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病区孕产妇跌倒风险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2

产科病区孕产妇跌倒风险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

唐秀清

唐秀清

(广西省梧州市工人医院543000)

【摘要】目的:加强产科病区孕产妇防跌倒管理,分析孕产妇跌倒原因,及时落实预防措施,减少跌倒发生,确保孕产妇安全。方法:根据孕产妇跌倒的相关风险因素,制定风险因素评估表,对有跌倒风险的孕产妇在产前、产后给予护理干预。结果:实施孕产妇跌倒风险评估后,孕产妇跌倒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孕产妇跌倒重在风险评估,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有效地预防孕产妇意外跌倒的发生。

【关键词】产科;孕产妇;跌倒;风险评估;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2-0037-02

跌倒是指身体的任何部位因失去平衡而意外地触及地面或其他低于平面的物体,患者在医院发生跌倒,不仅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增加患者及家属的痛苦和和负担,更会成为医疗纠纷和隐患和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因素[1]。我国三级综合医院的评审标准已正式纳入“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发生,如何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成为医疗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2]。2012年我院跌倒发生占不良事件发生率总数45%。为了减少孕产妇跌倒不良事件发生,自2013年1月起我院产科使用孕产妇跌倒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并对评估结果有高危跌倒因素的孕产妇给予护理干预,收到较好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孕产妇1821例,年龄18至39岁,平均(27.1)岁。住院期间发生7例跌倒。其中孕妇3例,产妇4例。无任何损伤:5例,手臂轻微擦伤2例,头皮轻微擦伤2例,经治疗后痊愈。

2012年9月,科室针对7例跌倒孕产妇进行原因分析,总结孕产妇跌倒风险相关因素,根据医院安全管理要求,制定孕产妇跌倒风险因素评估。应用于2182例住院孕产妇临床收到满意效果。

1.2评估方法

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孕妇入院时由接诊护士进行第一次评估,以后由责任护士评估,以上评估表中有1项者为存在跌倒风险,大于1项者为高危跌倒风险,对高危孕妇在病人一览表、床头卡上贴上高危标识,警示各班护士注意,责任护士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1.3效果评估

比较孕产妇风险因素评估实施前和实施后孕产妇跌倒发生情况。

2.结果

表2实施孕产妇风险因素评估前后孕产妇跌倒发生比较(例)

时间住院孕产妇数跌倒发生数(例)

实施前18217

实施后21802

3.讨论

3.1全面评估病人(高危:疾病、体质、用药、依从性)

孕产妇发生跌倒存在很多高危因素。如妊娠高血压疾病、贫血、剖宫产术后体位改变,产后体质虚弱,产后大出血,应用镇静、麻醉、降糖药物等,这些因素都是导致跌倒风险发生的主要因素,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在入院时做好孕产妇跌倒风险的全面评估,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才能有效地降低孕产妇跌倒的发生。

3.2护理人员认真履行告知义务

病人及家属缺乏相关知识,不能意识到跌倒发生的风险,护理人员在告知时,要将跌倒风险、跌倒原因及后果、重要性全部告知,反复提醒,对存在有风险的病人各班次人员参与,病人及家属才会对此事引起重视,告知防跌倒“10知道”,讲解预防跌倒注意事项,向产妇讲解产后生理变化和应对措施,产后休息、饮食、防止机体过度消耗等相应知识,做好心理护理及防跌倒的重要性,以取得产妇及家属的配合和理解。

3.3改善病区环境(提供安全防跌倒环境)

病人活动范围:如病房、厕所、过道,保持灯光的明亮。让孕产妇尽快熟悉病区环,境清洁工做地面清洁时,地拖不要过湿,防止地面湿滑。走廊或厕所安装扶手,厕所放置防滑垫,固定床轮、座便椅。对易坠床、跌倒的孕产妇留陪人,家属离开时告知值班护士,病人意识不清或烦躁时应适当约束,必要时上床栏,护士加强巡视。清除病房床旁走道障碍物,日常用物置于病人便取放之处,教会产妇使用呼叫器和行走辅助工具。

3.4加强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行业是高风险,责任重的服务行业,为了防止孕产妇跌倒的发生,加强护理人员对防跌倒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相关知识培训,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追踪,落实安全措施。对应用镇静药、降压药、降糖药、术后体质虚弱、贫血孕产妇应加强巡视,指导病人使用辅助工具。做好重点交接班,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执行床边交班。悬挂防止跌倒、坠床的标识。对高危孕妇在病人一览表、床头卡上贴上高危标识,警示各班护士注意,

3.5体位指导

对长时间卧床孕产妇应做好体位指导工作,指导病人渐进下床,翻身及下床活动时采用侧卧位翻身法,做到3个30秒,即醒后30秒再起床,起床后30秒再站立,站立后30秒后无不适后再下床活动行走。剖宫产产妇清醒、生命体征平稳2h后可取舒适自由卧位、变换体位时动作要缓慢、避免因体位突然改变而导致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鼓励产妇早期床上翻身、活动四肢等。行走时家属陪伴在侧,若出现头晕,下肢乏力、立即搀扶回病床,静卧或坐位休息,贫血或过度疲劳产妇可适当延长下床活动时间。

3.6产后排尿指导

嘱产妇多饮水并及时排空膀胱,告知因惧怕伤口疼痛憋尿可导致的后果,嘱家属产妇上厕所时需一人陪伴,无陪人时产妇可请求护士或护工陪伴。产妇排尿过程中如出现心慌、胸闷、出冷汗等现象,应迅速将其抬或抱至病床平卧,或就地坐凳休息,并立即呼叫值班护士进行处理。尿潴留者行诱导排尿或使用药物,必要时插尿管,密切观察产妇面色及活动耐力,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总之,跌倒的发生无所不在,预防跌倒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本研究通过对产科病区孕产妇进行跌倒风险因素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我科孕产妇、家属及护理人员对跌倒风险评估实施的重要性、必要性,并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从而降低了孕产妇意外跌倒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金霞,杨丽黎,宋丽君,等.门诊跌倒综合管理措施的实施与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0);1218.

[2]邢桃红,王朝娟,朱晓敏,等.提高高危住院患者预防跌倒依从性的实践与及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9);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