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医院医疗设备质量监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方法收集当前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相关报道分析,结合我市部分医院的医疗设备质量监控管理现状以及笔者所掌握的相关知识和工作经验,分析总结当前我国医院医疗设备质量监控管理现状。结果当前我国医院医疗器械管理缺乏专业人才,缺乏完善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医疗设备管理的安全性,可靠性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结论当前应该大力培养医院医疗设备、器械管理的专业人才,应用新生的管理方式加强质量监管,为医院临床提高安全、可靠的医疗设备。

  • 标签: 医院 医疗设备 质量监控 管理
  • 简介:摘要医院感染监控是当前医院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评价医疗质量的主要指标。研究医院感染的目的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顺利康复。呼吸科是医院病原微生物较集中、免疫力低下人群密集的地方。加之化疗、放疗等使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大量抗生素的使用,引起耐药菌株增多;各种先进仪器的广泛使用,又增加了消毒灭菌的难度,致使呼吸科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增加,不仅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和负担,而且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针对在医院内感染的监控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提出了在医院内感染监控中强化在职培训以提高呼吸科医护人员感染监控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全院感染监控管理的意识以及严格的无菌操作意识。

  • 标签: 呼吸科 控制感染 感染监控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调查医院安装监控设施5年余,护理人员工作变化。方法回顾总结安装监控前后护理人员工作情况对比。结果安装监控后对患者及护理人员均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规范患者及护理人员双方各自的言行。结论病区及医院环境中有了监控设备的帮助,为护理人员工作情况提供了证据作保障。

  • 标签: 护理人员 面对 监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提高供应室的工作质量。方法供应室的合理布局和规划,健全的质量控制制度,管理的程序化。加强工作人员职业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责任心。结果在日常工作中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安全水平,保证供应的无菌物品质量。结论建立一个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有效提高管理质量及管理水平,并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

  • 标签: 供应室 质量控制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住院患者采用微生物检验对其感染的监控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70例住院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前提下实施微生物检测监控其感染情况,并对两组患者出现的感染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率8.58%,对照组患者感染率42.86%,对照组患者感染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住院患者采用微生物检测技术对感染情况进行监控,可使感染率有效降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与治疗效果。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住院患者 感染监控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脾调中推拿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1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1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脾调中推拿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28/31),对照组为70.0%(21/30),差异显著(P<0.05)。结论脾胃虚弱型小儿慢性腹泻采用脾调中推拿治疗疗效显著,建议使用。

  • 标签: 运脾调中推拿 脾胃虚弱型 小儿慢性腹泻 疗效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室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其主要职责是强化感染管理,提供无菌的医疗器械及其相关辅料等,其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水平。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中实施质量监控措施的观察进行了分析探讨。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工作 质量监控措施 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医院压疮的有效管理办法。方法护理部成立压疮管理小组,建立管理流程,从病人入院至出院实施全程监控。结果2008年1月~2010年1月科室上报压疮高危病人73例,64例出院时未发生压疮。结论通过压疮管理小组的全程监控,降低了压疮发生率。

  • 标签: 压疮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完善评估监控表的正确书写,降低书写漏项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并集中培训,掌握品管圈方法的使用流程,针对降低评估监控表书写漏项率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在随机抽查的44天内需要监控的总表单数中,活动前后监控表单书写漏项率由25.21%降低到6.94%,可见评估监控表书写漏项率明显降低。结论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能有效降低评估监控表书写的漏项率。

  • 标签: 品管圈 监控表 漏项率
  • 简介:本研究对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的自我监控与主观幸福感(SWB)展开实证研究,所得数据运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①大学生的SWB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自我监控低于中等偏下水平。②自我监控与SWB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

  • 标签: 学生 自我评价(心理学) 幸福
  • 简介:目的探讨大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与个性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先将Snyder编制的自我监控量表施测于266名大学生,其中46名高自我监控和54名低自我监近者参与Eysenck人格测验。结果大学生的自我监控水平在性格内外向性方面差异不显著,而与其情绪稳定特征存在显著的连带关系,具有情绪稳定个性特征的大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大多处于高、中等水平,而具有情绪不稳定个性特征的大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多处于低、中等水平。

  • 标签: 大学生 自我监控能力 中等 个性特征 情绪稳定 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脾化湿汤在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按照随机均等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脾化湿汤,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大便次数和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治疗中添加中药脾化湿汤可促进患儿更快的康复,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运脾化湿汤 消化不良性腹泻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对感染预防日监控表在腹腔镜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择取过去一年(2015.5~2016.1)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是否对每位患者行感染预防日监控表将所有人员均分至对照、研究两组。对照组患者均未进行感染预防日监控表,而研究组患者则由医生全程进行感染预防日监控表动态记录,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情况。结果进行感染预防日监控表动态监控的研究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与并发症率分别为2%(2/100)和11%(11/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9/100)和17%(17/100),二者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满意度方面,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5%(95/100),远高于对照组的76%(76/100),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在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中进行感染预防日监控表动态监控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及并发症率,提升术者满意度,应予推广。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动态监控 感染预防日监控表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在骨关节创伤时软组织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桂林市灵川县大圩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80例骨关节创伤伴软组织改变且进行了X线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X线在骨关节创伤软组织改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80例研究对象中,肘关节损伤(42例)>踝关节损(19例)>腕关节损伤(11例)>膝关节损(8例)。所有患者均出现骨关节损伤,同时伴有软组织改变。骨关节损伤患者第一次X线检查软组织改变者58.37%,第二次检查软组织改变者为41.63%。临床资料显示,患者中肘关节损伤者占52.50%,第一次X线检查出现软组织改变者占85.71%,第二次检查出现软组织改变者为14.29%;踝关节损伤者占23.75%,第一次X线检查出现软组织损伤占84.21%,第二次检查出现软组织改变者为15.79%;腕关节损伤者占13.75%,第一次X线检查出现软组织损伤占72.72%,第二次检查出现软组织改变者为27.28%;膝关节损伤者占10.00%,第一次X线检查出现软组织损伤占75.00%,第二次检查出现软组织改变者为25.00%。结论对骨关节损伤患者软组织改变情况进行分析有助于临床医生进行病情分析和判断,可以为诊断和预后提供参考和重要依据,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骨关节创伤 软组织 X线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位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1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采取随机实验法,将我院收治的1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体位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干预施。结果经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体位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明显,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 标签: 体位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迁延性脾虚型腹泻病治疗中运用脾止泻汤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本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迁延性脾虚型腹泻病68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利用常规西药思密达治疗,观察组选择中药脾止泻汤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79.41%;观察组治疗后症状总评分为(40.82±4.31)分,对照组症状总评分为(62.85±4.52)分;观察组大便次数以及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脾止泻汤用于小儿迁延性脾虚型腹泻病治疗中较西药常规治疗效果更好,能够更迅速缓解症状,促进患儿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腹泻病 迁延性脾虚型 运脾止泻汤
  • 简介:摘要根据中医的原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各个系统都在人体这个统一体中,是不可分离的。本文将基于中医的原理,从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的机制和基本功能着手,重点分析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

  • 标签: 内分泌系统 神经系统 下丘脑 脑垂体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