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ARDS)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4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的护理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34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痊愈16例,痊愈率47.06%,好转15例,好转率44.12%,死亡3例,总有效率91.28%。结论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积极采取护理措施,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同时,应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观察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ARDS)的治疗方法,从而达到挽救生命的目的。方法通过近两年来ICU病对ARDS患者的治疗体会,总结经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两年来成功抢救6例ARDS患者,死亡1例。结论ARDS患者应及早给予机械通气,以肺的保护措施为主。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的具体护理方案。方法借鉴国内外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的护理经验,并将之应用到临床护理实践中。结论护士除了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护理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还需要熟练掌握各型呼吸机的治疗参数及调节,变被动护理为主动全程护理。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 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ARDS)病例的治疗体会。方法1例中年女性因误吸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Ⅱ型呼吸衰竭,化学性肺炎,痰培养为大肠埃希菌,予以强林坦,佰美诺,糖皮质激素,无创机械通气,早期非限制性液体管理,维持循环稳定,保证器官灌注,后期适当利尿和限制液体输入,降低肺毛细血管静水压以减轻肺间质水肿,经治疗患者病情好转。结果ARDS一般多为原发致病因子如休克、感染、创伤、误吸等致肺泡上皮细胞和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所致的高通透性肺水肿,予以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抗感染,抑制炎症反应,精准液体管理,最终患者转危为安。结论成功的ARDS患者救治,不仅仅需要呼吸支持治疗,积极控制感染,遏制其诱导的全身失控性炎症反应,还需要积极的液体管理,不能因为高通透性肺水肿就一味的限制液体输入,因人而异极为重要。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精准液体管理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的急救护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3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的急救护理情况。结果通过急救护理,63例患者中的病情有明显好转,其中2例(3.2%)患者由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最终死亡,61例(96.8%)患者1周之后康复出院,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4%。结论对成人呼吸窘迫综合患者进行急救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更加满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成人 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一个连续的病理过程,是指由非心源性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如严重感染、创伤或烧伤、休克、中毒等)导致的急性、进行性呼吸衰竭,临床主要以急性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和非心源性肺水肿为特征。我国ARDS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危重症,病死率高,多年来一直是呼吸和危重病医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因此,本文对ARDS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肺损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6年12月接收的206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患者,根据患者手术的情况安排临床护理,评价护理的效果。结果206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患者经过有效的临床护理后,190例患者症状完全消失,10例患者症状控制效果显著,6例患者需持续护理。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患者中临床护理具有一定的作用,其可缓解患者的病症,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临床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的CPAP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4年2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84例呼吸窘迫综合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CPAP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护理)各42例,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97.62%>83.33%)相对更高(P<0.05),而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4.76%<19.04%)相对更低(P<0.05),呼吸机使用时间(58.24±6.19)h<(79.15±8.81)h、氧疗时间(88.52±9.26)h<(116.52±10.85)h及住院时间(15.93±3.42)d<(22.02±4.69)d相对更短(P<0.05)。结论C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临床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治疗期间给予其优质的护理服务,对于维护新生儿的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CPAP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内感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的相互关联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1日到2016年5月31日于我院妇产科分娩的新生儿共100例,其中存在宫内感染的50例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的A组,将未存在宫内感染的50例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的B组,分析两组患儿出生后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的状况,用以分析宫内感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的相互关联性。结果2组新生儿在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剖腹产、胎膜早破、宫内窘迫、产妇产前应用抗生素等数据,经过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50例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2例,发病概率为4%,A组50例存在宫内感染新生儿在出生后,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15例,发病概率为30%,B组在出生后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的概率远远低于A组新生儿,对两组新生儿的发病概率进行x2检验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处于宫内感染的新生儿出生后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的概率要远远高于未发生宫内感染治愈的新生儿,宫内感染胎儿出生后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 标签: 宫内感染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相互关联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患儿中疾病注意力不集中和肥胖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本院耳鼻喉科收治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病例数为136例。根据其体重情况分为肥胖组50例、超重组37例以及正常组49例。均接受持续性操作测验软件完成注意力测试,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注意力、肥胖关系。结果存在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的儿童多为肥胖以及超重,在阅读、算术方面表现出严重的学习困难,注意力较差,不能维持长时注意学习,在理解或应用语言的基本心理过程上,表现出一种或多种的异常状态。结论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注意力、肥胖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家长及医师应积极的引导儿童减胖减重,接受治疗,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注意力 肥胖 持续性操作测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代谢综合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明确诊断为代谢综合的患者3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达到代谢综合的诊断标准,其中腰围以体重指数代替,均严重超标。不同程度存在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结论预防和降低代谢综合的发生,治疗方法并非特异性地针对代谢综合本身,而是针对代谢综合的各个组分,减少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肥胖 发病机制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2017年6月份住院患者中的120例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的患者进行资料分析,男性66例,女性54例,平均年龄76.5岁。其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50例;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患者32例;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MSA)患者38例。结果经过临床护理人员精心的护理后,各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的患者症状有缓解或减轻。结论临床护理措施对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的患者有效。

  • 标签: 老年患者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伴呼吸窘迫综合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2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伴呼吸窘迫综合的病例资料。结果22例患儿的住院时间为1~46天,平均住院时间为27天。放弃治疗自动出院3例,其余均恢复出院。结论诊断明确后及时规范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合理的体温管理、营养支持及院感防控,可以提高救治成功率。

  • 标签: 极低出生体重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诊重症胸外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收治的48例重症胸外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加强病情观察,并给予对症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48例患者经有效护理后,治愈率为89.6%,死亡率为4.2%。患者血气分析结果PaO2、PaCO2水平较护理前有明显改善。结论对急诊重症胸外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急诊 胸外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另外1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两组患者病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好转,但是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长、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增加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护理效果,保证治疗质量,缩短患者住院病程,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呼吸窘迫综合征 针对性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2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患儿使用PS,观察其治疗后的临床反应。结果PS能迅速提高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降低氧流量,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结论PS能提高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的时机选择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本院2015年—2017年间收治确认晚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为分析对象,从中随机选取56例作为分析对象,根据患者是否有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为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24例),对患者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后相关临床数据对比以对疗效影响差异。结果完成治疗后观察组相关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死亡率方面组间患者出现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因感染出现死亡比例相对较高。结论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在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进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有积极意义,因此对此类患者可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具备临床效果,将肺顺应性作为时机选择的手段,保障患者预后。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综合救治 甲泼尼龙 时机评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肥胖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OSA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OS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肥胖情况将BMI(体重指数)≤28kg/m2的27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BMI>28kg/m2的33例分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夜间持续7h以上的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统计两组各项监测结果及OSAS严重程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AHI(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D(呼吸暂停持续时间)、TRE(总呼吸事件)均高于对照组,MSaO2(平均血氧饱和度)、LSaO2(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OSAS轻度患者比例明显小于对照组、中度和重度患者比例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肥胖症可增加OSAS的发病风险、加重患者病情,是OSAS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肥胖症 阻塞性 睡眠呼吸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