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区护士长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健全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及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医务人员感染知识的培训、监管和考核,落实管理措施,规范护理人员行为。结果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整体提高,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管理规范,避免或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护理工作贯穿于预防医院感染控制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护士长的职能作用,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在预防医院感染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护士长 医院感染 护理管理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产科病区孕产妇防跌倒管理,分析孕产妇跌倒原因,及时落实预防措施,减少跌倒发生,确保孕产妇安全。方法根据孕产妇跌倒的相关风险因素,制定风险因素评估表,对有跌倒风险的孕产妇在产前、产后给予护理干预。结果实施孕产妇跌倒风险评估后,孕产妇跌倒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孕产妇跌倒重在风险评估,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有效地预防孕产妇意外跌倒的发生。

  • 标签: 产科 孕产妇 跌倒 风险评估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房通过品管圈的运用,发现病房主要噪音来源,改善患者就医环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开展以“降低病区噪音”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采用现状调查方法对50名住院患者进行病房噪音来源主观评价调查,找出噪音的种类,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病区的噪音改善情况。结果病区内日均呼叫铃的次数从26次下降到13次;工作人员日均的喧哗声从9次下降到2次;小孩的日均喧闹声从5次下降到2次。且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的无形成果显著。结论经过此次品管圈的活动,有效地提高了病区环境的舒适度、病人的满意度,也提高了护士护理管理的参与意识和工作的积极性。

  • 标签: 品管圈 病区噪音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五常法在耳鼻喉科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耳鼻喉科病区自2013年01月开始实施“五常法”护理管理为界,于实施前后分别抽取150例设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实施前后耳鼻喉科病区的护理管理质量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的环境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仪器设备事故发生次数、无菌物品过期数以及护理缺陷发生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更少(P<0.05)。结论在耳鼻喉科病区护理管理中实施“五常法”有助于规范整个病区的环境与物品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自律性与工作质量,并获得较低的护理缺陷发生次数,临床推广价值尤为显著。

  • 标签: 五常法 耳鼻喉科病区 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