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长期使用滴眼剂对眼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 11月 -2018年 11月诊断为药物毒性角膜病变患者 46例 60眼,观察统计患者发病时局部用药的情况,包括用药总数、用药频率、用药时间以及角膜病变的临床表现作分类统计,对明确诊断者,停用原有滴眼药物,使用低角膜毒性药物及无防腐剂的滴眼液,治疗后统计不同类型角膜病变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且使用时间较长,药物毒性角膜病变有点状角膜上皮混浊、丝状角膜炎、弥漫性角膜上皮混浊、假树枝样角膜病变。患者 60眼的平均用药种类为 3.0±1.0,平均用药频率 10.2±2.4 次 /d,平均用药时间 21. 5±8. 4d。经治疗后,总治愈率为 92.9%。结论:角膜的毒性损害与药物种类、药物使用时间和频率有明显的关系,药物种类越多、使用时间越长、频率越高,眼表的毒性损害越严重。

  • 标签: 滴眼剂 局部用药 眼表毒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女性,1995年6月初因右眼红伴少许分泌物诊断为右眼结膜炎。1周后又因右眼痛、视朦再次就诊。检查视力:右眼0.15,不能矫正;左眼1.0。右眼轻压痛,少许分泌物,中度混合充血,角膜轻度雾状水肿.大量羊脂球样带褐色素环(kp),Tyndall征(+++).前房深浅正常,瞳孔直径2mm,光反射迟钝,瞳孔区大量纤维素样渗出物.虹膜纹理不清,

  • 标签: 葡萄膜炎 巨细胞病毒 诊断 分泌物 左眼 轻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儿,女,17/12岁,入院前一日中午有不节饮食史。当晚开始反复非喷射性呕吐.纳差,精神弱。7pm来我院就诊期间突然抽搐伴神志丧失。经对症处理,20min后抽止,即行开塞露通便,大便检:WBC满视野/HP,RBC20~30/HP。血Rt:WBC2.1×10^9/L.P0.87,L0.13。患病以来未觉发热,无咳嗽、腹痛、腹泻,遂以“中毒性菌痢”收入院。入院查体:精神反应差,中度脱水,双肺可闻及痰鸣音。生化检查为代谢性酸中毒及酮尿症,血钙1.725mmol/L,余未见异常。

  • 标签: 中毒性脑病 入院 细菌性痢疾 WBC 生化检查 神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病毒性脑炎应用 MRI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6年 4月 -2018年 3月本院接诊的病毒性脑炎患儿 48例,对所有患儿都施以 MRI以及 CT检查。分析 48例患儿不同方法检查的结果,比较阳性检出率。结果: 48例患儿 MRI诊断的阳性检出率为 93.75%,明显比 CT诊断的 70.83%高,组间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利用 MRI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诊断,能够显著提升阳性检出率,并能为患儿病情的评估和预后判断提供重要指导。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脑炎 影像学表现 MRI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酒精性肝病患者30例,进行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 结果 提高患者对服药及复查的依从性,完善并强化对护理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达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及护理安全性的目的

  • 标签: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护理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本研究针对孕期妇女可能摄入红景天提取物的特点,在孕期给予红景天提取物进行了大鼠生殖和致畸研究。结果显示,红景天提取物各剂量组孕鼠生长与对照组没有差异。在胎仔的致畸试验中,红景天提取物各剂量组胎仔外观畸形率、内脏畸形率、骨骼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以上结果表明在本试验剂量下,未见红景天提取物具有明显的生殖或致畸毒性

  • 标签: 红景天 生殖毒性 致畸
  • 简介:摘要:生物安全是病原生物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文章从健全生物安全制度、加强思想教育、强化生物安全意识、规范实验操、加强对教师培训等方面就培养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借此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促进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 标签: 病原生物学 实验教学 生物安全
  • 简介:【摘要】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病媒控制对策2017-2030”报告中指出,全球范围内近八成人口暴露于单一或多种病媒生物传染病感染的风险中,这也是病媒生物传染病在全球疾病构成与死亡构成中占比始终处于高水平的根本原因。全球传染病负担中,约有17%为病媒生物传染病,每年致死病例数达数十万,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国极为重视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的有效落实,本文主要就相关工作开展体会进行报告。

  • 标签: 病媒生物 传染病 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毒性肝病患者中应用生化检验确诊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70例病毒性肝病患者,将其设为实验组;并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70例无肝病其他患者,将其设为对照组。全部研究对象均接受生化检验,分析比较检验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A/G、ALB、TP均明显降低(P<0.05),而GLO则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LAP、ADA、AST、ALT均明显升高(P<0.05),而PA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病毒性肝病患者中应用生化检验确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病毒性肝病 生化检验 确诊 价值
  • 简介:航空运输业作为一个类似于1918年流行病毒株的新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重要的传播媒介的可能性是很大的。限制大流行的可能性和方法的明智讨论需要了解病毒、病毒的携带者及他们在机上的传播方式。此文将阐述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基础生物学以及机舱环境内病毒传播的机制。流行性感冒病毒结构,复制,抗原的改变以及生命周期将会讲述。发表显示病毒外壳抗原非达尔文式进化的目前证据也将提出来。对商业飞机上其它传染性病原体传播的问题进行综述。为限制经乘客空中旅行造成的病毒传播,组织和个人的战略也将进行综述。

  • 标签: 流行性感冒病毒 基础生物学 流感 传染性病原体 传播媒介 病毒传播
  • 简介:摘要:目前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已作为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具体细分为生物化学、分析化学、临床医学等学科融会贯通交织形成的一门整体学科。由于此学科涉及多种学科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析化学和病理生理学等,所以教学内容延展性较强,内容丰富及抽象、知识点繁杂不容易理解消化。为此,我们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需结合实际检验专业的特殊性,从教学方式、教学重点和教学内容以及参评考核等方面开展检验教学改革。

  • 标签: 临床生物化学 检验教学 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优质护理在慢性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 120例慢性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试验对象,根据患者住院号奇偶数分组,分别进行优质护理、常规护理,各 60例。结果:观察组坚持疗程( 98.33%)、规律服药( 95.00%)、生活习性改善( 93.33%)、保持乐观率( 91.67%)、 HBV DNA转阴率( 75.00%)、 HBeAg转阴率( 73.33%)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对慢性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优质护理 慢性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和生化检验在病毒性肝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次对象为我院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均80例,入选时间为2019年11月-2021年12月。2组均接受血常规、生化检验,比较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淋巴细胞高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血常规 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症状改善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甄选2019年3月~2021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病毒性脑炎患儿62例,依照门诊就诊的单双号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为31例。常规组进行临床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恢复时间,肢体功能情况。结果:在恢复时间方面,实验组时间少于常规组,数据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吞咽功能方面,护理后实验组低于常规组,数据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肢体功能,以及生活功能评分方面,实验组高于常规组,数据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临床中治疗病毒性脑炎的患儿,应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患儿的肢体和吞咽功能进行改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系统性护理干预 病毒性脑炎 症状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