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1 个结果
  • 简介:那一刻,天有下雨的欲望,我有写信的欲望.很猛的一个雷声,而后是铺天盖地的雨,里面也许夹杂着几个硬硬的冰雹,敲在玻璃上,落在地上,很响.我们没能抓到,因为我们把自己锁在了窗子里.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集体催眠人群恐慌的效果.方法通遏集体催眠方式治疗两组人群的恐慌。结果应激状态下的人们重新获得心理平衡.结论及时的心理干预,如催眠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应激障碍及其它心理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回顾性研究 人群恐慌 集体催眠 心理治疗 心理平衡
  • 简介:摘要静脉留置针是临床输液的方法,它能减轻病人痛苦,便于治疗和抢救,另一方面也能减轻临床护士的工作量,现已成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管液是在输液结束时向静脉正压注入一定量的液体,目的在于保证再次输液通畅。管技术是其应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保证输液通畅的关键,如方法得当,可延长置管时间,防止因局部血栓形成而造成的堵管。但目前对于静脉留置针的管方式存在争议,临床研究的管方式各不相同。有研究推荐按压式冲管法1;也有研究推荐脉冲式正压管法2及双重正压管法3。本文比较不同管方式的使用,从而为临床合理应用静脉留置针提供证据。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封管方式 留置效果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不同温度对色谱分析性能的影响,从而寻找一种有效又简便的改善色谱分析性能方法。方法以某中药注射剂含量测定时在不同温度下的分离性能为例,根据测定数值考察温度与分离性能的变化关系。结果该中药注射剂出峰时间随温度升高分离速度加快,同时理论塔板数也随之增大,但随着温度的升高,某一成分的分离度降低,因此,选择温度还需综合考虑各项因素。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仪 温度 分析性能 分离度 理论塔板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咳喘口服液佐治小儿感冒风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门诊接诊的72例感冒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氨溴特罗口服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儿肺咳喘口服液,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评分均明显降低,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69.44%,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儿肺咳喘口服液佐治小儿感冒风热能够有效减轻感冒相关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 标签: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感冒 风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预备药法治疗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的98例单根管急性根尖周炎患者,患牙数98颗,随机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各49例(49颗患牙),甲组采用标准法“H”锉预备药,乙组采用冠下法大锥度镍钛锉预备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缓解的情况。结果乙组患牙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甲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下法大锥度镍钛锉预备药法治疗急性根尖周炎对疼痛的缓解作用较标准法“H”锉预备药更为显著。

  • 标签: 封药 急性根尖周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某幼儿园一流感爆发疫情的原因和特点,总结幼托机构流感防控经验。方法对此次幼儿园流感暴发疫情的所有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部分病例咽拭子标本,采用PCR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2017年4月19日—4月29日该幼儿园共报告26例流感样病例,罹患率为7.47%;病例均为幼托儿童,采集其中10例患者咽拭子标本,经检测6份H3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论确定此次流感疫情为H3流感爆发;加强幼托机构晨午检、缺勤制度,早发现隔离病例,消毒和取消集体活动等是防控流感疫情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流感 H3 爆发 调查
  • 简介:来访者小月(化名)、女,某重点中学高三学生,学习成绩优异,最近情绪状态不稳定;以房树人绘画作品的分析为切入点,在了解小月心境状态的同时,深入分析小月的性格特质,以便于对其展开心理辅导,促使其不良认知得到改变,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 标签: 失恋 自我概念 认知行为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某院神经外科一HIV职业暴露原因,为做好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起职业暴露发生过程,找出职业暴露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结果本次职业暴露发生主要原因是医护人员标准预防措施落实不严格,发生暴露科室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患者情况关注不够,造成暴露人员未得到及时处置。结论医护人员接诊患者时须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严格核心制度落实,发生职业暴露后严格按时限报告,由具备资质的处置机构评估后按规范处置。

  • 标签: HIV 职业暴露 情况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采集后的存放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非血液性疾病患者的血液标本617例,分离收集血浆后,部分血浆立即测定及室温(20~25℃)存放2、4、6、24h后,部分血浆分别于室温、-4℃、-20℃保存24h后应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4项指标。比较各组凝血4项指标检测结果。结果与室温下血液标本即刻分离血浆组比较,放置2h检测的凝血功能4项指标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放置4h、8h及24h血液标本PT、APTT及TT均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变化不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室温下血液标本即刻分离血浆组比较,室温(20~25℃)保存24h血液标本PT、APTT及TT均明显延长,-20℃保存24h血液标本APTT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4℃保存24h血液标本各凝血指标及-20℃保存PT、TT及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检测凝血功能各指标时,应注意对于凝血功能采集血液标本后及时送检。常温状态下,血浆标本应在2h内完成检测,如需保存,应选择-4℃的低温环境,切勿在过低的温度中保存,尤其要避免反复冻融。

  • 标签: 存放时间 存放温度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痰清注射液作为雾化吸入湿化液用于肺炎早期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痰清注射液2ml加蒸馏水5ml配成药物湿化液与对照组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肺部湿罗音明显减少,咳嗽时间及痰量明显减少,对各种症状或指标显效率为90%以上。结论痰清注射液作为雾化吸入药液可明显改善肺炎早期患者肺部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 标签: 痰热清注射液 雾化吸入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给予肺炎患儿毒宁注射液治疗的效果及对其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8例应用毒宁注射液进行治疗的肺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平均退热时长为3.03±0.64d,咳嗽改善时间为5.14±0.14d。给药5d后,患儿的血清WBC、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P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毒宁注射液在用于小儿肺炎治疗时,具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对于改善患儿免疫状态也有着积极的作用,适宜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热毒宁注射液 小儿肺炎 免疫 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宾阳县桐油果中毒的特征及引发原因,为预防与控制桐油果中毒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分析2004~2011年宾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处理的桐油果中毒事件资料。结果2004~2011年,宾阳县共发生桐油果中毒事件7,中毒59人,罹患率25.43%。事件主要发生在农村小学,每年的9~12月是事件发生的季节,小学生、幼托儿童是发病的主要人群,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为误服。结论应加强农村小学生、幼托儿童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

  • 标签: 桐油果 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风疹疫情的发生发展情况,调查疫情发生的原因,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蔓延,对人群聚集学校是非常重要的,为今后风疹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基本情况,采集疑似病例的双份血清标本进行抗体测定。结果对前10病例血清标本进行风疹IgM抗体检测均为阳性。结论此次疫情为一由风疹病毒引起的风疹暴发疫情。首先严格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加强晨检,搞好个人卫生,每日环境卫生,通风,消毒以及搞好宣传教育是预防风疹发病的重要措施。其次提高风疹疫苗接种率,尤其应对没有纳入免疫规划的5岁及以上年龄儿童、中小学生等高危人群,是预防风疹发病的重要保障。

  • 标签: 风疹 暴发 控制措施 流行病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窦型慢性根尖周脓肿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有窦型慢性根尖周脓肿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管消毒后根管治疗,对照组为采用氢氧化钙根管内药消毒,分析两组药的消毒效果。结果观察组30例经1次药后即可行根管治疗73.33%,对照组30例经1次药后即可行根管治疗53.3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具有较好的消毒作用,缩短根管药的次数,有利于窦道的尽早愈合。

  • 标签: 慢性根尖周脓肿 有窦型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 根管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膀胱冲洗液的温度对前列腺电汽化术患者的影响。方法80例行前列腺电汽化术患者按照住院床号奇偶性分组,试验组(n=40)与对照组(n=40)。两组术后均实施持续性的膀胱冲洗,对照组冲洗液温度在(26.36±0.76)℃,试验组冲洗液的温度在(35.62±1.49)℃,对比术后出血量、膀胱冲洗液总量、膀胱痉挛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术后出血量、膀胱冲洗液总量、膀胱痉挛发生率比较,试验组较低(P<0.05)。结论前列腺电汽化术后冲洗液的温度控制在(35.62±1.49)℃左右,可有效减少术后出血量、膀胱冲洗液总量,避免膀胱痉挛,效果确切。

  • 标签: 膀胱冲洗液 温度 前列腺电汽化 术后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行性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流行性出血患者30例临床护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流行性出血患者经临床治疗及护理,均度过危险期,达到临床治愈。结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就地治疗,不同病期采取不同治疗措施,做好临床病情观察及对症护理工作,为提高存活率。

  • 标签: 流行性出血热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了解城市供水单位应急处置能力。方法监测点、检测项目按《城市供水水质标准》要求进行,水质评价标准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结果突发事件中,水质监测合格率仅为16.67%。结论城市供水单位应对突发事件的水质处置能力不足,应加强能力建设,确保居民饮水安全。

  • 标签: 饮水安全 突发事件 处置能力
  • 简介:“蝴蝶效应”是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来的,说的是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0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后发生不可预知的结果。

  • 标签: 蝴蝶效应 系统发生 热带雨林 连锁反应 气象学 南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