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猴支气管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为进一步研究肺癌的发生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体视显微镜下分离猴支气管粘膜层,用IV胶原酶消化粘膜层并培养猴原代支气管上皮细胞,采用鼠抗人角蛋白单克隆抗体(CK14)鉴定支气管上皮细胞。结果IV型胶原酶消化法成功培养猴原代支气管上皮细胞,使用鼠抗人角蛋白单克隆抗体成功鉴定所培养细胞为原代支气管上皮细胞。结论该方法是进行猴支气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的可行且有效的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内营养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粘膜屏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8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其中34例设为观察组,在抢救之后进行早期内营养支持治疗,将另外34例设为对照组,在抢救后进行外营养支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黏膜屏障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浆DAO活性、D-乳酸浓度及乳果糖与甘露醇比值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可应使用早期内营养治疗,以保护患者的粘膜屏障功能。

  • 标签: 肠道营养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肠粘膜屏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血管周上皮细胞肿瘤(PEComa)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方法结合文献,对1例子宫血管周上皮细胞肿瘤进行大体、光镜下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本例子宫PEComa位于左侧子宫后壁肌壁间,切面灰白灰红色,质地中等到质地软,肿瘤细胞呈圆形,胞质透明至弱嗜酸性,免疫组化染色HMB45(+),SMA(+++)。结论血管周上皮细胞肿瘤是一种罕见肿瘤,子宫PEComa具有该家族独特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HMB45阳性、SMA阳性),对于其诊断与鉴别诊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生物学行为尚不明确,因此需手术治疗后密切随访。

  • 标签: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子宫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在治疗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先行超声内镜明确病变的性质及层次,再采用ESD方法治疗的30例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结果本组有30例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食管病变10例,胃内病变20例,26例位于粘膜肌层及粘膜下层,平均直径11mm,平均手术时间35min,ESD完整切除率100%;起源于固有肌层4例,平均直径13mm,平均手术时间50min。术中穿孔2例,都位于胃底部,术中予钛夹夹闭,术后出血2例,内科治疗后好转。结论ESD在治疗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中安全、有效,可完整切除病变,但技术操作难度大,手术时间长,应由有经验的内镜医生开展。

  • 标签: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 粘膜下肿瘤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甘露聚糖对口腔粘膜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淋巴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口腔粘膜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法;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法的基础上给予甘露聚糖肽口服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水平。结果治疗组显效27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显效13例,有17效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CD3、CD4值明显高于对照组,CD8值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聚糖肽可有效促进细胞免疫功能,达到治疗口腔粘膜疾病的目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甘露聚糖肽 淋巴细胞 口腔粘膜病 不良反应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HUMSCs)在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损伤(IR)时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诱导分离培养大鼠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IR组及HUMSCs组,每组20只。HUMSCs组实施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悬液输注,输注位置于尾静脉进行,对照组注射等渗盐水,IR组注射TNB。于输注后6h、24h、72h检测各组血清中IL-6、TNF-α及SOD浓度。结果运用荧光示踪法检测,发现在腺上皮细胞间以及粘膜组织内均有HUMSCs细胞分布。经治疗后的第6、24h进行血清检测发现IR组血清中IL-6、TNF-α含量高于对照组,而HUMSCs组血清中IL-6、TNF-α含量显著减少(P<0.05)。损伤组SOD的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而在HUMSCs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在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进行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起到保护作用。

  • 标签: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宫腔镜切除子宫粘膜下肌瘤手术的护理。方法对我院60例宫腔镜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并作回顾分析。结果6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平均30min,平均住院日(4.6±0.4)d。结论加强心理辅导,术前做好阴道、子宫颈准备,术后加强生命体征、出血、腹痛的观察,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宫腔镜手术 子宫粘膜下肌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治疗。方法通过对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的临床实践的总结,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论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治疗要通过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一般药物治疗就可以达到治愈效果。

  • 标签: 外阴鳞状上皮增生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阿司匹林所致胃肠粘膜损伤的干预意义。方法纳入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月就诊的100例阿司匹林用药病人。随机将病人分为组1和组2。组1用药期间行常规护理;组2行预防性护理。比较(1)用药护理满意度;(2)胃肠粘膜损伤发生率;(3)干预前和干预后病人生理、情感等生活质量因子的差异。结果(1)组2对比组1用药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2)组2对比组1胃肠粘膜损伤发生率更低,P<0.05;(3)干预前两组生理、情感等生活质量因子相似,P>0.05;干预后组2对比组1生理、情感等生活质量因子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在阿司匹林用药过程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可确保用药安全,减少胃肠粘膜损伤发生,促进病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阿司匹林 胃肠粘膜损伤 干预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胃镜活检查出胃癌的检出率及胃粘膜活检病理诊断胃癌的常见问题。方法对我科近10年电子内镜活检胃粘膜8100例标本中诊断胃癌的病理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诊断胃癌为502例,检出率为6.19%,年龄25~89岁,其中32例经第二次活检确诊,3例为第三次活检后确诊,1例为第五次(其中第二.三.四次为外院活检)活检确诊,2例为胃切除手术后确诊,1例初诊时漏诊,后经复片后确诊为胃癌;1例初诊为低分化腺癌,后行胃切除手术大标本检查修正诊断为恶性淋巴瘤。结论胃镜对胃癌的检出具有重要价值,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检查方法;虽然胃粘膜活检的病理检查很常见,但实际诊断中的一些问题仍值得总结及探讨。

  • 标签: 胃镜活检 胃癌 检出率 病理诊断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是探究临床上重症病人内营养配合外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选取近期入院的220例重症病人实施内营养配合外营养支持的护理作为实验数据来源,本次试验的患者无其它影响治疗的疾病。通过患者在不同的营养支持方式下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血糖情况以及并发症,研究临床上重症病人内营养配合外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是否优于单纯的外营养支持。结果完成治疗后,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获得临床效果,实验组非常明显地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症病人内营养配合外营养支持的护理,能有效提高全身营养,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免疫功能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胃癌术后早期内营养和外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胃癌手术治疗的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2例,对照组22例,分别接受内营养和外营养,比较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血浆总蛋白以及血红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肛门排气时间83.4±1.5h,排便时间4.8±1.5d,血浆总蛋白59.4±1.6g/l,血红蛋白115.8±1.2g/l;对照组患者平均肛门排气时间96.4±1.2h,排便时间6.2±1.3d,血浆总蛋白57.9±1.4g/l,血红蛋白114.7±1.5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内营养能够促进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改善患者体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胃癌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摘要痔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痔的发生机制主要为静脉曲张学说和肛垫学说,在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手术治疗上,PPH术结合传统“缠缚疗法”能更有效固定脱垂痔,进一步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临床疗效明显。

  • 标签: 重度混合痔 肛垫学说 PPH术 缠缚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无痛镜下行息肉切除术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共收治的800例自愿接收无痛镜下息肉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舒适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生活护理、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护理,严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腹痛、消化道出血、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统计分析患者的治愈率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本组患者经无痛镜下息肉切除术后,在给予合适的补液抗炎等治疗后,未出现穿孔、出血等不良情况,且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达100%。结论在无痛镜下进行息肉切除术可大大减轻患者的病痛折磨,临床治愈率好,护理满意度高,且具有安全、无痛、高效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做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 标签: 无痛肠镜 肠息肉切除术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5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病例特点。方法选取近8年我院确诊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资料,对患者的病例特点进行分析,了解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症状特点、与HVP感染的关系,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无临床症状者居多,占50.0%。白带增多者占18.9%,接触性出血者有9例,外阴瘙痒7例,阴道不规则流血2例。在对CIN分级与HVP感染的关系的研究中发现,HVP感染率与CIN分级呈正比。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多无临床症状,其与HVP感染关系密切,对高危人群定期筛查至关重要。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HVP感染 宫颈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报告1例EVL术后再次出血合并食管粘膜撕裂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EVL术后再出血合并食管粘膜撕裂患者的护理问题,根据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采取心理、饮食、休息、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及生活质量。

  • 标签: EVL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粘膜撕裂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