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面合仪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创面合仪疗法,2次/d;对照组一般护理疗法,1~2次/d。结果观察组压疮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O.05)。结论创面合仪治疗压疮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创面氧合仪 压疮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脑梗死是临床常见性疾病,该疾病多见于老年性患者,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生命安全极为威胁。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发展与研究,高压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较满意,而且越来越广泛应用于脑梗死临床治疗中。本文主要分析高压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进展。

  • 标签: 高压氧 脑梗死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应用高压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优势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9月至2016年4月间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1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58例,患者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入院早期进行高压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入院3周后再进行高压治疗。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统计记录日常生活能力ADL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的得分情况。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的ADL评分(58.35±11.37)明显高于对照组(68.33±14.3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的GCS评分(9.77±1.91)低于对照组患者(12.22±2.33),且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治疗对于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临床作用明显,早期应用高压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减少患者脑组织损伤程度,有利于患者认知障碍的恢复。

  • 标签: 重度颅脑外伤 高压氧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讨论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应用经络疗法的临床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参与本实验的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共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均40例。参照组仅应用西药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加行经络疗法,对比临床效果。结果相比于参照组,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焦虑及抑郁评分指标数据更低(P<0.05),症状改善更明显。结论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除了要采取常规的西药治疗,同时还要加行经络疗法,能够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症状表现,能够达到预期临床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卒中 脑卒中焦虑抑郁 经络氧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压治疗对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于我院治疗的86例脑外伤后伴有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n=43)与治疗组(n=43),对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方式治疗,对治疗组患者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高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认知功能状况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高压治疗脑外伤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高压氧 脑外伤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本文对在高压治疗患者出现的心理特征及心理状态以及影响其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进行综述,并概括了在高压治疗中心理干预的方式,通过对不同疾病患者的调查,分析患者产生不良心理的原因、类型等方面的因素,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来减缓患者的情绪波动,以积累临床经验,指导临床工作。

  • 标签: 高压氧 心理特征 心理干预 文献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对比不同时机应用高压治疗重度颅脑外伤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进入我院安排治疗的96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平均分成2组,每组48例,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在受伤后15天至30天之间为对照组患者安排高压治疗,在受伤后10天至15天之间为观察组患者安排高压治疗,记录比对患者苏醒所用平均时间、GCS及ADL评分情况以及GOS等级分级情况。结果苏醒平均用时比对,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用时更短,P<0.05;GCS评分和ADL评分比对,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升高,P<0.05;GOS等级分级比对,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GOS等级为Ⅴ级以及Ⅳ级的患者,明显增加,P<0.05。结论早期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应用高压治疗,不仅能将患者的苏醒时间减短,而且能将患者的ADL及GCS评分大幅提高,提升临床救治疗效,临床意义重大积极。

  • 标签: 重度颅脑外伤 不同时机 高压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康复护理干预联合高压治疗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7例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康复护理干预联合高压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患者治疗后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改善。结论康复护理干预联合高压治疗脑损伤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应在临床广泛开展应用。

  • 标签: 脑损伤 康复护理 高压氧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女性不孕不育症患者在高压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遵从专科医师的医嘱,对女性不孕不育症对症治疗的同时,根据病人的不同查体结果,进行每月至少一个疗程的高压治疗;结果参与治疗的15例病人均已怀孕且生产,孩子身体健康指数都在正常水平;结论高压辅助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症疗效确切,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高压氧 女性 不孕不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脉搏血饱和度监测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间收治的102例急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监测,实验组使用脉搏血饱和度监测仪进行SpO2监测,了解机体合情况,指导临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困难、窒息等呼吸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呼吸困难、窒息等呼吸并发症发生率(5.88%)明显低于对照组(27.45%),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6例和8例患者因为严重基础性疾病而死亡,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脉搏血饱和度持续性检测可以对患者的合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及时发现低氧血症,尽早给予干预,为临床上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脉搏血氧饱和度 急危重症 低氧血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高压治疗放射性膀胱炎合并出血的效果。方法以随机对等法则对我院收治的放射性膀胱炎合并出血患者72例进行组别划分,其中对照组36例患者实行常规治疗,观察组36例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高压治疗。对两组患者尿红细胞计数在治疗前后的变化进行对比,同时观察与对比两组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尿红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的尿管堵塞以及膀胱痉挛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放射性膀胱炎合并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高压治疗效果更好,可有效降低患者尿红细胞计数,其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低,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高压氧 放射性膀胱炎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的血液指标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碳血红蛋白(COHb)在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2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其中ABO溶血病67例,Rh溶血病5例),将同期收治的67例非溶血病理性黄疸患儿作为对照组,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两组患儿入院时的胎龄、体重、COHb、总胆红素(STB)。结果病例组平均胎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之间体重和入院时STB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例组入院时COH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COHb可作为新生儿溶血病的筛查指标,可起到早期诊断以指导早期干预的作用。

  • 标签: 碳氧血红蛋白(COHb) 总胆红素(STB) 新生儿溶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高压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5例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介入高压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干预后NIHSS、FMA及BBS量表评分相比对照组都更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FAC步行能力分级及步态参数都更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完全独立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高压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 标签: 康复训练 高压氧 脑卒中 生活能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压综合治理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收治的100例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联合高压综合治理,并给予相应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观察组降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高压综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患者 带状疱疹 后遗神经痛 高压氧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于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期采取驱动雾化方式吸入沐舒坦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分组,平均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沐舒坦加生理盐水常规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驱动雾化方式吸入沐舒坦治疗,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咳嗽消失时间以及哮喘消失时间更快,和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采取驱动雾化方式吸入沐舒坦治疗效果显著,可以给予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婴幼儿 哮喘急性发作期 氧驱动雾化 沐舒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高压舱治疗对颅内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将80例颅内动脉瘤术后患者分为HBO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HBO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HBO治疗,分别于术后3、7、14d统计两组患者伴有“症状性脑血管痉挛”例数,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术后3d伴有“症状性脑血管痉挛”例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14dHBO观察组表现有“症状性脑血管痉挛”例数均较对照组少,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术后早期应用HBO治疗效果较好,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HBO治疗能够尽快改善或解除脑血管痉挛状态。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脑血管痉挛 高压氧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氯普胺注射液穴位注射双侧足三里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效果。方法2015年1月到2015年8月,肺病科22位伴有顽固性呃逆症状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穴位注射组和肌肉注射组,穴位注射组使用甲氯普胺注射液10mg穴位注射双侧足三里治疗;肌肉注射组使用甲氯普胺10mg肌肉注射治疗。注射1~2次后作效果评价。结果穴位注射组疗效明显优于肌肉注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氯普胺注射双侧足三里疗效显著,且方法简便、成本低,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顽固性呃逆 甲氧甲氧氯普胺注射液 穴位注射 双侧足三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颅脑损伤行高压治疗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我院收治的78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36)围术期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n=42)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相比对照组的Fugl-Meyer量表和MMSE量表评分都更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生活质量Spitzer量表评分更高,而并发症发生率则更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在颅脑损伤行高压治疗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颅脑损伤 高压氧 认知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及优缺点。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5年2月14日—2017年2月24日住院部收治的小儿哮喘患者40例;将其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驱动雾化吸入),对照组——20例(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005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相比较,前者治疗效率更为显著,其安全性更高,临床上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氧驱动雾化吸入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 小儿 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驱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和对肺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儿科门诊自2014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82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儿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止咳、平喘、祛痰、吸氧等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驱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研究组患儿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78.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使用驱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进行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效果明显,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哮喘 急性发作 氧驱雾化吸入 普米克令舒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