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听力筛查资料分析,掌握肃州区3年来婴儿听力筛查开展情况及婴儿早期听力损失诊断与干预情况。方法采用奥迪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OtoRead便携式耳声发射测试仪与MB11BERAphone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测试仪,联合对3月内婴儿进行听力初筛,未通过者2~4周进行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最晚3月转诊至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进行听力诊断性检查。结果对3年来3月内11504例婴儿进行了听力筛查,初筛率99.52%,复筛率60.36%,初筛和复筛率均逐年上升;初筛通过率92.24%,复筛通过率85.53%;初筛真阳性率4.03%,复筛真阳性率46.15%,确诊听力障碍36例,听力障碍的发病率为3.13‰。结论通过采用耳声发射联合听性脑干诱发电位初筛和针对性的复筛,提高真阳性率的检出率,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对促进听力障碍儿童的语言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听力筛查 婴儿 自动耳声发射 听性脑干诱发电位
  • 简介:精准医疗的开展极大地影响了外科手术的理念与实践,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选择手术治疗一直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尤其在各种治疗手段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如何摆正外科手术在多学科合作模式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我们从目前的热点问题中筛选出十大热点问题,根据最新的数据以及临床经验,提出自己的观点,希望可以解决外科医生是否手术、何时手术、何种手术的困惑。

  • 标签: 乳腺肿瘤 外科手术 精准医学
  • 简介:目的从临床、遗传和分子特征等方面对1携带tRNAHis12192G〉A突变的非综合征型耳聋(NSHL)家系进行研究,探讨线粒体tRNAHis12192G〉A突变在NSHL中的作用。方法扩增572例NSHL患者和521例健康者GJB2、GJB3、GJB6基因编码区,以及线粒体12SrRNA和tRNA基因,对携带tRNAHis12192G〉A突变的1家系进行GJB2、GJB3、GJB6、线粒体基因相关分析。结果在572例NSHL患者中发现1例线粒体tRNAHis12192G〉A突变携带者。该患者及其家族成员具有典型母系遗传特征,未检出GJB2、GJB3、GJB6基因致病突变。在患者家系成员中,母系成员13人,其中7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结论tRNAHis12192G〉A突变可能是该NSHL家系成员罹患耳聋的主要分子基础。家系成员发病程度、发病年龄等表型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与环境因素以核基因背景等有关。

  • 标签: 非综合征型耳聋 线粒体DNA突变 tRNAHis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贵州省20国家死因监测点居民的死亡水平,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相关卫生政策、评价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贵州省20国家死因监测点的死因监测资料,分析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及其死亡水平。结果死因监测点居民粗死亡率570.32/10万,男性粗死亡率678.86/10万;女性粗死亡率462.87/10万。前五位死亡原因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当前危害全省死因监测点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应加强疾病的宣传教育,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防治结合,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 标签: 死因监测 粗死亡率 死因顺位
  • 简介:摘要阴性乳腺癌(TNBC)以高侵袭性,预后差,组织学分级高以及治疗后复发率高为特点,多发生于未绝经的年轻女性,且易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与其他亚型乳腺癌相比,阴性乳腺癌对化疗较敏感,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的深入研究,阴性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治疗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本文就TNBC的内科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TNBC 化疗 靶向 免疫 进展
  • 简介:我们牢固树立无瘤技术新理念,尽量做到无瘤操作。器械护士术前准备两操作区(无菌区、有瘤区),用物分区放置并预留术毕关腹器械;所有Trocar均使用有螺纹的防滑脱套管,以免气体由戳孔漏出时造成肿瘤种植;凡是接触过肿瘤的手术用物不得重复使用,肿瘤切除完毕使用标本袋取出或在取出切口处放置保护套,以隔离瘤体与腹壁组织的接触;取出的标本组织需用弯盘传递或血管钳钳夹放于有瘤区域;关毕切口前遵医嘱应用化疗药物进行腹腔灌洗等。9避免肩背疼痛的护理措施建立气腹头低足高位后,

  • 标签: 胆囊结石病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检查 胆道镜检查 十二指肠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手术在治疗原发性叉神经痛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髓石和叉神经痛的辨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被误诊为叉神经痛的髓石病例。结果髓石被误诊为叉神经痛。结论临床医生对髓石、叉神经痛认识不到位,误诊现象严重。

  • 标签: 牙髓钙化 髓石 三叉神经痛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联疗法与阿莫西林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至2016年1月门诊收治的3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并根据其临床疗法的差异,将参与实验的患者分为两不同的小组,并分别将其定义为研究组(n=15例)与对照组(n=1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阿莫西林联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则为患者提供左氧氟沙星联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种疗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疗程完成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指标高出对照组患者许多,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显著,其治疗效果明显高于阿莫西林联疗法,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的控制,值得推广。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三联疗法 阿莫西林 临床疗效 消化性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