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树脂嵌体与嵌体应用于牙缺损患者中对边缘微渗漏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牙缺损患者50例,共计50颗牙,依据患者修复方式随机分为参照组25例与试验组25例,参照组修复以树脂嵌体为主,试验组修复嵌体为主,对两组患者边缘微渗漏等级及边缘微渗漏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边缘微渗漏I级、0级明显较参照组高,II级较参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II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边缘微渗漏值为(0.55±0.03)mm,参照组边缘微渗漏值为(1.39±0.07)mm,试验组较参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树脂嵌体修复缺损相比,嵌体修复可改善牙齿微渗漏分级,减少边缘微渗漏值,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边缘微渗漏 牙体缺损 瓷嵌体 树脂嵌体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于牙缺损的医治中,实行全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的效果,及其治疗后,对不良反应的影响如何,将此作为参考依据。方法 把在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之间,80例进院诊疗的牙缺损患者,作为实验患者。将其所有人员,划分成对照组、研究组(依照随机单盲法)。此次研究中,对照组医疗人员,对其实行常规全冠根管治疗方案,研究组医疗人员,对其实行全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方案,其试验数据,进行比对与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在实行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如上数据,可以总结出,在牙缺损患者的医治中,实行全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方案,其临床疗效更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症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更加适合被推广、应用。

  • 标签: 全瓷高嵌体修复 根管治疗 牙体缺损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全嵌体修复磨牙大面积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随机数字法将本院100例磨牙大面积缺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观察组采用一种应用了全嵌体修复技术的修复手术办法,对照组采用使用传统烤瓷牙齿修复技术的修复手术办法。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手术效果指标和手术的精确度。结果:相比传统修复方法,应用了全嵌体修复技术后,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效果更好(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全嵌体修复技术手术治疗磨牙大面积缺损有较大积极作用,适合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 标签: 全瓷嵌体 牙修复 牙科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前牙区种植术后与普通拔牙术后可摘局部临时修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更多医生知道传统美学临时修复与种植区临时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存在差异。不是通常理解下的口腔修复科医生即可以直接制作种植术后的各种修复。而是一定要经过特殊的培训,更深入的学习,才可以由传统的修复美学转型到种植术后美学修复。本文从前牙临时可摘美学修复阐述了这一观点。

  • 标签: 前牙美学 临时可摘修复体 种植术后 拔牙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铸髓腔固位冠运用于根管治疗后磨牙缺损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5月-2020年6月纳入的76例根管治疗后磨牙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铸髓腔固位冠修复,观察所有研究对象的修复结果。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经过铸髓腔固位冠修复,并随访一年后发现,患者边缘紧密性达到A级的有72颗,约占94.74%;冠完整性达到A级的有70颗,约占92.11%;冠松动或者脱落达到A级的有73颗,约占96.05%;牙龈达到A级的有70颗,约占92.11%;食物嵌塞达到A级的有70颗,约占92.11%;颜色达到A级的有71颗,约占93.42%,舒适度达到A级的有71颗,约占93.42%。结论 铸髓腔固位冠运用于根管治疗后磨牙缺损中效果显著,经过治疗后患者边缘紧密性、冠完整性较高,避免冠发生松动及脱落现象,防止食物嵌塞,提高颜色匹配良好程度,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临床研究 根管治疗 铸瓷髓腔固位冠 磨牙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睿刻系统制作全单端马里兰桥对单颗下切牙缺失进行修复并观察其效果。 方法:对2017年1月-2017年12月就诊于山西省口腔医院的20例单颗下切牙缺失患者利用登士柏西诺德公司睿刻系统、义获嘉IPS e.max CAD块制作单端马里兰桥,使用义获嘉Variolink N套装进行粘接,并观察其疗效。结果:睿刻单端马里兰桥修复单颗下切牙缺失的20个病例中有1例因啃咬硬物而脱落,其余19例修复在治疗后2年均正常使用,无脱落、松动、折裂。结论:应用睿刻制作单端马里兰桥治疗单颗下切牙缺失操作简便、外形美观、成本低廉,可作为治疗单颗下切牙缺失的有效手段。

  • 标签: 数字化 CAD/CAM 下切牙缺失 马里兰桥
  • 简介:摘要:牙科的治疗工作中,大块充填树脂的应用愈发广泛,其优势在于操作便捷、治疗时间较短、聚合应力及收缩反应偏低、治疗效果突出。基于此情况,笔者将于此篇文章中针对大块充填树脂的性能、原理及分类进行讨论,并探讨此医疗技术于牙修复中的应用。

  • 标签: 牙体修复 大块充填树脂 聚合收缩
  • 简介:【摘 要】目的:对牙牙髓治疗后两种牙缺损修复的满意度进行分析。方法:本次实验所包含的对象是2019年2月-7月进行牙牙髓治疗的患者的52例,依照摸球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铸造钴铬桩法进行牙缺损修复,观察组患者给予石英纤维桩法进行牙缺损修复,将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与不良反应率进行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将两组患者运用不同修复方法进行牙牙髓治疗以后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修复满意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牙体牙髓治疗 牙体缺损修复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种植固定修复四种粘接固位形式的粘接剂流动状态及修复固位力。方法:选取在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期间因正畸需要拔除的第一前磨牙80颗,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粘接固位,观察组应用舌面开孔。将两组的修复边缘下粘接剂的使用量和修复固位力以及不同时段的脱落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修复边缘下粘接剂对照组用量比观察组略多(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修复固位力观察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脱落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粘接固位形式的粘接剂使用量无显著差异,但是舌面开孔修复固位力效果较好,并且减少脱落率,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粘接固位形式。

  • 标签: 种植固定 粘接剂 修复体固位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牙牙髓联合正畸牵引修复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影响。方法对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2月于我科室治疗的 73例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 36例)给予常规修复,实验组( 37例)给予牙牙髓联合正畸牵引修复,对比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效率为 97.30%,较对照组高 16.74%,并发症发生概率为 5.41%,较对照组低 16.81%,舒适度、咀嚼功能、美观度、固定功能方面修复满意度较对照组高,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 P< 0.05。结论对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实施牙牙髓联合正畸牵引修复治疗,可有效提升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恒上前牙龈下牙折 牙体牙髓 正畸牵引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口腔修复治疗中金属桩口腔修复与预成纤维桩口腔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 2017年 7月 -2018年 7月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 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实施金属桩口腔修复治疗,研究组实施预成纤维桩口腔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牙周指数以及修复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牙齿松动度、探诊深度、出血指数以及菌斑指数均优于对照组,且修复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口腔修复治疗中预成纤维桩口腔修复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传统金属桩口腔修复,能够有效缩短修复时间,提升修复质量,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金属桩 预成纤维 口腔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齿外伤后种植牙修复时机对修复效果、疼痛度、牙周指标的影响。方法:2020.2-2020.2,选取108例牙齿外伤患者进行研究,经抽签法分组,对照组54例采用延迟种植牙修复,观察组54例采用即刻种植牙修复。结果:观察组修复优良率大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观察组疼痛度及牙周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即刻种植牙修复可有效治疗牙齿外伤,患者的修复效果、疼痛度、牙周指标十分理想。

  • 标签: 牙齿外伤 延迟种植牙修复 即刻种植牙修复 修复效果 疼痛度 牙周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齿外伤后种植牙修复时机对修复效果、疼痛度、牙周指标的影响。方法:2020.2-2020.2,选取108例牙齿外伤患者进行研究,经抽签法分组,对照组54例采用延迟种植牙修复,观察组54例采用即刻种植牙修复。结果:观察组修复优良率大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观察组疼痛度及牙周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即刻种植牙修复可有效治疗牙齿外伤,患者的修复效果、疼痛度、牙周指标十分理想。

  • 标签: 牙齿外伤 延迟种植牙修复 即刻种植牙修复 修复效果 疼痛度 牙周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需要选取口腔修复患者,共计78例,纳入时间段为2020年2月~2020年11月。为了提升研究效果,采用分组式结果分析,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n=39例)与对照组(n=39例),组别不同运用的治疗对策不同,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口腔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正畸治疗联合口腔修复,在此期间需要研究人员做好记录工作,重点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咬合能力以及美观程度。结果:运用正畸治疗的观察组口腔修复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3.0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提升患者口腔修复效果,此次研究对患者实施正畸治疗与口腔修复,结果显示咬合能力、美观度明显提高,牙齿松动、疼痛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

  • 标签: 正畸治疗 口腔修复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研究老年人口腔修复的临床特点 , 为老年人口腔修复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 2018年 2月 2020年 2月期间在我院口腔科进行治疗的 90例老年口腔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 在 90例老年患者中 , 固定义齿修复 36例 , 所占比例为 40%, 其中 , 女 16例 , 占 44.4%, 男 20例 , 占 55.6%;活动义齿修复 54例 , 占总数 60%, 女 32例 , 占 59.3%, 男 22例 , 占 40.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老年人口腔修复主要以活动义齿修复居多 , 具有价格适中 , 容易修正、易清洁等优势 , 但缺点在于机械性差、佩戴有不适感等。而相比较而言 , 固定义齿的价格较高 , 难以清洁 , 适合基牙保存比较完整的患者 , 但具有体积小、佩戴舒适、方便等优点。因此 , 应该根据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特点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 , 选择合适的口腔修复治疗方式。

  • 标签: 老年人 口腔修复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修复技术治疗早期牙隐裂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早期牙隐裂患者,入院时间均在2020.01月至2021.12月,入选患者共8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调磨填充术治疗,共41例)与研究组(口腔修复技术治疗,共41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在临床疗效上,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修复技术用于早期牙隐裂的效果显著,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牙隐裂 口腔修复技术 调磨填充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用修复贴治疗面部皮炎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 40例面部皮炎湿疹患者设为研究对象,以抽签为分组方法将 4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 n=20)和对照组( n=20),其中对照组患者口服酮替芬片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口服酮替芬片加外用医用修复贴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人数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 16例、 11例和 80.00%和 55.00%,组间对比 P< 0.05.结论:对面部皮炎患者在口服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医用修复贴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医用修复贴 面部皮炎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传统全口义齿修复、吸附性义齿修复治疗牙列缺失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牙列缺失患者58例,依据交替分组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取全口义齿修复治疗,观察组采取吸附性义齿修复治疗,比较2组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修复的优良率为89.66%高于对照组的65.52%,P<0.05;观察组咀嚼功能、发音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3.70%高于对照组的72.41%,P<0.05。结论:与传统全口义齿修复相比,采用吸附性义齿修复治疗牙列缺失,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发音和咀嚼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 标签: 牙列缺失 传统全口义齿修复 吸附性义齿修复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