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化内科对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方案。方法将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计算机随机分成A组和B组,45例每组。A组中西医结合治疗,B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情况、止血情况及患者住院天数。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97.78%)、不良反应发生率(4.44%)、止血时间(28.61±5.20小时)、住院天数(4.20±1.01天)均优于B组(P<0.05)。结论与西医疗法相比,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更加安全有效。

  • 标签: 消化内科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sD)患者表述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的躯体症状报告单、贝克抑郁问卷(BDI)、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C)、多伦多述情量表(TAS-20)对115例SD患者(研究组)进行评定,使用TAS-20量表对101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评定。结果躯体症状报告单总分、躯体忽视、呼吸系统症状和睡眠障碍依次进入TAS-20总分的回归方程;躯体症状报告单总分与情感虐待依次进入TAS-20因子Ⅱ的回归方程。结论SD有明显的表述障碍。躯体化症状、抑郁情绪等为SD患者表述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

  • 标签: 躯体形式障碍 表述障碍 认知应对 抑郁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于我院接受消化内镜治疗的7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消化内镜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消化内镜 上消化道出血 优质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上消化道出血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去甲肾上腺素及云南白药治疗,实验组进行消化内镜下局部药物注射治疗。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无效患者为1例,所占比例4.0%,显效患者为10例,所占比例为40.0%,有效患者为14例,所占比例为56.0%。对照组患者无效患者为7例,所占比例28.0%,显效患者为9例,所占比例为3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较为理想,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 标签: 消化内镜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中述情障碍的发生情况及相关性。方法49例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为病例组(PTSD组),52例经历创伤事件未发生PTSD的人群为非PTSD组,50例我院行健康体检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法及结构式访谈法深入临床科室,进行问卷调查与评估。对比述情障碍发生率。结果PTSD组中述情障碍的发生率为61.22%,非PTSD组发生率为21.15%,正常组发生率为8%,即PTSD组述情障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PTSD组及正常组述情障碍的发生率,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创伤后应激障碍人群中述情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经历创伤事件未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群以及正常人群。(2)创伤后应激障碍与述情障碍相互关联,述情障碍可能作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疾病的伴随症状出现。

  • 标签: PTSD 述情障碍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消化道出血患者以消化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诊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共计90例为研究样本,将患者平均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药物保守治疗法,观察组患者以消化内镜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4.44%。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消化道出血患者以消化内镜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 标签: 消化内镜 消化道出血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疗效。方法从2016年5月开始从消化门诊筛查患者,截至2017年5月,入选对象180例,随机编号分组,三组各入选对象60例。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分别给予安慰剂、复方消化酶制剂、米曲菌胰酶片治疗,对比疗效。结果观察1组完成研究56例,观察2组55例,对照组57例。观察1组愈显率高于观察2组、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控制率与愈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酶制剂特别是米曲菌胰酶片治疗消化不良,疗效肯定。

  • 标签: 消化不良 消化酶制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消化内科治疗取得的效果。方法取医院急诊消化内科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4例,利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包括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分别给予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6.15%(50/52)、84.62%(44/5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92%(1/52)、5.77%(3/52),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消化内科治疗中,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有助于患者治疗效果的提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消化内科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出现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结果年龄>60岁和NSAIDs服用情况是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以及NSAIDs服用情况进行控制,能够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病,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上消化道出血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癌症早期临床诊断应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并治疗的消化道癌症早期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患者分别采用传统内镜技术和消化内镜技术进行检查,对照组选用传统外科手术,研究组选用消化内镜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措施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6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诊断率是96.25%(P<0.05);对照组的消化道癌症早期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平均手术时间都远远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的消化道癌症早期患者的治疗费用和手术之后并发症的产生频率都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癌症早期治疗中,不仅够缓解患者的疼痛度,而且还减少了手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和治疗效果好。

  • 标签: 消化道 早癌 消化内镜技术
  • 简介:摘要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病情凶险,是脑功能障碍常见的原因1。我院1981-1986年内科住院4141例,其中脑卒中497例,导致意识障碍168例。本文报告497例脑血管病中168例出现意识障碍。其中,脑出血出现意识障碍者最多,为90.8%(69/76例)。168例意识障碍中,意识恍惚、嗜睡占17.9%,昏睡占34.5%,昏迷占47.1%。意识障碍与预后关系缺血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88例中,昏迷32例,死亡23例(26.14%),出血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80例中,昏迷47例,死亡36例(45%)。故意识障碍除可做为病情判断外,也是估计预后的主要依据。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 脑卒中 脑功能障碍
  • 简介:家庭是个人成长的摇篮,也是塑造人格的基地,而人格又决定了人的命运。关于家庭与个人的关系,本体心理学认为:家庭需要每个健全的个体所组成,只有个人发展了,健康了,整个家庭才能健全。然而,家庭中的问题是最多的。误区也最多,最难解决的是人格冲突,尤其是关于两价人格(依赖人格)。在家庭中,最令人痛心的重大误区和悲剧是忽略了隔代寄养造成的严重心理问题.

  • 标签: 隔代寄养 人格障碍 家庭教育 心理卫生
  • 简介:过去二十年,汉语阅读障碍引起研究者的广泛重视。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研究,取得一定成绩。本文重点介绍一些在汉语阅读障碍方面较具影响的研究及其成果,并在详细分析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做出简要述评。

  • 标签: 汉语阅读障碍 研究进展 综述 真实性 脑激活 影响的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急性应激障碍的发生因素、症状、治疗、预后。方法通过对一病案的咨询治疗过程结果的分析。结论突发或创伤事件,个性特征都是起病的原因,常见症状是麻木;情感分离,缄默,现实感丧失,对经历事件的的重新体验,做梦和闪回,对事件的回避。症状一般不超过四周,预后良好。

  • 标签: 急性应激障碍 原因 症状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格障碍的临床症状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30例人格障碍患者,对患者开展口服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方式,治疗时间为1~18个月,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显效12例,有效17例,无效1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结论病态人格一经形成不易矫正,短期内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需经长期治疗甚至终身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才能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病态人格的形成十分关键。

  • 标签: 人格障碍 心理治疗 康复训练
  • 简介: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的治疗方法。方法用钟友彬的认识领悟疗法对躯体形式障碍3案例治疗通程予以报告和分析。结果认识领悟疗法对躯体形式障碍有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认识领悟疗法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是有效的和可行的。

  • 标签: 躯体形式障碍 心理防御 认识领悟疗法 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结合当前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综述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包括康复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手术,电刺激,高压氧等治疗方法。资料来源采用计算机检索万方医学网2000/2014-1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相关的文章,使用高级检索,检索词为“脑卒中/脑血管意外and吞咽障碍and治疗/康复”,手工查阅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康复相关的文献。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查看每篇文献的摘要。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方法。排除文献重复研究、一般综述。对个案报道不作限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文献878篇,排除重复研究文献和内容陈旧的文献,27篇纳入参考文献。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也得到较多文献的支持,而高压氧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引发的吞咽障碍具有治疗作用,高压氧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更有利于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治疗 综述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