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急救路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急诊抢救室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47例,针对该类患者进行急性梗急救路径护理,并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急性梗急救路径护理后,其护理有效率为93.61%;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十分满意40例,满意6例,不满意1例,总有效率为(46/47)97.87%。结论采用针对性急性梗急救路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且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恶性心律失常 急救路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远程胎监护在高危妊娠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将2016年10月到2018年2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中选择960例高危妊娠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并对其实施远程胎监护,选择同时期常规监测的100例高危妊娠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统计两组最终的异常检出率和不良预后发生率,实施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胎动异常检出率39.58%高于对照组14.00%;观察组围产儿预后不良比例1.67%低于对照组8.00%,且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远程胎监护在高危妊娠中可及时发现胎动异常现象,便于临床及时处理并降低最终围产儿预后不良比例。

  • 标签: 高危妊娠 远程胎心监护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电学检查对心肌梗塞患者的预告价值。方法给予60例心肌梗塞患者行电学检查,并随访2年。结果心电学检查结果敏感性80.00%、特异性94.44%、阳性正确率61.54%、阴性正确率为97.70%。结论心肌梗塞患者提高电学检查可提高预告价值。

  • 标签: 心电学检查显示ST-T进行性改变 心肌梗塞 预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胎监护在孕妇孕期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进入我院产科分娩的120名产妇为研究主体对象,结合个人自身意愿将所有产妇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60名;对照组产妇实行定期孕期保健及无胎监护,观察组产妇实行定期孕期保健及胎监护,对比两组产妇的妊娠及分娩并发症情况。结果经统计,对照组与观察组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胎膜早破、产褥感染、脐带异常及产后出血各项指标各项指标变化幅度相比差异明显,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孕妇孕期保健实行胎监护的效果良好,能明显降低妊娠期及分娩时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值得在临床护理中使用及推广。

  • 标签: 胎心监护 孕妇孕期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胎监护的临床效果及对应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实施产前相关检查的产妇62例作为研究样本,给予全部产妇胎监测,并在处理过程中给予相关的护理措施。观察本次研究选取的62例患者中自然分娩、剖宫产方式、产钳辅助生产方式、吸引器辅助生产方式对应的病例数,新生儿的窒息情况,对胎监测的新生儿窒息情形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作评估。结果本次研究选取62例产妇中自然分娩、剖宫产方式、产钳辅助生产方式、吸引器辅助生产方式对应产妇例数为33例、11例、5例、13例。新生儿中包含健康新生儿51例,轻度窒息症状新生儿10例,重度窒息症状新生儿1例。经胎监测发现新生儿窒息状况的特异性为72.00%(36/50),灵敏度为90.91%(10/11),准确性为74.19%(46/62)。结论对产妇生产过程中,实施胎监护处理并给予相关护理措施,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灵敏性较高,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情形的发生率,对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胎心监护 临床观察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胎监护在孕晚期的应用及临床作用。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6月期间进行常规产检的孕晚期孕妇200例,对入选孕妇实施胎监护,按照其结果对NST分型进行判断,记录孕妇妊娠结局,对NST分型和妊娠结局联系进行探究。结果200例孕妇中150例为有反应型,24例为可疑型,26例为无反应型。无反应孕妇宫内窘迫、脐带异常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比例高于可疑型以及有反应型孕妇,组间数据经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胎监护应用于孕晚期能够正确判断胎儿缺氧状况,可使产科医生进行正确处理,妊娠结局良好。

  • 标签: 胎心监护 孕晚期 临床作用
  • 简介:摘要同情疲乏是当前临床护士存在的普遍问题,这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和护理效果的提升是非常的不利的。所以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应强化对护理人员同情疲乏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儿科护士同情疲乏的现状。

  • 标签: 儿科护士 同情心疲乏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中青年急性右心室梗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2月20日—2018年2月20日期间本院接收的中青年急性右心室梗患者,将66例患者遵循随机分组原则分为2组,33例/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将两组中青年急性右心室梗患者的情绪评分、住院时间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中青年急性右心室梗患者干预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青年急性右心室梗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有助于其不良情绪的改善,可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中青年 急性右心室心梗 心理护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于急性梗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8例急性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进行护理,观察组则采用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分诊的评估时间、抢救所需时间以及梗复发率等方面的数据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急性梗患者进行抢救时,采用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可有效缩短抢救时间和分诊的评估时间,在降低梗复发几率的同时,提升抢救成功的几率,在临床中具有广泛推广的价值。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心梗 抢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护理模式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9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0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双护理,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护理满意度及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护理模式用于冠心病护理,可有效纠正患者的负性情绪。

  • 标签: 双心护理模式 冠心病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归脾汤加减治疗脾两虚型失眠的效果分析。方法医院选取了2017年—2018年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此次观察治疗的对象。结果在此次观察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在此次治疗效果显效的有16例40%,治疗有效的有23例57.5%,治疗无效的有1例2.5%;对照组患者在此次治疗显效的有10例25%,治疗有效的有21例52.5%,治疗无效的有9例22.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39例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1例77.5%,其效果显著,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此次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实施的归脾汤加减治疗脾两虚型失眠的效果显著,具有临床价值,值得应用。

  • 标签: 归脾汤加减 心脾两虚型 失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施心理护理联合责任制对泌尿外科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泌尿外科手术治疗患者100例,参照随机数字表均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联合护理组,常规护理组实施一般护理干预,联合护理组于常规护理组基础上进行责任制系统管理及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手术前后心理状态、并发症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心理状态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心理状态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联合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联合护理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行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联合责任制系统管理措施可降低患者负面情绪的产生,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责任制 泌尿外科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将整体责任制护理服务运用在无痛分娩产妇的助产中,分析和研究实施效果。方法此文实施研究的数据源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医院无痛分娩的60例产妇,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开展分组,常规助产护理服务应用于参照组(30例),整体责任制护理服务应用于实验组(30例),观察并研究两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总计率、护理服务满意总计率。结果实验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对比参照组产妇相关数据值,P<0.05,明确数据分析的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新生儿窒息总计率对比参照组相关数据值,P<0.05,明确数据分析的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产妇的护理服务满意总计率对比参照组产妇相关数据值,P<0.05,明确数据分析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无痛分娩产妇的助产中采取整体责任制护理服务展示良好效果,呈现应用优势及推广价值。

  • 标签: 无痛分娩 助产 整体责任制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伴抑郁障碍患者中应用双医学模式的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5月—2017年4月期间我院住院部所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经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处理后,对照组、实验组分别纳入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模式干预,实验组患者应用双医学模式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模式干预3个月后心力衰竭相关指标以及抑郁状态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检出水平为(0.5±0.1),明显高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检出水平为(6.5±0.6)mg/L,NT-proBNP检出水平为(435.6±18.5)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PHQ-9量表评分为(7.0±0.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伴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双医学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疾病状态及心脏功能,对纠正抑郁障碍有积极影响。?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双心医学模式 抑郁障碍?
  • 简介:摘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体质增强,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如眩晕(高血压),胸痹(高心病),胸痛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消渴(糖尿病糖心病),水肿(各种心脏病心衰),心血管病等器质性改变,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本次研究就临床应用护汤对心血管病300例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护心汤 心血管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责任助产和整体护理模式应用对无痛分娩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月来我院产科行无痛分娩的40例产妇为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干预),选取2018年2月—2018年9月42例无痛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组(实施责任助产和整体护理),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时间、疼痛程度、产后心理状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产妇三个产程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分娩所用总时间少于对照组,疼痛评分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无痛分娩的产妇实施责任助产和整体护理,可以缩短其分娩时间,减少分娩痛苦,改善产后心理状况,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责任助产 整体护理 无痛分娩 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脑血栓病患的护理中应用责任制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8例脑血栓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49例为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余下49例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责任制护理的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病患接受护理后的肢体功能及语言功能评分均显著提高,而观察组病患护理后的肢体及语言评分分别为(68.2±4.9)分、(67.2±3.9)分,和对照组的相比均显著较高,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患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3.88%(46/49),和对照组的77.55%(38/49)相比显著较高,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脑血栓病患的护理过程中应用责任制护理手段可有效提高病患的肢体功能及语言功能的恢复,且病患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脑血栓 临床护理 责任制护理 肢体功能 语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责任制整体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开展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72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人工气道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人工气道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皆比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5.56%)于对照组(25.00%),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人工气道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责任制整体护理 老年重症肺炎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梗ICU综合征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5月医院急性梗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ICU综合征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结果年龄≥60岁、有镇静镇痛药物史、有机械通气史、有约束史、住院时间≥8d、ICU-ESS评分≥120分、APACHEⅡ评分≥20分、A型行为患者ICU综合症几率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镇静镇痛药物史、机械通气史、约束史、住院时间、ICU-ESS评分、APACHEⅡ评分、A型行为是急性梗患者发生ICU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0岁、有镇静镇痛药物史、有机械通气史、有约束史、住院时间≥8d、ICU-ESS评分≥120分、APACHEⅡ评分≥20分、A型行为性格是急性梗ICU综合征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 标签: 急性心梗 ICU综合征 发生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胎儿脐血流监测及胎监护监测在高危妊娠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高危妊娠产妇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根据胎儿脐血流、胎心情况分成4组,第1组25例,第2组25例,第3组26例,第4组26例,比较4组产妇胎儿窘迫发生率。结果第4组发生脐带绕颈、羊水过少或污染、剖宫产等发生率明显高于第1组,第2组胎儿窘迫、羊水过少、污染、剖宫产等发生率比第1组高,第2组产妇剖宫产率高于第3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危妊娠产妇监测胎儿脐血流、监护胎可以提高胎儿窘迫发生检测率,以此减少产妇剖宫产和胎儿的不良结局。

  • 标签: 胎儿脐血流 胎心监护 高危妊娠 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