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老年患者心脏手术后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1月至12月为区间,选择88例老年心脏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麻、静脉自控镇痛,研究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比较效果。结果术后6h、12h、24h各时间点研究组患者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一周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对老年心脏手术患者予以硬膜外麻醉其相应自控镇痛方式,能够有效减轻神经系统退化程度,降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应作为手术首选。

  • 标签: 麻醉和镇痛 老年患者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细节护理服务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一步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心脏手术患者11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为2018年1月—2018年6月。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细节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经过对比发现,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细节护理服务在心脏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手术室 细节护理 心脏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36例,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观察组采取解剖重建及坚强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优11例,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8.9%;对照组患者优3例,良10例,差5例,优良率为72.2%;经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关节僵硬,并发症发生率为5.6%;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关节僵硬、2例骨质疏松,并发症发生率为2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疗效显著,相比保守治疗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踝关节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取我院2016年1月份到2017年1月份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40例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设为对照组;40例患者实施桡骨远端骨折手术,设为实验组。全程关注患者的手术进程,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实验组的优良率较高,与对照组的数据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腕关节活动度较优,与对照组的数据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较短,与对照组的数据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对患者腕关节活动功能改善有积极意义,且对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手术 非手术 疗效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心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间入院我科,接受心脏介入手术的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常规护理加术前、术中及术后心理干预的方法,加强人文关怀。比较术前术后两组患者在血压、睡眠、心率变化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在睡眠质量、血压波动、心悸发生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接受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心理干预的方法可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减少术前、术后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心脏介入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外科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收集我院心外科146例心脏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围术期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并利用SAS以及SDS进行评定,对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分析表明,146例心脏手术患者中,围术期有130例患者存在心理紧张现象(89.04%);122例患者存在过分担忧的心理状态(83.56%);104例患者存在抑郁自卑的心理(71.23%)。其中,SDS、SAS的评分在护理干预前分别为4.11±0.05分、4.33±1.09分,护理干预后分别为1.99±0.15分、1.69±0.88分(P<0.05)。结论采用优质的护理干预能够对患者的不良心理进行有效疏导,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有利于术后恢复。

  • 标签: 心脏手术 围术期 心理状态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外科连续护理小组对于心脏搭桥手术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5月到我院外科进行心脏搭桥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实施连续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临床数据对比分析可知,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6.6%)明显高于研究组(13.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外科连续护理小组对于心脏搭桥手术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好,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心脏外科 连续护理 心脏搭桥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心理护理和术后保健指导所具有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4年8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178例,按照就诊顺序分成对照组及护理组,每组8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心理护理+术后保健指导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SAS、SDS评分,术后不良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护理组经护理后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护理前,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经护理后不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护理服务总满意率98.88%(88/89)明显高于对照的87.64%(78/89),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脏介入手术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心理护理干预,加强术后保健指导,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预后。

  • 标签: 心脏介入手术 心理护理 术后保健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38例同期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心外科2012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38例同期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回顾性方法,针对患者病情、手术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及相关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经手术后,38例患者均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有效改善心脏功能,其中25例显效,占65.79%;有效有11例患者,占28.95%;无效有2例患者,占5.26%,总有效率为94.74%。结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同期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搭桥的临床效果较好,可行性较强,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在有效控制病情的同时,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脏瓣膜手术 冠状动脉搭桥 临床效果 心外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手术原则。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5例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患者,对其进行一期根治术,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手术,15例患者痊愈出院,未曾发生并发症。8例新生儿患者发生并发症,经过治疗后痊愈出院。有2例新生儿患者死亡,病死率为8%。治疗后,23例新生儿患者的呼吸频率与心率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例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新生儿患者的平均肺动脉压(MPVP)、肺动脉内径(PA)与治疗前相比都有明显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患者,需要在早期就开始治疗,而科学有效的围术期治疗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所在。

  • 标签: 新生儿 先天性心脏病 手术原则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颅内肿瘤手术中伴有手术区域血肿的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2月—1017年9月期间实施颅内肿瘤手术的50例患者,观察组为术中伴有手术区域血肿(25例),对照组为术中不存在手术区血肿患者(2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信息。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肿瘤病灶大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合并脑积水与脑萎缩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内肿瘤手术中伴有手术区域血肿的危险因素较多,在实际手术中应注重对上述因素患者手术区域的监测,便于尽早处理。

  • 标签: 颅内肿瘤手术 非手术区域血肿 危险因素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法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取在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进修收医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7例,按照治疗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3例、14例,分别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后髋关节功能改善、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髋关节评分比较,观察组(90.50±3.68)分高于对照组(84.71±2.57)分,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14.29%(2/14),对照组28.57%(4/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中,手术治疗方法的应用对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改善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控制可起到明显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心脏手术患者术后不良精神反应的原因,探索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方法参与此次研究的对象有50人,且都被确诊为心脏病患者,在手术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进行评估,本研究在进行评估时采用的是目前医学上比较常用的评估方法,也就是意识状态评估法(CAM),术后根据病人精神状况的好坏将病例分为两个小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精神状况良好的病例为对照组,总共有28例,精神状况不好的病例为观察组,总共有22例,之后文章介绍了精神状况较差的病人所面临的危险,然后试图结合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来改善此类病人的精神状态。此次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57.30±4.84)、(51.26±8.73)分,高于对照组的(46.19±6.35)、(45.78±7.37)分(P<0.05或0.01)。结论被确诊患有心脏病的病人对手术具有较强的恐惧心理,并且这些病人存在严重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病人在术后的精神状况较差,非常不利于身体康复,针对这些患者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必要的药物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精神障碍,改善病人的精神状况,让患者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战胜疾病,减轻术后不良精神反应。

  • 标签: 心脏手术 不良精神反应 精神障碍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直视手术同时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中期疗效。方法研究纳入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期间在我院行心脏外科手术、同期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共28例(其中男性10名,女性18名),平均年龄(64.29±5.73)岁,行心脏瓣膜手术患者21例(75%)、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5例(17.9%)、同时行瓣膜术和搭桥术患者2例(7.1%)。随访时间为5年。结果全组患者中3例房颤射频术未能恢复窦性心律,失访2例。剩下的23例患者中,术后6个月内房颤复发患者1例,1年后复发3例,5年后复发2例。结论心脏直视手术同期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的中期疗效尚可,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心脏直视手术 房颤射频消融 中期疗效
  • 简介:摘要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疾病,目前临床针对肩周炎的方法较多,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不同治疗手段均能为肩周炎患者的治疗带来一定的效果,本文将对肩周炎的手术治疗方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肩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肩周炎 非手术治疗 治疗方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入院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抗感染药物、胰酶抑制剂、营养支持等全方位治疗措施,并给予全程护理,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结论正确及时全方位的治疗措施,提升了临床胰腺炎治疗效果,细致的全程护理措施减轻了患者心理负担,摆脱不良因素的干扰,能及早发现和防治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对手术治疗急性胰腺炎具有重大的意义。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非手术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入手术室后心理护理对全麻手术患者的情绪影响。方法根据是否采取心理护理对76例手术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8例,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剩余38例为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具体干预手段包括认知干预、行为干预等;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焦虑、恐惧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抑郁、焦虑、恐惧评分相比护理前明显降低,和对照组相比,护理后各项评分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1.05%,显著低于观察组89.47%,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手术 心理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为患者提供更为合理的诊疗方案。方法选取本院2015—2016年收治的52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其中26例患者选择保守治疗,26例选择手术治疗。在出院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根据HQOL生存质量和JOA量表的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获得52份HQOL生存质量和JOA评分量表结果,手术组患者的HQOL结果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患者的采取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优越于手术治疗的患者,但手术治疗的患者住院时间长,而且住院费用高。对于病情复杂患有多种内科疾病的患者建议进行保守治疗。

  • 标签: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