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研究循证护理在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行循证护理干预治疗的透析患者进行研究,并选择同期接受常规护理的35例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对比2组患者护理干预治疗后透析中发生失衡综合征、低血压与肌肉痉挛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中出现失衡综合征57次,低血压137次,肌肉痉挛52次,发生率合计为25.03%,对照组透析中出现失衡综合征101次,低血压235次,肌肉痉挛98次,发生率合计占44.06%,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利用循证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少血液透析中出现失衡综合征、低血压、肌肉痉挛等情况的发生次数,使患者顺利、安全的完成整个透析过程,提高透析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循证护理模式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病案管理中绩效考核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10例医务人员,选取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并将医务人员按照不同方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病案管理,观察组在病理管理基础上实施绩效考核,将两组管理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管理后观察组病案质量评分(80.77±5.45)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病案管理中实施绩效考核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能提高病案质量评分。

  • 标签: 病案管理 绩效考核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中期妊娠引产施行临床路径式护理的价值。方法以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52例中期妊娠引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引产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恐惧评分量表及满意度调查量表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均为3.85%,均显著少于对照组19.23%、11.53%(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SCL-90及满意度调查量表得分无明显差别(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及SCL-90量表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满意度调查表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减少引产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及恐惧的不良情绪,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期妊娠引产 临床路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奥氮平治疗躁狂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的躁狂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碳酸锂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奥氮平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17%,二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奥氮平进行躁狂症的临床治疗,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奥氮平 躁狂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急诊护理流程的价值,以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2014年6月~2015年7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护理流程,探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2.3±0.8)小时、住院时间(10.5±1.2)天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后遗症发生率(18.18%)、梗死再发率(11.36%)少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3.18%)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流程,其护理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急诊护理流程 价值评析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应用价值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82例中风偏瘫后肩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观察组患者采用浮针疗法来进行治疗,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也采用针灸治疗,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组间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889;P<0.05)。结论采用针灸结合针对性的护理来治疗中分偏瘫,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的治疗效率高,有效缓解患者的疾病困扰,患者的回复情况也较为理想,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针灸 中风偏瘫 应用价值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炎的临床护理干预要点及意义。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是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慢性肾炎患者75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行一般性护理;乙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慢性肾炎缓解率;护理后躯体功能、整体健康以及情感、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指标情况;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乙组患者慢性肾炎缓解率显著比甲组高,P<0.05;乙组护理后躯体功能、整体健康以及情感、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指标情况显著比甲组好,P<0.05;乙组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比甲组低,P<0.05。结论慢性肾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缓解病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肾炎 临床护理干预要点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脑卒中病人选择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的临床价值。方法评析对象在我医院收录的脑卒中55例病人中选择,收录时段控制在2016年2月—2017年8月间。依照抽签法完成两组的处理,参照组(n=25)选择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n=30)选择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结果实验组选择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后的康复效果与参照组形成鲜明的优势,呈现出P<0.05的区别结局,存在分析价值。结论脑卒中病人选择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后,吞咽功能有更好的改善,利于疾病快速康复。

  • 标签: 脑卒中 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黛力新治疗精神分裂后抑郁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5年7月—2017年9月收治的75例精神分裂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治疗方法作为分组依据,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35例)2个组别。给予两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增加黛力新治疗,观察患者的抑郁状况变化、治疗安全性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黛力新用于精神分裂后抑郁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抑制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黛力新 精神分裂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重症患者护理中心护理的应用意义。方法选2015年6月-2016年7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ICU重症患者60例,将6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患者,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观察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焦虑、紧张及恐慌等心理因素要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数据之间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重症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

  • 标签: ICU重症患者 心理护理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肺炎患者治疗的护理干预措施,并评析实施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62名老年肺炎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肺炎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93.55%)大于对照组(80.65%),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量表得分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AS、SDS量表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量表得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老年肺炎患者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肺炎 护理干预 治疗 效果
  • 简介:人格是由“面具”(persona,简称“人格面具”)构成的;一个面具就是一个子人格,或人格的一个侧面。人格就是一个人所使用退的所有面具的总和。

  • 标签: 人格 “人格面具” 多重人格 情感控制
  • 简介:摘要人的一生中充满着各种关系,为什么有些人可以把各种关系处理的得心应手,而更多的人在生活中为周围的关系而烦恼呢?除了后天的有意识的去学习关系学和相处之道,其实一个人在幼儿时期与照顾者或者父母的相处也很大程度的影响了他将来和别人打交道的方式。本文介绍了近代心理学的依附理论。通过著名心理学家约翰.鲍比的视角去探究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关系学。

  • 标签: 人际关系 亲子关系 约翰.鲍比 依附理论 发展心理学 精神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人文关怀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将其分为两组,分组方式为随机分组,每组各39例患者。在重症监护室治疗期间,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9.74%,对照组患者为69.23%,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理念,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 标签: 人文关怀 重症监护室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化椅旁护理在牙髓病治疗中的配合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84例牙髓病患者为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的患者命名为对照组,优化椅旁护理的患者命名为观察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表1,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消除时间和平均治疗时间,观察组患者由于对照组,P值为0.039;观察表2,观察组中有29例患者对本次护理表示非常满意,满意度为97.62%,对照组中有24例患者对本次护理表示非常满意,满意度为83.33%,P值为0.034,差异显著。结论优化椅旁护理可有效提高牙髓病治疗中的配合效果,有利于减轻患者疼痛,加快治疗时间,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优化椅旁护理 牙髓病 配合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口腔修复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口腔修复前用可摘的局部义齿进行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口腔修复前进行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牙齿畸形治疗效果,临床治愈率越高临床效果越好,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越低疗效越好。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平均疗程(20.1±2.4)月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疗程(25.1±2.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口腔修复正畸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外貌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 标签: 正畸治疗 口腔修复 临床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中医辨证疗法应用于糖尿病(DM)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170例DM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11比例分为参照组(n=85,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和治疗组(n=85,给予辩证疗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6%、84.7%,组间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采用中医辩证疗法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维持血糖正常水平,值得临床使用和大力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中医辨证疗法 常规西医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方式以及评析其社区护理的施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研究组(前60例)及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社区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优化情况和护理依从度。结果两组患者比较,观察组各项血糖情况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度为56例(93.3%),对照组患者护理依从度45例(7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增加社区护理方式,能够增强患者依从度,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推广意义。

  • 标签: 社区护理 老年糖尿病患者 施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盆腔炎患者中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施行意义。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进行74例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取的盆腔炎患者分组。对照组在护理方法上沿用传统护理,全面护理组则采取全面护理。就两组患者附件压痛、宫颈举痛、白带增多消失时间、病原体转阴时间和护理满意度、规范治疗、规律生活、注意经期卫生和定期复查依从评分进行比较,并比较护理前后炎症检测指标。结果全面护理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全面护理组规范治疗、规律生活、注意经期卫生和定期复查依从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全面护理组患者附件压痛、宫颈举痛、白带增多消失时间、病原体转阴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检测指标并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全面护理组炎症检测指标降低幅度更大,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盆腔炎患者中的全面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加速临床症状消失和病原体转阴,降低炎症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盆腔炎患者中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施行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肢骨折患儿应用硬腰联合麻醉的价值。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358例下肢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分别179例。硬膜外组应用单纯连续硬膜外麻醉,硬腰联合组应用硬腰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起效时间、阻滞充分时间、麻醉药物用量、麻醉清醒时间;不同时间点患者VAS积分。结果硬腰联合组麻醉效果高于硬膜外组,P<0.05;硬腰联合组起效时间、阻滞充分时间、麻醉药物用量、麻醉清醒时间短于硬膜外组,P<0.05;硬腰联合组切皮、缝皮时VAS积分低于硬膜外组,P<0.05。结论下肢骨折患儿应用硬腰联合麻醉的价值高,可提高麻醉效果,缩短起效时间和苏醒时间,减轻患儿疼痛,值得借鉴。

  • 标签: 下肢骨折患儿 硬腰联合麻醉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