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与医院HIS系统连接带来的思考

/ 1

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与医院HIS系统连接带来的思考

熊小庆1张鹏2王晓文1

熊小庆1张鹏2王晓文1

(1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西南昌330008;2江西省卫生厅信息中心江西南昌330008)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2-0093-02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医院信息化管理也取得了飞快的发展,多家医院已建立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HIS系统),对医院信息进行全程追踪和动态管理,其中也包括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医疗信息管理。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是基于医疗机构防保人员进行传染病个案信息的实时网络直报,其传染病病例信息应主要来源于医院HIS系统中病人临床医疗信息,但这两个系统目前是相对独立的,没有进行有效对接和信息整合,故在医疗机构存在重复劳动和信息不吻合的情况。信息化发展的方向是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因此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与医院HIS系统的连接必将是今后发展的方向,这些都对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机制及传染病疫情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1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与医院HIS系统连接的影响

1.1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录入报告关口前移

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数据目前主要是通过医疗机构的防保科人员每天在医院范围内收集传染病报告卡,再将传染病报告卡信息录入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进行报告所得,录入报告关口在医疗机构的防保科人员。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与医院HIS系统连接后,传染病病例的诊治医生直接将传染病病例信息录入到网络直报系统,录入报告关口设在传染病病例的诊治医生。录入报告关口前移减少了防保人员每天下科室收集报告卡及录入报告卡的工作环节,缩短了传染病报告卡从医生到防保科人员手中的时间间隔,避免了医生与防保科人员传染病报告卡交接不当时产生的漏报与错报,杜绝了防保人员在录入传染病报告卡信息中因看不清医生填写内容、录入失误等造成的系统中传染病报告卡信息与诊治医生填写报告卡信息的不一致,提高了传染病的报告率、报告及时性和准确性。

1.2传染病病人在门诊、化验室、住院部的信息进行了有效对接

通常,门诊病例数量大,门诊的诊治医生因时间关系,一般只能对病例进行临床诊断或疑似诊断,化验室提供的检验结果及住院部的进一步诊断虽有助于传染病的明确诊断,但以往门诊、化验室、住院部信息不通,使得传染病诊断信息发现不及时,全凭防保科人员手工进行信息对接和整合,工作繁琐且容易出现遗漏,造成诊断变更信息不能及时反映到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与医院HIS系统连接后,由计算机自动进行信息的对接和整合,提高了传染病病例信息的诊断变更上报的及时性,也避免了部分病人在得到化验检验结果后,不返回到诊治医生那儿出现的信息丢失,以及由此产生的漏报。

1.3预防保健科的防保人员的工作方式发生了改变

防保人员将不用每天花大量时间下科室收集传染病报告卡,录入传染病报告卡信息。医院内部传染病报告的监管将是防保科人员主要的工作任务:如搜索医院内是否存在传染病病例漏报、审核传染病报告卡信息质量、院内传染病异常信息的发现、医院传染病报告知识的培训等。

2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与医院HIS系统连接带来的新要求

2.1建立健全医院HIS系统连接与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安全管理规范和制度

医院HIS系统与公网连接时必须通过防火墙实行隔离、病毒防御等技术,保障内部网络信息的安全。传染病报告的用户帐号要专人专用,防止泄露或被他人盗用。由于传染病报告具有较高的及时性要求,因此在医院HIS系统不能正常与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连接时,应制订应急报告方式,确保传染病信息及时上报。

2.2加强培训,提高诊治医生的业务素质

传染病报告录入关口已前移到诊治医生,这不仅要求医生要有较高的传染病报告意识、高度的责任心,还需要加强传染病报告知识的学习,全面掌握传染病报告要求,同时提高系统应用水平,熟练进行系统操作,从数据源头—诊治医生处来提高传染病报告率、报告及时率和准确率。

2.3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内部传染病疫情报告监管力度

预防保健科防保人员不应只停留在对医生上报的传染病报告信息进行审核上报上,而是对全院所有就诊的病例展开搜索,防止传染病病例的漏报、重报,做好传染病病例信息的及时修订,及发现可能存在的异常疫情信息,发挥医院作为传染病监测最前端的触角作用。

总之,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与医院HIS系统的数据对接和整合,是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系统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连接的初次探索和尝试,它将为以后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系统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更广泛的连接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马家奇,王丽萍,戚小鹏.国家网络直报系统与医院HIS系统连接管理工作规范(试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