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是一种慢性肺部疾病,常见于长期氧疗和机械通气治疗的早产儿。近年来,由于早产儿存活率提高,发生率也逐年增加,并成为NICU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早产儿存活率及生活质量[1]。目的中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早产儿不能耐受离氧的情况下应采取哪些有利措施顺利撤离氧气。方法通过连续动态监测患儿不同状态下SPO2、心率、呼吸变化,给予调整体位,各项诊疗操作时的氧疗干预,利用鸟巢、遮光布等照顾措施,保证合理喂养满足营养需求。结果患儿经过药物干预治疗及各项精心监测与护理,一月余能够顺利离氧康复出院。结论严密监测不同时段,状态下生命体征尤其是血氧饱和度的变化,针对个体化的氧疗方案及早产儿照顾措施的实施,合适的营养需求是患儿撤离氧气的关键。

  • 标签: 早产儿 氧疗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营养需求 护理
  • 简介:摘要发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连续过程。受精是双方染色体的组合,46,XY核型的Y染色体短臂上有睾丸决定因子,在正常情况下决定性腺发育为睾丸,46,XX核型决定性腺发育为卵巢。男性睾丸在胚胎早期分泌睾酮与副中肾管抑制激素(MIS),睾酮在5α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双氢睾酮,使中。肾管系发育为男性内、外生殖器,副中肾管抑制激素抑制副中肾管,使其退化。女性胚胎早期性腺不分泌睾酮与副中肾管抑制素,副中。肾管发育为女性内、外生殖器。女性生殖器的发育不依赖于卵巢。

  • 标签: 性染色体异常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扼颈机械窒息死亡案件的现场及尸检特点,为此类案件的法医学检验鉴定及案件侦破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本地区发生的扼颈机械窒息死亡案例的法医学鉴定过程及结果。结果机械窒息死亡他杀案件的发生具有一定时间、区域,加害方式以徒手、扼颈为主。结论扼颈机械窒息死亡案件基本都属于他杀,在现场勘察和尸体检验中注意甄别扼颈致死后伪装自缢的情况。

  • 标签: 扼死 机械性窒息病理学改变 法医学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窒息的紧急处理。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发生窒息的患者10例临床紧急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0例窒息患者经抢救均成功8例,无不良后遗症。结论尽快解除气道阻塞,争分夺秒地使患者脱离危险。首先去除病因,然后根据病因和客观条件等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标签: 窒息 处理方法 去除病因
  • 简介:摘要新生儿窒息是指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病因,使胎儿缺氧而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发生呼吸、循环障碍,导致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新生儿重度窒息是新生儿出生后24h内死亡重要原因之一,窒息新生儿死亡率为无窒息儿的45倍。及时准确处理新生儿窒息是降低新生儿死亡,减少远期合并症的关键。现将其护理综述如下。

  • 标签: 新生儿 窒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程度与其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方法抽选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窒息新生儿108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儿窒息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窒息组(54例)和重度窒息组(54例),并抽选同期来我院体检的新生儿55例为对照组,于重度窒息组以及轻度窒息窒息后当天、第3d、7d分别给予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β-2微球蛋白(β-2MG)等血清指标检测,对比窒息组与对照组在上述功能指标上的差异性。结果除了β-2MG以外,病发当天三组患儿在血清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第3d重度窒息组在各项血清指标上均高于轻度窒息组以及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第7d三组患儿在血清指标上差异无显著(P>0.05)。β-2MG在不同时间点的测量结果中,重度窒息组均要高于轻度窒息组以及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窒息程度越严重的新生窒息患儿越容易出现肾功能损害症状,BUN、Cr、UA以及β-2MG均能有效诊断患儿肾损害症状,而β-2MG效果最为明显。

  • 标签: 新生儿 窒息程度 肾功能损害 指标检测
  • 简介:摘要新生儿窒息(asphyxiaofnewborn)是指婴儿出生后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酸中毒。新生儿窒息多为胎儿窒息(宫内窘迫)的延续。本病是围生期小儿死亡和导致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产程标准及其助产模式对不良妊娠结局(产钳助产、中转剖宫产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妇产科采用新产程标准及其助产模式进行分娩的102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期采用旧产程标准的102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产钳助产、中转剖宫产以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钳助产率、中转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妇采用新产程标准及其助产模式后,显著降低患者的产钳助产率和中转剖宫产率,减少新生儿窒息情况,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新产程标准 助产模式 产钳助产 中转剖宫产 新生儿窒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镜直视下气管内插管以及纳络酮对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抢救中的作用。方法75例重度窒息新生儿分为3组,每组25例,1组在喉镜直视下气管内插管控制或辅助呼吸,并给予纳络酮0.1/kg三角肌注射;2组在喉镜直视下气管内插管控制或辅助呼吸,不用纳洛酮;3组面罩纯氧正压控制或辅助呼吸。其它治疗措施三组相同。结果1组和2组新生儿出生后5minApgar评分较高,与3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1组与2组比较,出生后5minApgar评分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气管内插管是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一种重要方法,它能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效果并改善其预后,是减少围产儿死亡的关键措施之一,辅以纳络酮能迅速有效逆转内源阿片肽导致的新生儿无呼吸状态。

  • 标签: 气管插管 纳络酮 新生儿窒息 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生的主要因素及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住院分娩的33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其主要病因及防治措施。结果本组33例新生儿窒息主要发生因素脐带绕颈11例(33.33%),胎位异常6例(18.18%),早产16例(48.48%)。其中阴道助产21例。结论新生儿窒息在33例病例分析中,以脐带绕颈,早产以及阴道助产为主要因素,因此预防新生儿窒息有效措施为预防早产,正确选择分娩方式,把握分娩时机。

  • 标签: 新生儿 窒息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窒息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讨论与分析。方法收取2017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25例新生儿窒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经过我院的及时诊治和精心护理后,成功救治患者25例,其中黄疸15例,缺氧缺血性脑病3例,吸入性肺炎3例,心律失常4例。结论在对新生儿进行救治时除了提高其生存率以外,还要保证其无后遗症。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发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6月间在我院接受就诊的100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随机平均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社区早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儿发育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前,两组在语言能力、适应能力、交能力、记忆力、精细动作方面对比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在语言能力、适应能力、社交能力、记忆力、精细动作等方面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比研究,社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适应能力、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等方面,对患儿能够产生良好的影响,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 护理干预 语言发育迟缓 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消化不良患者的中医辩证治疗。方法对40例功能消化不良患者中医辩证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治愈23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结论功能消化不良,病位在脾胃,涉及肝脾二脏,脾胃虚弱为本,气滞、湿痰、食积、血瘀等邪实为标,往往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治法为疏肝和胃、清热化湿、温中健脾、养阴益胃。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医辩证 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全院各科室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情况,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寻求并采取相关的管理对策。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65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类别、发生的对象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找出影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因素查对制度不落实、工作态度不严谨、实习带教不认真、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是主要因素。结论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核心制度的落实,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 标签: 护理 不良事件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新生窒息复苏效果差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复苏抢救的140例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析新生窒息复苏效果差的原因,进一步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我院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率。结果140例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131例,成功率为93.00%,与此前同期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率87.8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确基层医院新生窒息复苏效果差的原因,并给予针对的改进措施,基层医院新生窒息复苏率明显提高,降低了新生儿的死亡率、致残率。

  • 标签: 基层医院 新生儿窒息 复苏效果 原因
  • 简介:摘要原发性气管肿瘤的发生率很低,约占呼吸系统肿瘤的0.5~l%。原发性气管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缺乏特异性。外科手术治疗是目前最主要、有效的方法2。我院于2012年10月成功抢救了1例主气管腺样囊性癌致窒息的病人,全麻下行气管肿瘤切除气管重建术。

  • 标签: 气管肿瘤 护理 气管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操作流程时应注意的问题,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伤残率,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方法对我院近3年15例发生新生儿窒息的患儿进行标准ABCD流程抢救。结果所有患儿顺利出院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对发生新生儿窒息的患儿进行标准ABCD流程操作抢救,可避免新生儿窒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和伤残率。

  • 标签: 新生儿 窒息 复苏操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消化不良的中医辩证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8月收治的功能消化不良患者60例临床中医辩证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功能消化不良患者60例,痊愈42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功能消化不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宜标本同治,以健脾理气法为基本法则。中医辩证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医辩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消化不良的临床方法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功能消化不良40例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经治疗,经治疗痊愈27例,显著进步11例,无效2例,显效率95%。结论功能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主要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及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应治疗。在于缓解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采取磷酸肌酸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接收的新生儿窒息心肌损伤患儿60例纳为参研样本,随机分为A组(常规治疗)、B组(单用磷酸肌酸钠治疗)与C组(常规治疗+磷酸肌酸钠治疗)。比较三组疗效及心肌酶改善的优劣。结果C组总有效率与心肌酶改善的程度优于A组与B组,B组则优于A组,P<0.05,组间数据间比较差异显著,构成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前提下将磷酸肌酸钠应用在新生儿窒息后合并心肌损伤患儿效果确切。

  • 标签: 心肌损伤 磷酸肌酸钠 治疗效果 新生儿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