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2009年2月到2011年8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100例,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天数、恐惧心理及疼痛不适感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27.1±0.5)h、下床时间(51.3±0.6)d、术后住院天数(6±0.5)d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恐惧心理及疼痛不适感均明显改善。结论实施全面的护理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并发症有效地减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月妊娠胎膜早破与母婴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200例无妊娠合并症的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选取同期头位分娩,将100例胎膜早破做为胎膜早破组,无胎膜早破者100例作为对照称组,对两组母婴结局进行比较。结果胎膜早破组的剖宫产率、产褥病率、新生儿窒息及肺炎发病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胎膜早破与难产互为因果关系。胎膜早破与分娩方式,胎膜早破难产率明显高于同期无胎膜早破难产率。

  • 标签: 头位 胎膜早破 母婴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76例掌指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双盲法纳入治疗组与参照组(n=38)。参照组应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治疗组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的指骨关节TAM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手指关节TAM优良率为94.74%,参照组患者手指关节TAM优良率为81.58%,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显著,且治疗后患者的手指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较好,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 标签: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 掌指骨骨折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8例手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石膏固定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手术指标,手术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36%(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的石膏固定相比,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 手部骨折 手术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掌骨干骨折患者中选取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计算分析对象选取为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我院参与收治的66例掌骨干骨折患者,以随机法分为参照组(n=33例,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和实验组(n=33例,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固定效果。结果参照组掌骨干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合计值、TAM评分与实验组比较,P<0.05,提示指标间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在掌骨干骨折患者中有利于改善治疗效果。

  • 标签: 微型钢板内固定 掌骨干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远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30例,均给予胫骨远端解剖型钢板治疗,对骨缺损的患者进行植骨,并进行半年随访,观察恢复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过半年随访,30例骨折部位均得到愈合。采取Mtiller评分,优21例,良7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3.3%。结论胫骨远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效果显著,优良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粉碎性骨折 胫骨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孕期妇女的心理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促进孕期妇女的心理健康,保证妇女和婴儿的安全和健康。方法对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近一年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00例孕期妇女。结果通过对这些孕期妇女的调查,结果发现很多孕期妇女基本都存在产前焦虑、担心等问题,他们很多人担心胎儿在分娩时的安全、胎儿畸形以及分娩疼痛等问题。大多数妇女由于怀孕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心理问题的频频出现。结论针对孕期妇女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孕期妇女一定要进行心理疏导,做好产前的健康教育,对于那些孕期妇女存在心里问题的,一定要加强心理护理。确保妇女在孕期保持心情舒畅,身心健康。

  • 标签: 孕期妇女 心理问题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总结改良剖宫产术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我院妇产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进行改良剖宫产术产妇100例为研究组,抽取同时来院进行传统剖宫产术产妇1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术中和术后观察指标。结果研究组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胎儿娩出时间和术后恢复排气时间、疼痛发生率比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其中,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6.6±3.8min和100.9±6.1ml低于对照组64.4±5.2min和188.2±5.2ml,恢复排气时间、术后疼痛发生率分别为19.8±3.522h和22%低于对照组27.7±6.7h和48%。研究组胎儿娩出时间6.6±3.1min低于对照组19.1±4.2min。结论改良剖宫产术应用于临床分娩中,能够利于手术顺利进行,改善预后。

  • 标签: 改良剖宫产术 术中 术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就100例ICU患者腹泻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ICU病房2015年2月至2015年10月所收治的820例危重症患者,其中有100例(12.20%)出现腹泻现象,对这些腹泻患者进行护理,并且分析腹泻原因。结果本组患者中有4例(4%)是由于胃肠动力药物相关因素而导致腹泻;有2例(2%)是由于机械通气相关因素而导致腹泻;有45例(45%)是由于未能够正确处理肠内营养而导致腹泻;有18例(18%)是由于肠道感染相关因素而导致腹泻;有31例(31%)是由于抗生素应用不合理而导致腹泻。本组患者的满意度与2014年同期相比,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满意度由原来80.00%提升为97.30%,患者满意度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结论ICU患者腹泻的主要原因为未能够正确处理肠内营养、抗生素应用不合理,务必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便促使其尽早康复。

  • 标签: ICU 腹泻 原因分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接受非洛地平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0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心率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00例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明显,对比治疗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00%。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在扩张血管、有效控制血压的同时,不产生影响心肌收缩的负性作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降压药物。

  • 标签: 非洛地平 高血压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分娩期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4年10月间收治的200例妊娠产妇,其中100例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为观察组,100例妊娠无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分娩期的临床特点。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剖宫产率为8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娩过程中应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和肌瘤剔除术的处理方式。

  • 标签: 妊娠 子宫肌瘤 分娩期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就100例ICU压疮高危患者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ICU病房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所收治的100例压疮高危患者,基于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在护理后出现了15例(30%)压疮,观察组在护理后出现了7例(14%)压疮,二者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对照组的压疮发生时间为(5.12±2.07)d,观察组的压疮发生时间为(8.25±2.57)d,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预防ICU高危患者出现压疮现象,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ICU 压疮 高危患者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对功能性消化不良采用多潘立酮和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0例,按就诊时间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口服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阿米替林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持续治疗3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0%,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早饱、餐后饱胀、上腹胀痛、恶心及上腹痛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方法都能有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但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能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多潘立酮 阿米替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肱骨外科颈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134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7例。对照组应用AOT型钢板固定治疗的方法;试验组采用解剖型固定治疗的方法。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颈骨折的康复状况和并发症的出现情况。结果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等重要参数及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根据Neer评分标准比较,对照组在术后的评分明显低于试验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采用解剖型固定治疗的方法,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的恢复效果显著,减少患者痛苦,使患者的生理、心理也更加健康。

  • 标签: 解剖型钢板 固定治疗 肱骨外科颈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减影技术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10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常规X线造影与数字化X线减影诊断,观察与记录不同方法对于骨折的发现情况。结果在100例患者中,常规X线造影显示骨折92例,而数字化X线减影显示骨折100例,为此数字化X线减影技术诊断肋骨骨折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数字化X线减影技术诊断肋骨骨折具有很好的显示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数字化X线减影 肋骨骨折 常规X线造影 显示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结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结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联合吴茱萸粉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利用传统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8.00%,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8.00%,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结合组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四小儿科常见疾病,多由于柯萨奇病毒感染发病,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西医治疗 喜炎平 吴茱萸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