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现状( S)、背景( B)、评估( A)、建议( R)”式 SBAR 沟通模式在骨科急危重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8年 9月- 2019年 3月在医院 212例危重创伤骨科患者转运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106例。观察组采用 SBAR沟通模式交接,对照组采用传统转运交接方法,比较 2组患者转运交接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转运时间短于对照组,转运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1. 59%低于对照组的 1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805, P< 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和医生对交接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运用 SBAR沟通模式规范骨科急危重患者的转运交接流程,促进患者的安全及医护协作,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护理风险,提升护理品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 ] SBAR 急危重 创伤骨科 转运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临床检验标本运送与交接中"1+3"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来我院临床送检的2000件标本,随机选取1000件为对照组,另外1000件为实验组。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标本送检和交接管理模式,对于实验组采用"1+3"管理模式。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标本平均运转时间、信息登记时间和标本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对照组1000例标本中,标本平均运转时间为52.34±13.42分钟,信息登记时间为84.37±21.32分钟,标本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2(3.2%)。实验组1000例标本中,标本平均运转时间为30.44±9.54分钟,信息登记时间为44.57±10.45分钟,标本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4%)。实验组标本平均运转时间、信息登记时间和标本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1+3"管理模式在临床检验标本运送和交接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减少标本的运转时间,实现信息登记时间的明显缩短,减少标本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综合应用效果,可以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