定比例。鉴于成人无痛胃镜的大量开展及儿童消化道疾病的不断增多和人们对胃镜检查意义的进一步了解,儿童行胃镜检查也不断增多。但由于患儿的依从性较差,恐惧心理较重,家属也担心患儿的耐受性,造成很多家属最后放弃胃镜检查而延误病情。我院2004-2007年在成人无痛胃镜的基础上,推广使用异丙酚用于儿童无痛胃镜检查治疗77例,在胃镜检查及取异物等治疗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儿童 丙泊酚 胃镜 检查治疗
  •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 2013年 8月到 2014年 8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 100例肺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淋巴结清除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24.0%,大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患者术后 6个月在物质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观察组, P<0.05。结论: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疗效显著,术后恢复时间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肺癌患者;并发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患者特点,开展围手术期护理,研究效果。方法:查阅 50例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组行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 结果:观察组明显改善了住院时间、拔管时间、并发症、护理满意度,P< 0.05。 结论: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患者开展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胸腔镜 肺癌根治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患者,女,44岁,因"咽痛、吞咽困难伴发热10d"于2013-05-18入院。10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剧烈咽痛,伴畏寒、发热,T38-41℃波动。抗感染(具体不详)治疗无好转后转至我院就诊。发病以来,患者咳黄痰、痰中带血,吞咽困难、气促明显,精神、食欲差。否认外伤史,8年前有颈部肿瘤手术(具体不详)。

  • 标签: 颈深部脓肿 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的具体措施与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确定的研究时间为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在研究时间内来到我院进行手术并接受护理的114例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根据计算机随机生成的一份随机数表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有57例患者,给予临床常规的护理模式;另一组为观察组,同样有57例患者,给予围术期细致护理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临床治疗指标。结果: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给予围术期细致护理进行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单纯给予临床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且P<0.05;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指标,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的护理过程中给予围术期细致护理进行护理,有助于将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给予患者舒适的临床体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各项临床治疗指标,有助于临床疗效的进一步提高,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麻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的人性化舒适护理方法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行甲状腺手术的98例患者临床资料,术后对所有患者实施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人性化舒适护理方法,进一步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切口内出血以及患者术后心理状况进行评价。结果98例手术患者舒适度、满意度较高,并且有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手术顺利完成。结论在全麻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实施人性化舒适护理,可以有效缓解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与满意度以及临床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麻醉状态 甲状腺 人性化 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