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讨论免疫吸附疗法期间深静脉置管维护的具体护理措施。方法围绕免疫吸附期间深静脉置管中常见的问题和副作用提出相应的干预防御措施。结果最大程度保障免疫吸附期间深静脉置管在治疗中的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和副作用,保障免疫吸附治疗期间深静脉置管更高效的配合治疗和治愈疾病。

  • 标签: 免疫吸附 深静脉置管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ELISA)法验检测丙型肝炎抗体的价值。方法2013年1月到2016年6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丙型肝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标本,采用TECAN半自动酶标仪,以试剂厂家提供的质控血清为参照,使用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阳性标本采用胶体金吸附法检测,同一标本在相同时间、温度下采用半自动酶标仪判读。结果使用半自动酶标仪判读的阳性率10.0%(6/60)明显高于胶体金吸附法判读的阳性率3.33%(2/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丙型肝炎抗体有很好的检出诊断效果,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丙型肝炎抗体 胶体金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影响因素,提高质控水平。方法采用ELISA标准步骤检测HBsAg,分析、总结检测过程可能存在的影响检测质量的因素和质控方法。结果血清标本、试剂盒、操作过程、结果研读、药物等因素是影响ELISA检测HBsAg质控的主要原因,加强质控可以提高检测质量。结论针对ELISA检测HBsAg的影响因素加强质量控制,可以提高检测质量,为临床提供可靠参考。

  • 标签: E L I S A H B s A g 影响因素 质控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分析重型肝病应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护理经验。方法25例样本分析对象都是2018年02月—2018年12月在我医院进行治疗的重型肝病患者,对所有患者应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实验探究中25例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达100%,且经过治疗干预后,患者的肝功能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以P小于0.05的状态呈现,探讨研究价值确切。结论接受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的重型肝病患者,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在根本上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预后。

  • 标签: 双重血浆分子 吸附治疗 重型肝病 临床疗效 护理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吸附治疗应用于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24例,应用免疫吸附治疗方案,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评估患者治疗前后抗核抗体滴度、抗ds-DNA抗体滴度改变状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免疫吸附治疗后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ANA、ds-DNA抗体滴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仅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免疫吸附治疗应用于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在治疗前后应用精细化护理干预后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免疫吸附治疗 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血HIV检测价值。方法在2016年8月23日至2017年8月23日期间选取100例疑似血HIV感染患者为实验对象,且均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化学发光法检测,随后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价值性。结果化学发光法敏感性为95.00%、特异性为95.00%、漏诊率为5.00%、误诊率为5.00%;酶联免疫吸附法敏感性为77.50%、特异性为60.00%、漏诊率为22.50%、误诊率为40.00%,结果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检测血HIV时,需首先化学发光法,从而提高诊断价值性。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血HIV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体现免疫吸附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过程中护理配合的重要性。方法是运用已经在众多例免疫吸附治疗中的护理配合所取得的经验。结果是通过现代化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模式,使临床免疫吸附治疗顺利完成。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 标签: 免疫吸附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化学发光法(CL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梅毒螺旋体(TP)特异性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对2017年10月9日—2017年11月1日期间3060例合格献血员标本进行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平行检测,阳性标本进行TPPA确证。结果TPPA确证阳性11例,阳性率0.3%。以TPPA作为参照,TP-CLIA灵敏度100%,特异性99.73%,TP-ELISA的灵敏度为90.0%,特异性为99.27%。结论TP-CLIA法敏感性高于TP-ELISA法,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操作简便,易于自动化,适用在血站中批量检测梅毒螺旋体。

  • 标签: 梅毒螺旋体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 简介:摘要高压氧治疗是许多急慢性疾病的首选或辅助治疗方法。已有大量证据表明,高压氧治疗对视网膜静脉阻塞及黄斑囊样水肿、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翼状胬肉手术后巩膜溶解坏死等眼病安全有效。而对另外一些眼部疾病,也初步显示了其潜在治疗作用。但是,高压氧治疗也有一些全身及眼部副作用,而对于高压氧治疗的确切疗效以及新适应证的筛查也仍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高压氧治疗 治疗机制 眼科疾病
  • 简介:摘要门静脉高压(portalhypertension)指当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发生瘀滞,引起门静脉及其分支压力增高,继而导致脾大伴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腹水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疾病。正常门静脉压力在13~24cmH2O之间,平均为18cmH2O左右。90%以上的门静脉高压症是由肝炎后性和血吸虫性肝硬化引起(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是以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为主,脾功能亢进治疗为辅。

  • 标签: 门静脉高压 肝性脑病 三腔二囊管 护理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动脉高压患者21例。对其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中显效9例,占42.86%,有效11例,占52.38%,无效患者1例,占4.76%,总体有效率为95.24%。结论经过积极的药物治疗,患者的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改善,疗效显著,治疗方法可值得推广。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本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梅毒患者共963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在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检查的非梅毒患者共9635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法进行梅毒检验,比较2种检验方法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酶联免疫吸附法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显著优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法,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梅毒检验中,相比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法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梅毒检验 敏感度 特异度
  • 简介:(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职工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1801)摘要目的研究断流到食管下段6cm处断流法切除手术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20例由于肝病等多因造成门静脉高压入院患者,对其施行外科手术治疗,主要采取断流到食管下段6cm处断流切除手术,分析临床手术资料,结果20例患者经治疗后均康复出院,术后无并发症,预后良好,治疗后较治疗前评估值显著降低,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显著,经手术患者术后无伤口感染迹象,随访满意度高。结论通过断流切除手术,可有效根治患者门静脉高压症症状,断流法协同脾切手术能够帮助患者恢复肝功能,控制疾病恶化的可能,术后回访患者效果满意,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断流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手术前后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3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结论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使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改善了全身营养状态,提高手术的耐受力。加强术后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恢复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手术治疗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硬化门脉高压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72例2014年5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实验组(给予护理干预)各36例,对两种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并发症发生率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低于参照组11.11%vs.30.56%,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肝硬化 门脉高压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良性颅内高压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之间收治的25例良性颅内高压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分析。结果本组25例良性颅内高压患者经有效治疗后,治愈者17例,显效者8例,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对良性颅内高压患者行合理药物治疗,可得到满意疗效。

  • 标签: 良性颅内高压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4年5月~2015年7月之间收治的31例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分析。结果本组31例肺动脉高压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好转者24例,无明显改善者7例,治疗有效率为77.42%。结论给予肺动脉高压患者氧疗及抗凝等传统治疗,并辅助对症的血管扩张剂,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发展,并一定程度提高其生存率。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青铜症的疗效。方法对因新生儿黄疸光疗后出现青铜症的6例患儿进行高压氧治疗并与5例未进行高压氧治疗的青铜症患儿进行比较。高压氧压力0.06Mpa,时间1小时/天,10天为1疗程。结果高压氧治疗的6例患儿均在2-3天后青铜症消退,1疗程内均退完,效果显著,而5例未行高压氧治疗的患儿则在数月后才消退完全。结论高压氧对青铜症治疗效果显著,且未见有副作用。

  • 标签: 高压氧青铜症治疗
  • 简介:摘要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组以肺血管循环阻力进行性增加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且不明,患者往往出现明显症状才就诊,错失了治疗的最佳时机使得疗效不佳。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国内外研究PAH的发病机制和治疗作以下综述。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