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喉剑佐治婴幼儿鹅口疮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因鹅口疮在我院儿科就诊的患儿7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均给予2.5%碳酸氢钠清洁后,用制霉菌素粉末涂口腔3天,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开喉剑喷雾(儿童型)口腔喷药一周,两组治疗3天后评价疗效并随访3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5%,复发率为17.5%,对照组总有效率76%,复发率32%,两组有效率比均有显著差异(χ2=4.82,P<0.05)。结论开喉剑喷雾治疗婴幼儿鹅口疮具有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婴幼儿易于接受等优点,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疗法。

  • 标签: 婴幼儿鹅口疮 开喉剑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布地奈德鼻喷雾治疗慢性鼻炎作用效果研究。方法采用2014年10月一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鼻炎患者194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97例患者采用曲安奈德喷雾治疗。观察组97例患者采用布地奈德鼻喷雾治疗,同时对两组患者的鼻腔局部症状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观察组鼻炎症状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布地奈德鼻喷雾治疗慢性鼻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鼻炎局部症状,尽早康复,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工作者广泛使用。

  • 标签: 慢性鼻炎 疗效分析 布地奈德喷雾
  • 简介:摘要目的为蒙药蓝刺头-5味喷雾的质量建立博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蓝刺头-5味喷雾中红花、苏木进行鉴别。结果薄层色谱中各味药的特征斑点清晰,专属性强。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蓝刺头-5味喷雾的质量控制。

  • 标签: 蓝刺头-五味喷雾 红花对照药材 苏木对照药材 TCL 质量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布地奈德鼻喷雾治疗慢性鼻炎作用效果研究。方法采用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鼻炎患者194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97例患者采用曲安奈德喷雾治疗。观察组97例患者采用布地奈德鼻喷雾治疗,同时对两组患者的鼻腔局部症状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观察组鼻炎症状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布地奈德鼻喷雾治疗慢性鼻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鼻炎局部症状,尽早康复,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工作者广泛使用。

  • 标签: 慢性鼻炎 疗效分析 布地奈德喷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肤康喷雾在妊娠期阴道炎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阴道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妇肤康喷雾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硝唑栓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肤康喷雾治疗妊娠期阴道炎具有较好的效果,而且发生的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妇肤康喷雾剂 妊娠期 阴道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变应性鼻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羟甲唑啉喷鼻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剂 变应性鼻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开喉剑喷雾在放化疗所致口腔溃疡及口腔炎中的使用效果,并对其临床总体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所在医院41例放化疗所致口腔溃疡及口腔炎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给予其对症护理,并采用开喉剑喷雾进行辅助治疗。选取同期41例放化疗所致口腔溃疡及口腔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比较2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护理安全、消毒处理、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为放化疗所致口腔溃疡及口腔炎患者开展临床护理干预时,为其配合良好的对症护理干预服务,并将中药开喉剑喷雾作为辅助疗法,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患者安全预后具有显著影响。

  • 标签: 开喉剑喷雾剂 放化疗 口腔溃疡 口腔炎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溃疡患者行口腔炎喷雾、康复新口服液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口腔溃疡患者中抽选90例,按入院编号的单双数分成两组口腔炎喷雾疗法对照组、康复新口服液疗法研究组,评定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时间、疼痛消退时间和对照组统计有区别,P<0.05;研究组患者缓解率为95.6%(43/45),高于80.0%(36/45)对照组,统计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给予口腔溃疡患者康复新口服液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病症,加快康复速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腔炎喷雾剂 康复新口服液 口腔溃疡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曲安奈德鼻喷雾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116例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58例)与对照组(58例)。对照组进行鼻内镜手术,观察组予以曲安奈德鼻喷雾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半年、1年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相比,曲安奈德鼻喷雾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术后复发情况的发生,对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曲安奈德鼻喷雾剂 鼻内镜手术 鼻息肉 临床疗效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布地奈德鼻喷雾与呋麻滴鼻液加入地塞米松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6年6月到2017年10月之间,在我院选取4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单盲法和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患者采用呋麻滴鼻液加入地塞米松治疗,B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鼻喷雾治疗,分析临床效果。结果A组患者过敏性鼻炎症状评分的平均分为(1.5±0.2)分,B组为(0.5±0.3)分,对比差异显著,且A组患者的PEFR、FEV1、lgE与B组相比,差异显著,同时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布地奈德鼻喷雾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布地奈德鼻喷雾剂 过敏性鼻炎 呋麻滴鼻液 地塞米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糠酸莫米松鼻喷雾联合通窍鼻炎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联合通窍鼻炎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通过糠酸莫米松鼻喷雾联合通窍鼻炎颗粒进行治疗后,炎症消失的患者显效率明显多于对照组只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的显效率。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患者无效率为3.33%,对照组患者无效率为16.6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χ?=17.297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糠酸莫米松鼻喷雾联合通窍鼻炎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通窍鼻炎颗粒 变应性鼻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鼻渊通窍颗粒联合曲安奈德鼻喷雾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2月收治的124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2)和治疗组(n=62),对照组采用曲安奈德鼻喷雾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鼻渊通窍颗粒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低于治疗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对照组与治疗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慢性鼻-鼻窦炎采用鼻渊通窍颗粒联合曲安奈德鼻喷雾治疗具有效果确切,安全可靠等优势,值得临床优先选择和大力推广。

  • 标签: 慢性鼻-鼻窦炎 鼻渊通窍颗粒 曲安奈德鼻喷雾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和糠酸莫米松鼻喷雾联合治疗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声导抗曲线恢复的作用。方法将病程在3个月以内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73例(240耳)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7例(78耳),给予头孢克肟咀嚼片口服,生理海水鼻鼻喷雾治疗。治疗组116例(162耳)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和糠酸莫米松鼻喷雾联合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2周后复诊,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41耳,显效10耳、好转8耳、无效19耳,有效率为75.64%;治疗组治愈109耳,显效24耳、好转17耳、无效12耳,有效率为92.59%,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5,P<0.000)。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和糠酸莫米松鼻喷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分泌性中耳炎 声导抗 儿童
  • 简介:摘要凡以祛痰或消痰为主的药物称为化痰药,能缓和或制止咳嗽喘息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或一般咳嗽每多挟痰,痰多亦每致咳嗽。咳嗽、咯痰和喘息往往同时存在,并互为因果,在治疗时化痰药和止咳平喘药常相互配伍。化痰药主要用于痰多咳嗽、咯痰不爽以及与痰有关的如瘿瘤瘰疬等证。止咳平喘药主要用于治疗症见咳嗽、气喘的多种疾患。祖国医学所指的痰有两个涵义,一是咯出的痰,是狭义的,多由感受外邪,肺气壅滞,津液不布凝聚而成,或由于脾不健运,水湿凝聚而成,如慢性支气管炎、咽喉部炎症或慢性肺部疾患所引起的咳嗽等。一是指稽留在体内各种各样的痰,这是广义的痰,它包括了许多具有某些特殊病症的痰证,如瘿瘤。

  • 标签: 止咳平喘药 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更好研究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冒后咳嗽疗效对比效果。方法本文选取的是本院2017年07月至2018年01月门诊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苏黄止咳胶囊组40例。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5%、80.0%,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咳嗽症状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经过临床用药对比,苏黄止咳胶囊具有良好的止咳、降低气道反应的作用。

  • 标签: 苏黄止咳胶囊 感冒咳嗽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研究HPLC测定止咳药中橙皮苷含量的基本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某品牌止咳药物,采用HPLC方法对该止咳药物中的橙皮苷含量进行测量。色谱柱phenomenex柱;检测波长283nm;流动相乙腈-2%冰醋酸(2575);温柱30℃。结果在采用HPLC测定止咳药品中橙皮苷含量后,发现橙皮苷在0.8~9.6μg的范围内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9%,RSD=0.8%。结论HPLC在测定止咳药品中橙皮苷含量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具有操作简单、结果可靠等优点,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 标签: HPLC 止咳药品 橙皮苷 含量 临床推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见清热降火药的临床功效与临床应用。方法对黄芩、黄连、黄柏的临床药理及临床应用。结果清热降火药是指以寒凉清热的药物,解降火热之症。主要适用于表邪已解、内无积滞的里热证,如外感热病高热、热痢、痈肿疮疡以及阴伤内热、湿热泻痢、温毒发斑、痈肿疮毒、阴虚潮热等。结论常见清热降火药的临床功效与临床应用凡药性寒凉,以清泄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清热药。主要有黄芩、黄连和黄柏是清热降火药当中的重点。

  • 标签: 清热降火 黄芩 黄连 黄柏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清热解毒透疹方治疗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我县高湾乡白崖村白崖小学发生麻疹爆发疫情,靖远县疾控中心中医药防制科对2005年3月-2006年5月在高湾乡卫生院收治的麻疹患者44(包括4例成人)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清热解毒透疹方,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指标,治疗后5天、治疗后1周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等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5天、治疗后1周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解毒透疹方应用在麻疹治疗过程中,可有效恢复患者体温,提升患者整体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清热解毒透疹方 麻疹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润肺止咳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口服氯他定及孟鲁司特钠药物,在此基础上实验组给予润肺止咳汤治疗。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及白细胞介素-2等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中,无效患者为3例,所占比例为8.82%,有效患者为17例,所占比例为50.0%,显效患者为14例,所占比例为41.18%。对照组中,无效患者为10例,所占比例为29.41%,有效患者为12例,所占比例为35.29%,显效患者为12例,所占比例为35.29%。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润肺止咳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效果理想,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 标签: 润肺止咳汤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手足口病患儿的退热时间。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72例普通型手足口病伴发热患儿,将患儿动态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为35人,对照组为37人。对照组手足口病患儿采用喜炎平或炎琥宁注射液抗病毒,合并感染时予以抗生素,高热时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栓进行降温等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进行退热治疗,比较两组患儿退热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在治疗手足口病患者上具有明显的退热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手足口病 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