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回顾分析我院近一年根据桂林市卫健委输血病历检查要求,对输血病历进行更细致的规范和完善,分析输血医学科对输血病历监督效果,以更规范成分血制品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5月我院进行输血治疗的215位患者病例资料604人次输血记录,对比实行一年后的2021年5月197位患者病例资料520人次输血记录,分析不同血制品输血病历质量改善效果,依据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输血病历整体质量有大幅提高和改善,其中红细胞制品完善度相对较高,其次是血浆和血小板制品。结论输血病历质量整体完成情况较理想,达到预期效果,但依然有较多提升空间,以后可从多种途径使用多种方法进行加强和完善。

  • 标签: [] 输血病历 病历质量 红细胞输注 血浆制品输注 血小板输注
  • 简介:【摘要】产后泌作为产妇产后必经的一个乳汁分泌过程,若出现泌始动延迟情况,则会降低母乳喂养成功率,对新生儿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直接影响。因此,本文从产后泌始动延迟的影响因素和护理现状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母乳喂养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帮助。

  • 标签: 护理干预 产后泌乳始动延迟 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胸入路腔镜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 , 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 和对照组 (60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 观察组采用经胸入路腔镜手术。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指标(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平均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5.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胸入路腔镜手术可有效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情况更佳,术后康复速度更快,预后情况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经胸乳入路腔镜手术 传统开放手术 甲状腺良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保改良根治手术治疗乳腺癌的效果。方法 将40例于2018年1-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纳入研究,并尊重患者的手术意愿将其分为A、B两组。予以A组保手术治疗,B组改良根治手术治疗,并对比疗效。结果 B组乳腺组织标本切除量大于A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术后乳房美观程度优良率低于A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改良根治手术治疗乳腺癌均有较好疗效,可改善患者预后质量。

  • 标签: 保乳手术 改良根治手术 乳腺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产后缺是妇产科的常见并发症。近年来,产后缺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多成果,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主要将中医对产后缺的认识、缺的诊断标准、目前临床的催方法、中药治疗产后缺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总结,为临床治疗产后缺症状提供一些有用信息。

  • 标签: 产后缺乳 中医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产后催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126例产妇分成两组,研究组63例、对照组63例。将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将早期护理干预用于研究组。比较两组产妇分泌乳汁时间、母乳喂养情况、乳房胀痛情况。结果 乳汁分泌时间,研究组早于对照组;研究组母乳喂养情况好于对照组;研究组乳房胀痛比对照组轻微,以上比较结果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产后催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可以增加乳汁分泌,提高新生儿母乳喂养率,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产后早期护理干预 乳汁分泌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对产妇实施早期乳房按摩对产后乳房胀痛以及泌的护理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 12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产妇早期乳房按摩护理措施,对比两组产妇泌情况以及乳房胀痛时间。结果 观察组产妇平均泌时间以及血清泌乳素等指标评分和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明显差距, P<0.05。观察组产妇乳房疼痛程度、母乳喂养率和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显著差距, P<0.05。结论 对分娩后的产妇实施早期乳房按摩护理措施,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有利于促进产妇泌量,缓解产妇乳房胀痛感,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标签: 早期乳房按摩 产后乳房胀痛 泌乳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催乳中通络生乳糖浆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50例产后产妇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患者25例,比较各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乳汁分泌量比较,经干预后,观察组乳汁分泌量较对照组更多,数据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通络生乳糖浆应用到产后患者中可提升催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通络生乳糖浆 产后催乳 效果研究
  • 简介:摘 要  目的  观察电针突组穴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取穴治疗,治疗组在采用对照组取穴的基础上加用突组穴,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和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前比较,中医症状积分均有明显降低(P

  • 标签:   乳突组穴 面神经炎
  • 简介:摘 要  目的  观察电针突组穴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取穴治疗,治疗组在采用对照组取穴的基础上加用突组穴,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和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前比较,中医症状积分均有明显降低(P

  • 标签:   乳突组穴 面神经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皮炎湿疹经曲安奈德益康唑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 2019年 3月 ~2020年 5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该时间段中于我院选取 80例皮炎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例,对照组单独行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以氯雷他定为基础应用曲安奈德益康唑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单独行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以氯雷他定为基础应用曲安奈德益康唑膏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P<0.05); 治疗前症状积分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症状积分两组均降低,观察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曲安奈德益康唑膏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症状积分,建议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 皮炎湿疹 氯雷他定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研讨,探究将围术期护理模式应用于经胸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对临床效果的价值。方法 文章研究时限定为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共有研究对象80人,均在我院行经胸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患者,结合病例信息随机分组,每组40人、组间差异在于对照组在整个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围术期护理,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经胸乳入路 腔镜手术 甲状腺手术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选择饮食护理为研究对象,探究此种模式针对剖宫产产妇的应用效果,观察产妇术后的泌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方法:从2020年来我院生产的剖宫产产妇中选择80例,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实验组、对照组,两组人数相等,对照组在术后按照常规模式进行护理,而实验组则在常规基础上接受饮食护理,对比两个小组的泌胃肠功能情况,根据P值0.05的大小关系来确定数据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的产妇母乳充足率高于对照组,排气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小于0.05;结论: 对于剖宫产产妇来说,在术后接受饮食护理相比于应用常规护理具有一定优越性,应用饮食护理的限制条件并不多,可以将此种模式应用于其他疾病或者术后的护理工作中。

  • 标签: 剖宫产 饮食护理 泌乳 胃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取显微镜及耳内镜的双镜联合治疗中耳突疾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40例中耳乳突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均实施双镜联合治疗方式,观察患者的康复情况及随访预后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患者气道平均听阈、骨导平均听阈水平均较术前降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患者均无复发病例,术后12个仅1例复发,而经保守治疗改善。结论:采取双镜联合治疗中耳突疾病可取得满意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显微镜 耳内镜 中耳乳突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康复仪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泌效果的影响及措施。方法:将我院 2018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间收治的 86例顺产产妇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43例产妇采用产后康复仪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 43例产妇采用产后康复仪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产妇经过产后康复仪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后首次泌时间和泌量均高于对照组产妇,说明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观察组产妇的 不良事件发生率(74.4%)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 95.3%)。 结论:对顺产产妇采用产后康复仪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产妇的护理效果,降低产妇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提高产妇的生存质量,临床效果显著,产妇泌乳状况明显好转,产妇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研究证明在对顺产产妇中应用产后康复仪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产后康复仪联合综合护理干预 产妇泌乳效果 影响及措施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环孢素 A联合脂肪应用在治疗复发性流产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外周血 NK细胞比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 2018年 8月 -2019年 4月接收的 82例复发性流产患者,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后,对照组实施常规保胎治疗,而实验组则联合使用环孢素 A脂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安全性以及外周血 NK细胞比例情况。结果:( 1)实验组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 2.44%,远远低于对照组( 19.51%), P<0.05;( 2)在接受不同治疗方法后,对照组实验组的外周血 NK细胞比例都有所降低,但是实验组的比例小于对照组, P<0.05。结论:将环孢素 A脂肪联合应用于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不仅能减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还能改善外周血 NK细胞比例,治疗效果较佳,所以可以推广此治疗方法。

  • 标签: 环孢素 A 脂肪乳 复发性流产 疗效 外周血 NK细胞比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吡美莫司膏联合红光治疗方法在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吡美莫司膏联合红光治疗)和对照组(吡美莫司膏)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2.50%>75.00%,χ2=4.086)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红斑积分[(0.62±0.14)分<(1.05±0.28)分,t=8.687]、毛细血管扩张积分[(0.54±0.13)分<(0.87±0.25)分,t=7.407]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脓疱消失时间[(5.29±1.22)d<(8.14±1.59)d,t=8.994]、丘疹消失时间[(6.27±1.38)d<(9.42±1.96)d,t=8.994]、红斑消失时间[(9.27±1.52)d<(12.07±2.06)d,t=6.917]比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在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吡美莫司膏的基础上,联合红光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皮损的消退。

  • 标签: 吡美莫司乳膏 红光治疗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