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芥子丸穴位贴敷治疗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7例U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穴位敷贴白芥子丸(大椎、双侧肺俞)。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日间、夜间咳嗽症状积分,同时予中医辨证分型。结果治疗组日、夜间咳嗽症状积分降低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寒证热证疗效相当。结论白芥子丸穴位贴敷配合西医常规治疗UACS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对寒证及热证UACS患者均有效。

  • 标签: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白芥子丸 穴位贴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Rockall积分的分层护理在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群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76例受治于我院的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的奇偶性行分两组操作,A、B两组患者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及基于Rockall积分的分层护理,观察两组护理结局。结果:B组患者的粪便隐血试验转阴时间、血红蛋白>110g/L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患者;B组中5.26%(2/38)患者发生再出血,较A组患者的再出血率21.05%(8/38)显著更低(P<0.05)。结论:基于Rockall积分的分层护理能对急性消化道出现患者临床指标的改善予以有效促进,降低其所面临的再出血发生风险,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Rockall积分 分层护理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应用价值
  • 简介:采用'VideoPro32'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对小白鼠心脏切片中的胶原纤维容积分数进行定量分析.作者根据专业研究需要,编写了程序,开发新的应用功能.结果测量出小白鼠左心室心内膜、心外膜心肌中胶原纤维的容积分数及右心室胶原纤维的容积分数的平均值.心肌动脉血管周围胶原纤维面积及其和该动脉面积之比.满足了研究者的要求.

  • 标签: 心肌 胶原纤维 容积分数 测量 定量分析 VideoPro32彩色图像分析系统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The Baylor出血积分、GBS评分系统、FRS评分系统在非肝硬化所致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非肝硬化所致消化道出血患者292例,以在院内或30d内死亡和(或)再出血为研究终点,比较不同评分方法对非肝硬化所致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结果 292例非肝硬化所致消化道出血患者30d内病死率为4.11%(12/292),再出血率为10.27%(30/292)。GBS评分系统对死亡的预测价值优于其他评分系统,其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16,FRS评分系统的AUC值为0.748,The Baylor出血积分的AUC值为0.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e Baylor出血积分对再出血的预测价值优于其他评分系统,其AUC值为0.718,FRS评分系统AUC值为0.672,GBS评分系统AUC值为0.6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肝硬化所致消化道出血患者存在较高的死亡和再出血风险,其中GBS评分系统预测死亡的价值较高,The Baylor出血积分预测再出血的价值较高,FRS评分系统预测死亡的价值与The Baylor出血积分相当,预测再出血的价值GBS评分系统相当。

  • 标签: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The Baylor出血积分 GBS评分 FRS评分 预后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子胃镜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消化道出血患者,收取例数为100例(收取时间-2016年1.20日至2017年1.20日),选择随机的方式对本院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治疗、观察组-在电子胃镜治疗,每组患者各50例,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止血有效率、再出血率、手术率。结果观察组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显效28例,占比56.00%;有效21例,占比22.00%;无效1例,占比2.00%)与对照组相比,具有高度的差异性,P值<0.05。观察组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有效率98.00%;再出血率2.00%;手术成功率96.00%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电子胃镜治疗消化道出血患者具有显著效果,为临床上安全可靠的止血方法,值得研究。

  • 标签: 电子胃镜下 上消化道出血 疗效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急诊胃镜对急性消化道出血病因的诊断及胃镜止血治疗效果。方法 45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 其中所选患者距离末次出血 24 h内接受胃镜检查并实施胃镜止血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 25例);所选患者距离末次出血 24 h以上接受胃镜检查及胃镜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 20例)。观察组为急诊胃镜诊治患者, 根据胃镜检查结果, 查明出血部位, 立即实施胃镜止血治疗。对照组患者为非急诊治疗患者, 本组患者距离末次出血时间超过 24 h, 进行普通的胃镜诊治。观察两组胃镜诊治结果。结果 观察组胃镜的出血原因(消化性溃疡、胃癌、胃息肉、静脉曲张等)确诊率和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和输血量和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time of hospitalization and blood transfus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emergency gastroscope can diagnose the cause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better, and the hemostasis effect under emergency gastroscope is significant, which is worth learning.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胃镜对急性消化道出血病因的诊断及胃镜止血治疗效果。方法45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所选患者距离末次出血24h内接受胃镜检查并实施胃镜止血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25例);所选患者距离末次出血24h以上接受胃镜检查及胃镜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为急诊胃镜诊治患者,根据胃镜检查结果,查明出血部位,立即实施胃镜止血治疗。对照组患者为非急诊治疗患者,本组患者距离末次出血时间超过24h,进行普通的胃镜诊治。观察两组胃镜诊治结果。结果观察组胃镜的出血原因(消化性溃疡、胃癌、胃息肉、静脉曲张等)确诊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和输血量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胃镜能够较好的对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做出诊断,且急诊胃镜止血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急诊胃镜 胃镜 止血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内镜消化道活检术的配合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在2022年12月-2023年6月收治的200例行内镜消化道活检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100例应用综合护理方法。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内镜消化道活检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方法具有较高效果。

  • 标签: 内镜下上消化道活检术 护理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窥镜治疗消化道出血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选取的9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为术后护理回顾性分析对象,根据护理方式设置对照组(n=45)与干预组(n=45),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心理情绪,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情绪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两组相比干预组更优(P<0.05),且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2.22%)与护理满意率(95.56%)与对照组(13.33%,82.22%)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接收内窥镜治疗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护理中,通过术后优质护理利于改善患者身心状态,提升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

  • 标签: 内窥镜 上消化道出血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镜治疗消化道出血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对于我院行内镜治疗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可获取随访资料,共搜集80例,时间分布在2022年6月到2023年6月期间。其中操作后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共40例纳入常规组,进行护理干预的患者共40例纳入干预组。行以出血止愈率、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的测评。结果:干预组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出血止愈率更高,相较常规组,组间数据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内镜治疗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术后风险。

  • 标签: [] 护理干预 内镜下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一体位完全腹腔镜治疗尿路移行上皮癌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至烟台毓璜顶医院就诊的89例尿路移行上皮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n=45)手术方式选择一体位完全腹腔镜尿路移行上皮癌根治术,对照组(n=44)采用后腹腔镜联合下腹部斜行小切口治疗尿路移行上皮癌。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肿瘤复发情况的差异,分析一体位完全腹腔镜治疗尿路移行上皮癌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无中转开放,围术期均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96.6±8.6)min、术中出血量(39.6±4.2)ml、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7.5±1.0)h以及平均住院时间(7.0±1.1)d与对照组患者相比(147.5±9.2)min,(46.5±4.6)ml,(11.4±1.8)h,(9.9±1.5)d,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肿瘤分期、肿瘤分级、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随访时间及术后肿瘤复发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体位完全腹腔镜治疗尿路移行上皮癌较传统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等优势,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加速患者康复,是切实可行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单一体位 腹腔镜 上尿路移行上皮癌 前瞻性 随机
  • 简介:摘要:消化道出血是一种致病素比较复杂的临床急症,临床表现多出现头晕、黑便、呕血、口渴等。消化道出血常见于胃癌、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损伤等,死亡率高,对患者生命安全有极大威胁。在临床诊治中,使用胃镜进行止血,提高了患者止血成功率,也降低了死亡率。但是采用胃镜喷洒凝血酶,可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出血,利用胃镜检查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1]。

  • 标签: 胃镜 血凝酶 上消化道出血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内镜OTSC吻合夹治疗消化道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选取2016年1月一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非静脉曲张性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其均于胃镜采用OTSC吻合夹进行止血治疗,并在术前、术中、术后给予相应的护理配合,观察患者疗效。结果患者经治疗后出血均立刻停止,治愈率为100%(60/60);患者均随访3一12个月,再出血发生率为3%(2/60)。结论内镜使用OTSC吻合夹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术前全面的准备、术中熟练的配合以及术后的严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 OTSC吻合夹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髌入路与髌入路治疗措施进行研究,并分析胫骨骨折患者接受不同入路措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取58例在我院2019年12月-2022年06月间接受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均分两组进行研究,同时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髓内针髌入路治疗(研究组)以及髓内针髌入路治疗(参照组),并观察接受不同治疗措施后,两组术中各指标(术中辐射量、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各指标(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例数、膝关节疼痛例数、膝关节 HSS 评分),再利用统计学方法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判定治疗方式的有效性。结果 研究组与参照组对比,术中辐射量、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例数组间未现明显差异,P>0.05,检验结果无意义;手术时间、膝关节疼痛例数、膝关节 HSS 评分组间以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 显现检验结果有意义。结论 髓内针髌入路治疗能够帮助胫骨骨折患者缩短治疗时间,可使膝关节 HSS 评分得以优化,同时将术后膝关节疼痛生率降低最低,更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临床效果明显,提倡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胫骨骨折 髌上入路 髌下入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输尿管镜肿瘤切除术治疗尿路肿瘤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尿路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输尿管镜肿瘤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围术期指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生活质量(P>0.05);观察组术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路肿瘤经输尿管镜肿瘤切除术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安全性较高。

  • 标签: 上尿路肿瘤 肿瘤切除术 输尿管镜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与分析超声积分法在乳腺实性肿块良性与恶性鉴别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在术前对100例患者的乳腺肿块展开超声检查,对于其中的每一个乳腺肿块形态、边界、有无包膜等超声征象记录,并给予赋值评分。结果 乳腺良性肿块与恶性肿块的超声总积分具有明显差异,恶性肿块积分更高。结论 超声积分法能够对乳腺肿块超声征象实现量化分析,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能够在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中发挥积极作用。

  • 标签: 超声积分法 乳腺实性肿块 良性 恶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内镜黏膜剥离术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1-12月收治的行内镜黏膜剥离术治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 54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 27例)实施系统护理配合,对照组( 27例)实施常规护理配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更短( P< 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 P< 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更高( P< 0.05)。结论:在内镜黏膜剥离术治疗消化道肿瘤期间实施系统护理配合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治疗 上消化道肿瘤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喷洒凝血酶(胃镜)对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的消化道出血患者 100例,时间在 2016.4-2018.4,其中对照组: 50例,基础治疗;观察组: 50例。基础治疗 +胃镜喷洒凝血酶,回顾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0%,明显高于对照组 82.0%的治疗总有效率( 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基础治疗同时实施胃镜喷洒凝血酶,有利于提高止血成功率,加速患者康复,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胃镜下喷洒凝血酶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