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心律失常药的药理作用及应用。方法对抗快速心律失常药物可根据其对正常心肌组织的电生理作用分为I、Ⅱ、Ⅲ和Ⅳ4大类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分析。结果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于多种通道和多种受体,如胺碘酮对钠通道、钙通道、钾通道、a受体、β受体都有阻滞作用。结论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药物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心脏自律,延长有效不应期,改变传导速度。

  • 标签: 抗快速性心律失常 药物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阴侧切与会阴自然伤的优缺点,以达到降低会阴侧切率的作用。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阴道分娩的720例产妇进行分析,其中会阴侧切407例为研究组,自然伤235例为对照组,观察新生儿并发症及会阴体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产伤、头皮血肿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儿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就会阴伤及愈合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然伤在巨大儿减少的情况下,不增加母儿的危险,且愈合好,医师应严格控制会阴侧切指证,从而使会阴侧切率下降。

  • 标签: 会阴侧切 会阴裂伤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铸造金属全冠修复磨牙冠根纵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对2012年元月~2013年12月24例磨牙冠根纵患者采用铸造金属全冠修复。结果23例患者使用铸造金属全冠修复疗效满意,痛苦少,修复效果稳定,能保留住患牙且修复了外形。结论磨牙冠根纵患者采用铸造金属全冠修复,解决了磨牙冠根纵后不易修复的问题,节省了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既能够保留住患牙又修复了外形,值得推广学习。

  • 标签: 磨牙 冠根纵裂 修复 铸造金属全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变应鼻炎-鼻窦炎合并轻度支气管哮喘的白三烯治疗效果评价。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伴慢性常年变应鼻炎-鼻窦炎轻度持续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分别给予顺尔宁、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哮喘发作次数明显降低,观察组起效显著快于对照组,夜间醒觉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各县数据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变应鼻炎-鼻窦炎合并轻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上,顺尔宁效果显著,可短时间改善患者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变应性鼻炎-鼻窦炎 轻度支气管哮喘 抗白三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体质教育对治疗幽门螺杆菌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2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及对照组均给予相同的幽门螺杆菌药物及疗程,对照组给予基础健康教育;治疗组同样配合基础健康教育,同时根据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进行相应的体质教育干预;均停药28天后复查幽门螺杆菌。比较两组病人的治愈率、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等。结果治疗组病人的治愈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P<0.01),临床症状疗效有可比。结论进行中医体质教育指导可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治愈率。

  • 标签: 中医体质教育 幽门螺杆菌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随着输血检测技术的发展,ABO血型鉴定试剂质量的提高,由血型鉴定错误而引起的急性溶血反应发生率显著减少,但临床上由不规则抗体引起迟发性输血反应还时有发生1。

  • 标签: ABO血型 不规则抗体 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焦作地区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为制定-HIV感染的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5年无偿献血者-HIV检测情况及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性别的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2010~2015年共计222178例无偿献血者中,确认阳性28例,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感染率为1.26/万;(2)不同年龄段间、不同文化程度间-HIV阳性率无显著差异;(3)男性献血者-HIV阳性率远远多于女性,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1)从源头做起,加强有关HIV传播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从根源上有效控制HIV感染的机率;(2)培养高素质的献血前咨询和健康检查人员,提高献血前咨询技巧和识别排除高危人群的能力;(3)加强实验室管理,选择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试剂和先进的检测技术,以有效保障血液质量和安全。

  • 标签: 血液安全 抗-HIV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痫前期的硫酸镁与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30例子痫前期患者出现子痫的临床硫酸镁与痉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子痫前期患者经硫酸镁与痉治疗,平均动脉压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有下降趋势。结论硫酸镁是子痫前期痉和预防子痫复发效果最确切、应用最广泛的药物。

  • 标签: 硫酸镁与抗痉 子痫前期 子痫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溶栓及凝治疗的护理措施以及在临床上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被诊断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58例,给予凝、溶栓等治疗,58例患者的临床症状采用回顾分析,治疗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护理。结果患者经过临床治疗以及适当的护理,状况明显好转。结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采用凝、溶栓治疗的同时,进行合理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 标签: 急性肺血栓栓塞 溶栓 抗凝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乙型肝炎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的药物服用剂量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在我院乙型肝炎患者中抽取2015年4月至2015年6月入院治疗的30例患者组成观察组,并抽取2015年1月至2015年3月入院治疗的30例患者组成参照组,参照组患者服用拉米夫定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HBV和DNA水平进行比较,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转换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BV和DNA水平有了显著改善,且患者的血清转换水平也有了显著优化,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明显,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学计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恩替卡韦在抵抗乙型肝炎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在服用的过程中要把握患者的服用剂量。

  • 标签: 恩替卡韦 乙型肝炎 剂量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增生合剂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0月间接收的112例乳腺增生症患者,根据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乳腺增生合剂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1.1%高于对照组71.4%,不良反应1.8%低于对照组8.9%,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乳腺增生合剂治疗乳腺增生,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并且毒副作用非常小,故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抗乳腺增生合剂 乳腺增生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尿激酶联合序贯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方法病例对象为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100例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将患者分为B组和A组。A组疗法为普通肝素泵入,B组疗法为尿激酶联合序贯凝。评价两组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心率、呼吸频率以及疗效。结果经治疗,B组血气分析结果、心率、呼吸频率以及疗效跟A组相比有明显优势,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序贯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改善其预后,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尿激酶 序贯抗凝治疗 次大面积肺栓塞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华法林与新型口服凝药物(利伐沙班、达比加群)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方法对6例服用华法林致消化道出血(华法林组)和5例服用新型凝药物(利伐沙班、达比加群)致消化道出血(新型凝药物组)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比较两组的消化道出血在服用药物之后的发生时间、出血特点、住院时间,建立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两类凝药物引起消化道出血的风险评估。结果两组在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出血量、严重程度、住院时间以及内镜下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口服凝药物组引起消化道出血发生在服用药物100天之类的比率为77.8%,而华法林组比率为41.6%。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同时服用其他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噻氯吡啶等会加重消化道出血的严重程度。(P<0.05)。结论华法林与新型口服凝药物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特点以及住院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服用药物100天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新型口服凝药物组明显高于华法林组。并且同时服用其他血小板聚集药物会加大消化道出血的严重程度。

  • 标签: 消化道出血 华法林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氯吡格雷与依诺肝素预防腰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60例择期腰椎手术的DVT高危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A组,n=30)和依诺肝素组(B组,n=30)。分别于术后6h和12h开始口服氯吡格雷和注射依诺肝素;均于患者能下床活动后停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7d检测血D-二聚体、PT、APTT的水平。术后记录48h引流量,术后7d行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下肢DVT形成和肺栓塞发生。A组术后48h的引流量,术后7d肌肉静脉血栓发生率及D-二聚体、PT、APTT的水平较B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均无切口周围血肿、消化道出血,硬膜外血肿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氯吡格雷预防腰椎术后下肢DVT形成的效果与依诺肝素相当,且安全有效。

  • 标签: 氯吡格雷 依诺肝素 深静脉血栓 腰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初中生三年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变化,了解初中生对乙型肝炎的免疫力程度。方法选取2013~2015年三届初中生三年乙肝表面抗体连续三年跟踪检测。结果2009年本市对8~15岁儿童免费补种乙肝疫苗后,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维持在54.9%,部分学生抗体随年龄增长而消失,部分学生随年龄增长而出现阳性。

  • 标签: 初中生 乙肝表面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因化脓眼内炎的病因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5月4月外因化脓眼内炎患者30例进行观察,选择同期治疗的另外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体腔内注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内注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86.67%,对照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63.33%,两组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因化脓眼内炎患者的病因中,眼球穿孔伤是患者致病的主要原因,通过采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内注药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视力。

  • 标签: 眼内炎 病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血管认知障碍(VCI)是现代社会的高发疾病,其发病与脑血管病直接或间接相关,属于一系列复杂的临床综合征。脑血管疾病是我国高发的慢性病之一,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血管认知障碍发病率逐渐上升,而该病群体的不断增多给社会和医疗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目前,尚无治疗血管认知障碍的有效方法,因而必须探索血管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为该病预防提供一些参考经验。本文以皮层下非痴呆血管认知障碍(VCIND)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述研究,旨在提高VCIND危险因素认识程度,提升VCIND防控效果。

  • 标签: 痴呆 血管性认知障碍 危险因素 血管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放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小肾癌的安全及有效。方法84例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作为观察组,74例行开放肾部分切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肾蒂血管阻断时间和手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08.89±19.39)min和(119.29±16.51)min、(31.09±5.58)min和(22.08±4.71)min、(7.73±1.35)d和(9.02±1.85)d,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和术中输血率分别为(106.8±73.02)ml和(129.19±88.43)ml、2.4%(2/84)和2.7%(2/74),没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分别为2.4%(2/84)和8.1%(6/74),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随访19~60月,没有患者出现复发或者转移,1年内的生存率为100%。结论对于小肾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比较短,手术后患者的恢复时间较短,肾蒂阻断的时间比较长,值得有条件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肾癌 肾切除术 腹腔镜
  • 简介:摘要术后早期炎肠梗阻是指因腹部广泛手术、创伤、腹膜炎、腹腔积液、异物残留等原因导致肠壁和肠粘膜水肿增厚,肠腔闭塞,肠浆膜面炎渗出,致使肠管粘连和麻痹的肠梗阻。术后肠梗阻多发生于小肠,这同小肠的组织结构与特点有密切关。术后早期炎症肠梗阻有其典型的病生理改变。炎肠梗阻与其它肠梗阻相比有其特殊的一面。在临床中术后早期炎症肠梗阻需要与术后麻痹肠梗阻、延迟肠麻痹、假性肠梗阻、术后早期机械肠梗阻相鉴别。本文在最后讨论总结了炎肠梗阻的非手术治疗措施及可能的预防措施。

  • 标签: 肠梗阻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粘连 小肠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颗粒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对患者血清维生素D3、IFN-γ、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我院就诊的224例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2例。对照组给予匹多莫德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感颗粒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维生素D3、IFN-γ、IL-10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维生素D3、IFN-γ、IL-10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的增高(P<0.05)。结论感颗粒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较单纯匹多莫德治疗能更有效的增高患者血清维生素D3、IFN-γ、IL-10水平。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