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高分辨率CT影像学特点,以期为临床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确诊的支原体肺炎患儿243例,所有患儿均行肺部高分辨率CT检查。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对病变的形态、分布特点及肺实质和纵膈胸膜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各年龄段患儿病变位置分布多为单侧,右侧居多,均以下肺分布为主;<3岁患儿病变特点以支气管壁增厚、充气为主,占67.1%、51.4%,散在斑片状影占62.9%,磨玻璃样改变、树芽征均占27.1%;≥3岁患儿病变特点以支气管壁增厚、充气为主,占70.5%,肺实变占52.6%,树芽征、散在斑片状影分别占38.7%、35.8%。在疾病早期病程的第3~4d,多出现树芽征、磨玻璃样改变等影像学改变,病程的第5~6d,多出现支气管壁增厚,散在斑片状影多在病程的1周左右出现,肺实变和胸腔积液出现时间较晚,多在病程的第10d左右。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高分辨率CT影像学显示其病变位置分布多为单侧,右侧居多,均以下肺分布为主,病变特点主要有支气管壁增厚、充气、树芽征、磨玻璃样改变、散在斑块影、肺实变等。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高分辨率CT 影像学特点
  • 简介:摘要根据国家尘肺病的诊断标准,目前电焊工尘肺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胸部高千伏摄影。胸片由于密度分辨、空间分辨的影响,对于小阴影的诊断存在较高的假阳性及假阴性,本文采用常规胸部CT加HRCT技术,对76例I期电焊工尘肺作应用价值研究。

  • 标签: HRCT 电焊工尘肺 I期尘肺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分辨率磁共振诊断直肠癌浸润深度(T分期)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4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直肠癌患者50例参与研究,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进行诊断,分析结果。结果两名医生对T分期诊断的总体准确性为84%、88%;对T1-2、T3-4的诊断鉴别准确性为90%、94%。结论高分辨率磁共振能够有效诊断出直肠癌浸润深度,帮助临床正确选择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 标签: 直肠癌 浸润深度 高分辨率磁共振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高分辨率CT靶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1例肺结节患者分别予以常规与局部CT靶扫描,并采取512矩阵及超高分辨率1024矩阵重建,对比两种方式下患者病灶分叶、毛刺、肿块密度以及邻近胸膜改变情况,并对病灶形态重建和观察局部支气管改变情况。结果两种方式下结节病灶分叶深浅对比存在差异,但通过弧度对比划分分叶深浅并无明显差异;51例动态增强扫描CT值测量两种方式无明显差异;应用超高分辨率CT靶扫描更接近术后病理形态与有助于对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结论采取超高分辨率CT靶扫描诊断肺结节,其对肺小结节的立体形态、局部支气管病变的显示较常规高分辨率扫描更清晰,应用该法有助于对肺微小结节与局灶磨玻璃影的定性诊断。

  • 标签: 超高分辨率 CT靶扫描 肺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常规CT检查和高分辨率CT检查在诊断肺弥漫性疾病方面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9月-2017年1月,研究对象66例在我院就诊检查的肺弥漫性疾病患者为实验组给予高分辨率CT检查,同时再选取同一时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66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CT检查,观察其诊断效果及图像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性高于对照组,且图像质量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肺弥漫性疾病患者给予高分辨率CT的检查效果远高于常规CT,检查图像可以清晰的反映肺小叶的边缘及轮廓,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行性,临床推广价值极高。

  • 标签: 常规CT 高分辨率CT检查 诊断 肺弥漫性疾病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表现为肺磨玻璃结节(GGN)的原位腺癌(AIS)与微浸润性腺癌(MIA)的超高分辨率CT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表现为磨玻璃结节的41例AIS与61例的MIA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回顾性分析病灶的形态、密度、边缘以及邻近支气管、血管的影像特征。结果AIS与MIA在最大直径、最大密度以及病灶与支气管关系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综合评价肺磨玻璃结节大小、结节内部密度及邻近支气管改变,对AIS与MIA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原位腺癌 微浸润性腺癌 磨玻璃结节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高分磁共振(HR-MRI)确诊的1例自发性大脑前动脉夹层致青年卒中的临床诊疗情况及影像资料,探讨HR-MRI诊断夹层动脉瘤的可行性。

  • 标签: 动脉夹层 高分辨磁共振 脑血管造影术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膀胱法确定产后尿潴留患者拔管的时机情况。方法选取临床产后尿潴留患者16例,随后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这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膀胱法确定其拔管时机的情况。结果16例患者的产后留置尿管导出的平均尿量为(897.00±161.43)ml,具有不同的尿意感的患者其排尿的流畅度等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值≥20cmH2O与膀胱值<20cmH2O的患者排尿的流畅度等数据差异显著,前者显著优于后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法测定患者的膀胱值≥20cmH2O,其拔除尿管后自解排尿顺畅,通过膀胱法确定产后尿潴留患者拔管的时机,可以有效地把握拔除尿管地时间,降低患者尿路感染等情况的发生,进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 标签: 膀胱测压法 产后尿潴留 拔管 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分诊结合医师反馈法提高分诊准确。方法选取在内科门诊待分诊的27126例患者,按照单双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双月分诊的13442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分诊;观察组为单月分诊的13684例患者,护士采用标准化分诊结合医师反馈法调整分诊;最后,比较护士对两组患者的分诊准确。结果观察组分诊准确为98.6%,对照组准确为97.4%(P<0.001)。结论分诊护士实行标准化分诊的同时,结合医师反馈法进行分诊,能有效提高分诊的正确,提高门诊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门诊 正确分诊 医师反馈 护士
  • 简介:下面的问题是根据国外专家的心理测试拟就的,作完这套试题后,你就能大致明白自己的性情以及你受欢迎的程度,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用'是'或'否'回答下面的问题。1.在匆忙的路上,别人向你打招呼:'你好啊!',你会停下脚步,认真回答他们。

  • 标签: 受欢迎程度 测测受欢迎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医院疮的有效管理办法。方法护理部成立疮管理小组,建立管理流程,从病人入院至出院实施全程监控。结果2008年1月~2010年1月科室上报疮高危病人73例,64例出院时未发生疮。结论通过疮管理小组的全程监控,降低了疮发生

  • 标签: 压疮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患者疮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护理的重症监护室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疮发生、护理满意以及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疮发生12.50%显著低于对照组31.2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62.5%;观察组住院时间、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重症监护室患者疮发生,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集束化护理干预 重症监护室患者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全期护理降低四肢骨折手术患者疮发生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78例行四肢骨折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9例对照组和39例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行全期护理,对两组的疮发生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疮发生为20.51%,其中Ⅰ期压疮4例,Ⅱ期压疮2例,Ⅲ期压疮1例,Ⅳ期压疮1例;观察组疮发生为5.13%,其中Ⅰ期压疮1例,Ⅱ期压疮1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行四肢骨折手术的患者实行全期护理,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压疮发生,提高疗效。

  • 标签: 全期护理 四肢骨折 压疮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时光分辨荧光免疫对乙型肝炎检测效果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性从我院选取自2014年10月~2015年4月共收治的18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别使用时光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和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进行测试,时光分辨荧光免疫法为研究组,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则为对比组。检测后对比两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检测达到98%(17人),对比组检测达到64%(10人)。采用TRFIA检测法的研究组乙肝病毒阳性要显著高于对比组。结论由此可见TRFIA检测法可以更加有效检测患者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乙型肝炎 FRFIA ELISA
  • 简介:目的了解蒙、汉中师生的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为民族个性心理的研究及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纯自然屯出生和生活的中师一年级蒙、汉族学生为研究对象,用DXC-ⅡB型心理测评仪和电脑MicrosoftExcel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24个因素(含8个次级因素)中,蒙、汉族中师生之间比较有8个因素存在显着性差异,蒙、汉族中师生男女之间比较,女生差异明显.结论蒙族中师生较汉族中师生比较具有外向、热情、乐群、聪明、敏捷等个性特征;蒙族中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汉族中师生低,且明显地表现在女生上。

  • 标签: 汉族 测查 蒙族 结果分析 16PF 中师生
  • 简介:摘要护理人员只有意识到疮的危害性,掌握其防治技术,才能自觉有创造地做好防治工作。①敷料的种类②局部药物治疗③局部物理疗法④负伤治疗.寻求一种效果显著,操作简便,经济适用的护理技术是我们护理工作者的追求。

  • 标签: 压疮 敷料 药物治疗 物理疗法 负压伤治疗
  • 简介:摘要研究和探索手术室预防疮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措施.回顾性分析和查阅手术室疮的相关护理资料,评价和总结疮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等。局部长期受压和抵抗力低下是产生疮的主要原因,患者年龄、体重、患病类型和心理情况是影响疮的重要因素。手术室患者长期仰卧在床上,局部组织持续受到压力,容易发生疮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恢复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手术室 压疮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疮是皮肤或皮下组织因压力或复合剪切力、摩擦力作用而发生在骨隆突处的局限性损伤。本文从疮评估、危险因素、分期、预防、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通过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减轻压疮对患者造成的伤害以及给家庭、社会带来的负担。

  • 标签: 压疮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疮采用新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本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发生Ⅲ期压疮患者9例,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同意采用本科使用的新的治疗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均在1~2周不同时间内治愈。结论疮在临床中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在护理工作中出现的概率较高,而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法各异,收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对疮给予鸡蛋清及鸡蛋内膜的敷贴治疗是非常有效的方法,经济实惠,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费用,同时能够促进创面愈合。同时对创面进行红外线照射能够促进血液新陈代谢,对组织产生热作用、消炎作用及促进再生长作用。

  • 标签: 压疮 治疗 鸡蛋清 鸡蛋内膜 红外线照射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肿瘤晚期卧床的病人预防疮的护理经验。方法对62位晚期肿瘤患者疮易发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其中22例疮患者,除3例患者病情恶化未愈自动出院外,其余均愈合出院。结论晚期肿瘤患者是疮高发人群,护理人员应当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不但可以减少疮的产生,缓解患者的病痛,同时提高护理的服务质量。

  • 标签: 压疮 护理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