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罐疗法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现代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热门,成为一种受众广泛的理疗、护理方法。文章从内科、外科、儿科、皮肤科等角度,对当下临床应用中罐疗法的研究进行综述。并从罐前准备、罐中护理、罐后护理三个阶段,探讨了罐疗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护理要点,希望能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 标签: 拔罐疗法 临床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点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以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为时间段,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护生 60名,随机分为 2组,各 30名。研究组采取点拨教学法,参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教学。比较两组考核成绩及满意率。结果:在考核成绩方面,两组病历书写、专科操作、专科理论等得分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在满意率调查方面,研究组总体为 96.67%,参照组总体为 80.0%,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点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显著,即可显著提升护生考核成绩,且护生普遍满意,因此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教学 点拔教学法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综述不同病人留置胃的方法及护理,阐述了胃的选择和插入深度,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提出要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及护理。方法:归纳总结。结论:不同病人胃的选择,置方法及护理亦不同。

  • 标签: 胃管留置胃管方法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火针加罐联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 。 方法 将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50例给予洛芬待因口服 0.2g/ 次, 2 次 /d, 维生素 B1 口服, 10mg/ 次, 3 次 /d 。 两周 一个 疗程。治疗组 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 给予火针加罐,两天一次, 口服血府逐瘀胶囊 , 6 粒 / 次, 2次 /天,两周 一个 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82%和 54%,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 火针加罐联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疗效满意 ,安全性高 ,副作用小, 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火针加拔罐 血府逐瘀胶囊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多次法根治疗与一次性根治疗牙体牙髓病临床疗效对比。方法:用随机数字法将本院92例牙体牙髓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观察组采用一种应用了多次法根治疗技术的手术治疗办法,对照组采用使用一次性根治疗技术的手术治疗办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手术的精确度。结果:相比传统一次性根治疗方法,应用了多次法根治疗技术后,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效果更好,手术精确度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多次法根治疗技术手术治疗牙体牙髓病有较大积极作用,适合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 标签: 根管治疗 牙科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 要】 目的 : 探讨 PICC置后导管堵塞的原因并提供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 8例发生 PICC置堵塞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 PICC置后堵塞原因,并提出针对性对策。结果: PICC置后发生堵塞的原因主要有血凝性堵塞、肺血栓性堵塞、 PICC接口处污染及机械性堵塞。针对以上原因提出护理对策包括置部位选择、脉冲式正压封、非血凝性导管堵塞护理措施、建立 PICC系统管理机制以及紧急管理措施。结论:通过积极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对策可以有效降低 PICC置后导管堵塞的发生。

  • 标签: PICC置管 堵塞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 :国际医疗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我国医院体制改革也逐渐步入正轨。为了能够全面保障病案首页的填写质量以及为将要来临的 DRGs付费形势。 DRG数据是医院绩效考核的重要基础, DRG数据抓取来源于病案首页,唯有规范填写病案首页,增强疾病和手术操作编码的准确性才能保证绩效考核的准确性及公平性,充分体现医院、科室、医师的实际医疗服务能力[ 1]。病案首页作为我们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必须要对病案首页填写进行管理。方法 :采用基线调查,抽取了 2017年 5月 -8月份 1000份病历,对病案首页缺陷情况调查。结果 : 缺陷率达到 46.7%。结论 :加强病历书写各个环节的管理,病历完整性的检查,加强书写质量相关内容的培训与考核,提高临床医师责任心和法律意识,对于病历书写内涵质量具有切实意义 。

  • 标签: 医联体模式 病案首页 DRGs付费 质量 管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管治疗术中根预备四手操作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在 2019年 2月 -2020年 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根治疗 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 74例患者分为研究组( n=37)与对照组( n=37) ,采用常规护理配合 37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根预备四手操作护理配合 37例患者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时间,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根治疗过程中采用四手操作护理效果较理想,可以有效缩短患者治疗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根管治疗 四手操作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ICU患者锁骨下静脉置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我院 ICU收治的 60例锁骨下静脉置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0例,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强化护理,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0.00%,明显比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的 76.67%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工作中实施精细化控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1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精细化控实施前后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比组实施常规性管理,观察组实施精细化控,比较两组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分及医院感染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比组(P<0.05);观察组的医院感染总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控制方法在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方面有积极的意义,可降低医院感染总发生率,明显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观察护理干预在PICC置术后出现的局部皮肤过敏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 规范研究资料的选择及研究过程的开展,根据研究要求筛选研究对象,最后的入选数量为200例,从1-200号随机编号,1-100号为参照组,实施常规的抗过敏治疗,101-200号为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主要涉及心理、饮食、卫生及症状护理等内容,分析效果。结果 对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发现,研究组的99.0%(99/100)远高于参照组的69.00%(69/100),p

  • 标签: PICC置管术 皮肤过敏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泌尿外科留置尿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外科于 2018年 5月至 2019年 6月期间收治的 80例需进行留置尿的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预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留置尿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率。 结果:观察组的留置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5.00%,对照组为 8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留置尿的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减少患者的留置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泌尿外科 留置尿管 预防尿路感染 护理观察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与分析吞咽障碍患者拔除胃前后应用跟踪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吞咽障碍患者100例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在拔除胃前后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则进行跟踪护理,两组对比项为误吸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误吸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咽障碍患者拔除胃前后跟踪护理的应用可有效减少误吸的发生,提高临床效果,具有在临床中积极推广和借鉴的价值。

  • 标签: 拔除胃管前后 跟踪护理 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牙髓炎根患者治疗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牙髓炎根治疗患者 72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5月间,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 36例接受常规护理的设为对照组,其余 36例接受针对性护理的设为实验组,分析这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从临床总有效率上看,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从护理满意度上看,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牙髓炎根患者治疗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牙髓炎 根管治疗 针对性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一例 6岁5个月 儿童并四肢挛缩患儿在超声引导下成功留置PICC导管的护理体会。四肢挛缩患儿在置前进行充分地评估,置管过程中采用特殊方法:穿刺侧手臂采用特殊体位摆放,纵切方法扩皮,利用指压法预防导管颈内静脉,心电定位导管尖端位置是置成功的关键,降低了导管的异位率,缩短置时间,减轻患儿的痛苦,置后良好的护理保证了导管的正常使用。

  • 标签: 四肢挛缩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深静脉置在急诊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 2019年 2月 -2020年 3月所收治的 120例急诊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且每组例数均为 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加强护理管理措施。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深静脉置感染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结果 对照组患者发生感染率为 11.67%,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发生感染率的 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86.67%,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深静脉置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可以为治疗提供方便,但也容易发生感染,应做好防范措施,加强护理管理,可以显著降低感染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深静脉置管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 PICC置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 PICC置新生儿 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间,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接受常规护理,并纳入参照组,另一组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并纳入研究组,两组分别有 40例新生儿,并对这两组的非计划性管事件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从非计划性管事件发生率上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 p<0.05);从并发症发生率上对比,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 p<0.05)。结论 对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 PICC置的护理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 新生儿 PICC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经颈静脉置溶栓中的价值。方法:2018年12月-2020年9月本科接诊下肢深静脉血栓病患40例,都施以颈静脉置溶栓治疗。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下床时间等指标。结果: 对于住院时间,试验组(13.57±3.21)d,比对照组(17.42±4.18)d短,P<0.05。对于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0.0%,比对照组20.0%低,P<0.05。结论:于下肢深静脉血栓颈静脉置溶栓治疗中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利于住院时间的缩短,及并发症的预防。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综合护理干预 并发症 颈静脉置管溶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