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2017上半门急诊处方点评结果分析,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17上半门急诊处方1929张,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对其逐一点评,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929张处方中,合理处方1831张,处方合理率为94.92%;不合理处方数为98张,占全部抽查处方的5.08%,主要表现为处方书写不规范、遴选药品不适宜、用法与用量不适宜等。结论医院应从制度上规范医生的用药行为,药剂科应发挥学科优势做好临床合理用药宣教工作,加强与临床医生的沟通来提高处方质量。

  • 标签: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的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61月1日-20166月30日收集到的298例ADR报告分别从ADR分级情况、性别与年龄分布、给药途径、累及器官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类分析。结果298例ADR中,主要与患者年龄偏大、抗感染药物使用,中成药注射剂的质量、静脉给药方式,ADR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为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结论医务工作者在临床用药时一定要严格掌握用药指征,以达到安全、合理、有效的用药目的。

  • 标签: ADR 合理用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避孕药具失败具体发生原因,以及今后如何提高避孕药具使用有效率。方法以我县201010月1日-20116月30日本县46例使用药具(含IUD,以下同)避孕失败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其中避孕套失败39例,宫内节育器失败7例。避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使用方法不当,特别是不能按要求坚持使用避孕药具。通过调查发现愿意使用避孕药具的意愿与实际使用率存在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综合医院就诊状况,探讨减少医院内感染的措施。方法对20151月~6月就诊市二院841例传染病进行疫情分析。结果841例传染病中病毒性肝炎和梅毒患者占绝大多数,其次是艾滋病、肺结核、手足口病、麻疹等。结论必须重视传染病规范化管理,强化医务人员传染病的隔离防护意识,只有加强消毒隔离管理措施,才能有效控制传染病在医院内传播。

  • 标签: 传染病 综合医院 规范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专项处方点评,对门诊二甲双胍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为门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医院HIS系统选择内分泌(专家)门诊、肾病(专家)门诊以及特约门诊,就二甲双胍片0.5g(格华止)单个药品,每季度随机抽取200张电子处方,做处方点评。结果下半年两个季度,门诊不合理处方百分率由16%降到8%。结论施行专项点评以后,门诊二甲双胍片处方的不合理率显著下降,处方点评改善了处方质量。临床药师需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为临床合理用药出力。

  • 标签: 专项处方点评 二甲双胍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门诊2016半年抽查处方的点评和不合理用药分析,为监督门诊用药安全提供有力依据,以提高我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7月—12月每月门诊处方不少于400张,共3300张,统计基本用药情况,分析不合理处方。结果我院20167月—12月门诊每张处方平均用药2.6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4.22%,注射剂使用率为6.99%,静脉输液(≥50ml)使用率为1.98%,基本药物使用率为43.53%,每张处方平均金额为150.96元,不合理处方81张,处方及格率达97.5%。结论我院门诊处方基本合理,处方点评制度有利于总结和监督门诊不合理用药现象,规范医生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处方点评 不合理处方 门诊处方 合理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传染病疫情漏报原因,提出防止传染病漏报对策。方法收集20101月~201512月我院住院病人和门、急诊部传染病病人进行查漏分析。结果2010-2015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0.54%,0.54%。0.14%、0.16%、0.19%、0.13%。住院病例电子信息化管理后促进传染病的漏报率显著下降。结论严格执行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强化传染病管理法制观念,掌握传染病的报病标准,落实报告责任,加强督查力度,实行信息化管理,是防止传染病漏报的最有效手段。

  • 标签: 医院传染病 漏报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我医院2013至2016诊疗运营情况的动态趋势进行统计数据汇总和系统性的分析,根据医院运行的现有数据情况对今后运行情况进行预测分析。

  • 标签: 医院诊疗运营 动态趋势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庆阳市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制定有关政策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资料来源于2005~2009庆阳市妇幼卫生年报,孕产妇死亡卡,死亡调查表,病历及市、县(区)级评审资料。方法采用“十二格”表评审方法,从三个环节、四个方面,对2005~2009全市74例死亡孕产妇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2005~2009全市5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58.79/10万。孕产妇死亡前3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44例、内科合并症13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8例。74例死亡的孕产妇中56例为可避免死亡,18例为不可避免死亡。在影响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中个人态度及家庭因素为第一位占72.97%,医疗保健因素占20.27%,社会团体管理因素占4.05%。结论发挥政府在妇幼卫生事业中的主导作用,协调部门关系,规范孕产妇系统管理,加快标准化产科建设步伐,认真落实妇幼卫生项目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所在。

  • 标签: 孕产妇 死亡 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2012—2015扬州市免疫规划接种率报告系统报告接种率的可信度。方法用差值评价和比值评价比较2012—2015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率报告系统的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和估计接种率、调查接种率。结果近4间扬州市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完整性均为100%,报告接种率和估计接种率比较的D值、和调查接种率比较的D’值未发现不可信,乙肝、卡介苗、脊灰、百白破、麻风疫苗间的R值未发现不可信。结论近年扬州市常规免疫接种率可信度处于较高水平。

  • 标签: 接种率 可信度
  • 简介:摘要为了解黑龙江省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发病水平及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流腮防治策略、加速控制流腮流行提供科学依据,对黑龙江省2004~2009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2004~2009黑龙江省共报告流腮病例3005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3.14/10万。黑龙江省流腮全年均有发病,但存在两个发病高峰,在4~7月和11月~次年1月。12月和6月是发病最多的月,13个地市都有流腮病例发生,全省流腮病例主要集中在20岁以下人群,2岁以下儿童流腮发病较少,10~组发病最多。在保持高水平腮腺炎疫苗常规免疫的同时,提高腮腺炎疫苗覆盖率和有效接种率,另外要进一步加强流腮疫情的监测与控制工作,及时处理疫情,防止流腮疫情的爆发,从而达到控制流腮流行的目标。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监狱精神卫生的演变状况。方法采用与第一次流行病学调查相一致的方法,即世界卫生组织提供、1982引进的调查工具,以由全国十二省市精神病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编写的《流调手册》为监本1,调查在押罪犯5500人。结果精神病患病率14。73‰,精神分裂症患病率11。09‰。结论监狱在押罪犯精神病及精神分裂症患病率仍呈上升趋势。

  • 标签: 监狱 精神卫生 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抗菌药物是临床治疗和预防各种感染必不可少的药物,随着耐药菌株数上升以及某些超级耐药菌的出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减少细菌耐药的重要举措。对我院2016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回顾性汇总分析,具体评价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为医院管理部门和临床药师提供管理与干预的依据,确保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干预 用药频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14-2015间我院72例新生儿溶血病的血清学检测结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1月-201512月间收治的72例溶血病新生儿进行研究,对患儿的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就血清学检测结果而言,所有患儿均为阳性,有66例(91.67%)ABO新生儿溶血病,5例(6.94%)Rh新生儿溶血病,1例(1.39%)不规则抗体。结论通过对患儿进行血清学检验,有利于尽早对新生儿溶血病进行诊断,及时为患儿采取治疗措施。

  • 标签: 血清学检测 新生儿溶血病 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