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气管切开堵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棉签或胶布堵,试验组使用自制堵。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堵一次性操作成功例数、感染发生例数、患方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的堵一次性操作成功例数、患方满意度均低于试验组,而感染发生例数却高于试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自制堵可以提高操作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降低感染发生率。

  • 标签: 气管切开 堵管 自制堵管器
  • 简介:摘要目的持续性颅内血肿引流术在颅内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2例采用持续性颅内血肿引流术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总结。结果痊愈33例,好转15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94.2%,治愈率63.4%。结论持续性颅内血肿引流术在颅内出血治疗中效果良好,提高了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 标签: 持续颅内血肿引流 颅内血肿 治疗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激酶和肝素在深静脉置方面的解除效果,并总结相关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11月到2016年11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深静脉置患者80例,随机分为例数均等的两组,即研究组40例、对照组40例。为研究组患者使用尿激酶解除堵,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肝素。两组患者在接受堵解除的同时辅以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堵解除效果及其他指标。结果就再通率而言,研究组为92.5%(37/40),对照组为72.5%(29/40);就再通时间而言,研究组完全堵塞的再通时间为(14.29±4.58)分钟,部分堵塞的再通时间为(9.81±4.28)分钟,对照组则分别为(19.11±6.41)分钟和(15.88±5.04)分钟,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与肝素相比,尿激酶在解除深静脉置堵管上具有更加显著的效果,而辅以临床护理可以加快堵的解除速度。

  • 标签: 尿激酶 肝素 深静脉置管 堵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透明压膜保持和Hawley保持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上下颌固定正畸治疗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透明压膜保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Hawley保持。观察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保持期12个月中,观察组保持成功率为95.0%(38/40),与对照组77.5(31/40)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戴用保持后,其上、下颌第一磨牙间宽度、覆盖、覆合、上、下前牙不齐指数等,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透明压膜保持和Hawley保持的联合应用与前者单独使用的保持效果相比较高,但在上下颌牙模型测量指标上大致相同,因而在不同情况下,需根据患者的不同合理选择保持

  • 标签: 透明压膜保持器 Hawley保持器 联合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感染根一次性根治疗的治疗效果,对其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3月接受根治疗的患者100例,其中临床诊断为牙髓坏死和急、慢性根尖周炎的患牙在一次治疗就完成根的预备和填充的有50例,另外50例患者是两次完成根的预备和填充的。将一次完成填充的为实验组,两次完成填充的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治疗的数据,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临床症状改善等的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比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1年、2年的治愈率情况,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进行一次性根治疗与两次根治疗,两者的治疗并无明显差异,但是一次性根治疗可减少患者的复诊次数,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比较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具有临床可行性。

  • 标签: 感染根管 一次性根管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ICC置期间发生导管堵塞的相关因素,并采取有效的临床干预措施降低导管堵塞的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PICC患者3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给予循证护理模式,旨在降低导管堵塞率。结果经过临床护理后统计得出,所有PICC患者中18例未发生堵情况,其余12例患者出现导管堵塞且经过对症处理后成功解除。结论对PICC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继发导管的堵率,应作为临床优先采用的护理方案,值得推广并应用。

  • 标签: PICC 相关因素 堵管 分析
  • 简介:摘要为解除尿潴留及保持尿失禁患者的局部清洁,预防皮肤并发症发生,常采用留置尿的方法。根据本科住院患者统计2015年11月1日至2017年11月1日给患者留置尿51例次,留置时间最短的1天,最长的超过4年(入院前已留置)。规范导尿的置入和护理,从而提高护士导尿护理的专业能力,更好地为广大留置导尿的患者服务,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将对长期留置尿的护理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长期留置 尿管 护理 进展
  • 简介:摘要为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热能和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素,满足其对营养的需求,或进行胃肠减压,以利早日康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对留置胃管及护理进行观察分析与探讨,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留置胃管 插管失败 妥善固定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根管内感染是根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通过实施根再治疗术,在严格控制根管内感染之后,严密充填根阻止根再感染,有望保存患牙。对于根治疗后疾病治疗方案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既往根治疗后疾病的情况和根充填的质量、根再治疗医生的技术、设备条件以及术前评估等等。

  • 标签: 根管治疗 根管再治疗 根管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根显微镜+超声技术对根阻塞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7月~2016年07月收治的根阻塞患者178例(178颗患牙)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患者因为出现了钙化的情况、出现了塑化治疗的情况以及出现了器械折断的情况等,最终导致268个根出现了阻塞的情况。临床采用根显微镜+超声技术的方法对阻塞根进行治疗后,最终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成功完成治疗的患牙共包括142颗,共包括根214个。临床治疗成功率达到了79.78%;根再通率达到了79.85%;在各种类型根再通率方面,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根阻塞患者,临床采用根显微镜+超声技术的方法进行疾病治疗,可以将根再通率显著提高,最终显著提高根阻塞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根管显微镜 超声技术 阻塞根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根和传统多次根治疗牙髓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98例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多次根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一次性根管法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用药时间以及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91.30%vs96.15%)无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1.92%)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复发率(13.04%)(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用药时间比较差异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一次根和传统多次根治疗牙髓炎患者均具有高临床有效率和安全性,但一次性根管法治疗其复发率更低和更易被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一次性根管治疗 传统多次根管治疗 牙髓炎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6例后半规(P-SC)合并水平半规(H-SC)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点和手法复位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间通过Dix-Hallpike试验和Roll试验诊断的26例P-SC合并H-SC的BPPV患者,P-SC的BPPV采用改良Epley法复位,H-SC采用Lempert法复位。结果治疗后随访1月时治愈19例(73.08%),有效4例(15.38%),无效1例(3.85%),复发2例(7.69%)。所有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手法复位P-SC合并H-SC的BPPV患者安全有效,准确定位受累半规的侧别及位置是复位成功的前提。

  • 标签: 半规管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手法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在B超引导下接受PICC置的患者采取全程心理干预后对应激反应的改善以及对置效果的促进作用。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均是在本院接受B超引导的PICC置患者120例,研究时间段为2014年2月至2018年4月。利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PICC置管护理,观察组行全程心理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情况以及一次置成功率、置时间。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中VAS疼痛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一次性置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置留置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护理管理B超引导下PICC置患者的过程中,实施全程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其应激反应,降低疼痛感,改善置效果。

  • 标签: 全程心理干预 PICC置管 B超引导 置管效果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置技术的实施方法及对患者的护理。方法对60例重症患者静脉穿刺置技术患者的实施操作方法及对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60列患者实施股静脉置技术,穿刺成功率为100%,置后可带活动,置时间最短70小时,最长60天,拔后伤口愈合良好。结论操作程序规范,静脉穿刺一次成功,使用安全,并发症少,减少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血管的损伤以及精神上的痛苦,护理便捷。

  • 标签: 静脉置管技术 实施操作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