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新型防旋鞋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截瘫、股骨骨折的患者,达到预防足部压疮发生的目的。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骨科的10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足跟、内外踝、足背大小足趾外侧等骨隆突部位皮肤压红、溃疡等压疮发生的压疮。结果使用新型防旋鞋能有效的固定足部及预防足部压疮的发生,提高了各种原因引起的截瘫、股骨骨折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提高的护理质量。

  • 标签: 新型多功能防旋鞋 压疮 下肢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在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2014~2015年于我院接受肢体功能恢复的34例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予以本组患者采取各种促通技术治疗外,对患者实施为期56d的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治疗。结果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ADL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接受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

  • 标签: 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 脑卒中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对于脑卒中病人的肢体功能恢复影响效果。方法两组病人均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康复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进行肢体功能恢复训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之前NIHSS、BI评分结果均较差(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BI评分改善效果均较对照组患者更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较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患者更优(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病人应用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可改善其肢体功能障碍,有利于提升病人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水平,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肢体功能 神经康复诊疗 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胸腔镜,腹腔镜手术的开展,使消化道手术患者术后体能恢复普遍加快,但其术后患者因具有输液时间长、留置管道多等特点,严重制约了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为此,我们研究制作了一种新型多功能输液架并于2015年12月30日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201520587065.0,我们将输液架积极用于临床,帮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术后恢复,在我科临床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多功能输液架 消化道手术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对神经科老年卧床患者肺功能恢复情况。方法择本科室2016年5月-2016年11月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进行诊治,对照组采用常规诊治方法,治疗10天进行疗效、肺功能、排痰等情况方面的评估。结果两组疗效结果相比,实验组在显效、总有效率、FEV1%、FEV1/FVC、痰量、SPO2、呼吸频率、肺部痰鸣音消失天数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有效、FVC、FEV1等方面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对神经科老年卧床患者肺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可提高患者的疗效。

  • 标签: 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 脑梗死 脑出血 老年 卧床 肺功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多功能取环钳和传统取环钩两种器械在宫内节育器放取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12月诊治的60名要实施宫内节育器取环的妇女,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取环钩,研究组采用多功能取环钳,实施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取环时间、患者的疼痛情况和术中出血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取环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取器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取环顺利的患者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取环困难和取环失败的患者数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子宫壁损伤和节育器断裂的发生率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多功能取环钳取出节育器可明显降低取环的困难程度,并且提高取器准确性,降低取环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伤害,有很大的实用性,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多功能取环钳 传统取环钩 宫内节育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博多功能治疗仪与液氮冷冻治疗在眼睑黄色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6年4月我院门诊收治的眼睑黄色瘤患者9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n=49),A组行液氮冷冻治疗,B组行微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优于A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多功能治疗仪在眼睑黄色瘤中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液氮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其价值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微波多功能治疗仪 液氮冷冻 眼睑黄色瘤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多功能取环钳和传统取环钩在宫内节育器(IUD)取出中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宫内节育器(IUD)取环手术的230例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取环钩的方式进行节育器取出,观察组则采用多功能取环钳进行节育器的取出,随后将对比两组患者的取环时间、疼痛度以及出血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取环时间、疼痛度和出血量方面分别为(2.54±0.56)min、(2.44±0.31)分、(1.67±0.44)mL,对照组则相应为(3.18±0.64)min、(5.88±0.42)分、(3.19±0.65)mL,即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在手术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为95.6%,明显由于对照组为85.2%,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功能取环钳对宫内节育器进行取出工作能够减少妇女的手术疼痛度,并降低术中出血量,尽快的完成手术内容,提高手术效率,减少对患者的创伤。

  • 标签: 多功能取环钳 传统取环钩 宫内节育器 出血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内分泌科输液工具的使用、护理现状及存在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静脉治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方法分析2016年3月~11月内分泌科静脉输液工具的选择现状,并按照随机标准将10~11月的100名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头皮钢针输液,观察组采用正压留置针,对两组渗出、输液后疼痛、费用、针刺伤等进行观察。结果本调查结果显示头皮钢针输液使用率为91.2%,与美国静脉输液“钢针零容忍”存在极大差距,10月~11月使用头皮钢针及静脉留置针的患者,头皮钢针组在输液后疼痛、输液不畅,影响日常生活等方面优于静脉留置针组(P<0.05),留置针组在渗出及针刺伤方面优于头皮钢针组(P<0.05)。结论大部分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整体使用体验良好,但仍存在维护不规范,费用过高等问题,因此,我们需优化输液工具的选择过程,加强患者保护血管的意识,增加护士新技术的培训,提高穿刺成功率,完善健康宣教。

  • 标签: 内分泌科 静脉治疗 输液工具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癌痛病人使用麻醉药品的现状。方法收集我院2014.01~2015.06门诊已收回的405例麻醉药品专用病历,对癌痛病人的病种及比例、专用病历使用天数、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病人的生存时间进行逐卡统计处理。结果51.60%的病人使用天数<30天,吗啡类制剂在所有麻醉药品中使用的数量最大。结论阿片类药品使用正常,说明麻醉药品专用病历制度在麻醉药品的监督管理使用中显示出法规的作用。

  • 标签: 麻醉药品专用病历 麻醉药品使用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血透专用多角度可调穿刺针具体的设计,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穿刺针角度调节方法的改良。方法动静脉内瘘穿刺成功时,根据患者血管的具体情况调节穿刺针翼体的角度再进行固定;完成血液透析拔针后,向穿刺针头方向滑动针翼,使得针翼包围住穿刺针,避免针刺伤的风险。结果该结构能有效地固定穿刺针,避免穿刺针滑动或刺伤血管,防止血管损伤、皮下血肿或渗血;避免交叉感染等问题。结论通过改进血透专用多角度可调穿刺针,角度固定简单安全,能有效的减轻患者血管损伤,保证透析时血流量充足,预防交叉感染。

  • 标签: 血液透析 多角度 穿刺针 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工具在降低产后尿潴留率的应用,降低产后尿潴留率,杜绝严重后果的发生。方法通过PDCA的管理方法,将2014年3—8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后二区所有产妇设为对照组,分析其尿潴留率现状,进行计划-实施-检验-处理管理,提出改进措施并实施,将2015年3—8月所有产妇设为观察组,通过χ2检验,来检验统计结果是否存在意义。结果统计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015年3—8月月平均尿潴留率较上年降低0.69%。总结PDCA工具不仅在降低产后尿潴留率有显著作用,同时也提高了护士运用PDCA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学会对产妇尽早护理干预,能灵活运用新旧方法应对尿潴留,增强护士的责任心、自信心、积极性,提高科室团队合作、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均有帮助。

  • 标签: PDCA 产后尿潴留率
  • 简介:摘要目的完善优化急诊抢救护理记录单,减少护士护理书写的压力,提高急诊护理抢救记录质量。方法运用QCC工具,重新设计优化急诊抢救护理记录单,并与旧版抢救记录单对比。结果实施QCC活动6个月后,新旧两种护理记录单在书写及时性、记录差错率、及差错项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CC工具的运用,优化了急诊抢救护理记录单,规范抢救记录,减轻急诊护士书写压力,也提高了急诊抢救护理记录单书写的质量,避免和减少因护理记录缺陷而引起的医患纠纷。

  • 标签: QCC 急诊危重抢救护理记录单 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将重症监护患者疼痛观察工具应用于机械通气患者中。方法将2014年7月至12月入住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27例为治疗组,2013年7月至12月入住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17例对照组。对照组每两小时进行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POT评分)和镇静躁动评分(RASS评分),CPOT疼痛评分>2分或RASS评分>0分者,汇报医生调整镇痛药物剂量。观察组每两小时给予RASS评分,RASS评分>0分者汇报,根据医生医嘱进行镇静镇痛治疗。结果在使用镇痛剂量方面和镇静评分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镇静药物剂量方面、镇静达标后生命体征呼吸机使用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POT疼痛观察工具可以正确地评估患者的疼痛,与RASS评分结合达到预期镇痛镇静的目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管理工具对提高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87507份病案首页数据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诊断、具体病情、手术操作、转归、住院时间等因素将其分入DRGs分组器。结果2016年符合DRG病案首页入组率较2015年上升0.29%,CMI值较2015年上升0.024。结论DRG管理工具有助于提高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值得在病案管理科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DRG 病案首页 数据质量
  • 简介:摘要目前,各大医院通过病例组合方式对临床病人进行分类管理。而DRGs则是根据相关原则对进行病例组合的具体表现形式。DRGs以急性住院病人的临床特点、医疗消耗特点所进行的分类,对于临床质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各国DRG内部的不同原则,探究其对住院预付制、医院部分绩效评价等相关医院临床质量管理方面的影响,从而构建DRG分组同临床质量效果之间的线性关系系统,使两者之间形成国家标准,提高医院的内部监控管理和实现医院的社会服务职能。

  • 标签: 病例组合 DRGs 临床质量管理 关系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PDCA管理工具,在改进内分泌科皮试结果标识流程的效果。方法运用PDCA管理方法,认真对内分泌科皮试结果标识存在问题进行持续改进,并对实施PDCA前后护理病历质量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运用PDCA前抽查100份护理病历质量合格率75.4%,改进后合格率96.5%。结论运用PDCA管理模式对我院内分泌科护理病历中皮试结果的标识步骤加以改进,提高了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医护满意度,避免了护理差错的发生。

  • 标签: PDCA 皮试结果 标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