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流感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6年我院收治的2556例流行性感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月、10~12月两个时间段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儿童、青少年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危人群;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农民、学生等职业的发病率较高。结论应继续提高流行性感冒监测力度,大力宣传相关预防控制知识,并积极开展疫苗接种工作,从而保护易感人群,降低疾病发病率。

  • 标签: 流行性感冒 流行特征 预防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市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特征,从而为临床中建立流感防控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我市2013—2017年经哨点医院收集的1632例流感样病例资料,研究其流行特征。结果(1)1632例患者,其中1368例(83.82%)为冬春两季发病;(2)1632例患者,其中0~9岁组523例(38.32%),10~24岁组346例(21.20%),25~34岁组484例(29.66%),提示儿童及青壮年属于高发人群;(3)采集5488份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发现886份(16.14%)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中252例(28.44%)乙型流感、293例(33.07%)甲型H3N1流感、305例(34.42%)甲型H1N1流感、36例(4.06%)混合型。结论冬春两季是我市流感的高发季节,儿童及青壮年是主要防控对象,有关部门应提高流感监测力度,严格观察变异流感病毒的特征,以便合理指导本地区流感防控工作。

  • 标签: 流行性感冒 流行特征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归纳分析了肿瘤患者常见症状护理措施。

  • 标签: 肿瘤患者 症状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热症状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发热症状患者30例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对30例发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效控制和延缓体温的升高。结论通过临床护理工作去除发热的病因和诱因。体温恢复正常范围。发热引起的身心反应减轻或消失,协助患者处于舒适状态。减少产热和增加散热。

  • 标签: 发热 临床护理 降温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滑县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动态,为制定全县布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疾病监测系统中2014年滑县布病疫情资料按不同性别、年龄、季节传播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滑县布病发病人数33例,2014年滑县报告病例41例,2014年比2013年增长0.57/十万;不同年龄间发病率有差异,集中在20~40岁之间,占发病总数的51.2%;病例主要集中在滑县各乡镇农村,人员多从事牲畜养殖和屠宰工作;发病月份1~11月份都有,集中在3~9月份发生,占病例总数的75%。结论滑县布病疫情呈上升趋势,针对高危人群和集中发病月份,提高羊只从业人员个人防护意识,做好疾病预防和监测工作,配合畜牧部门做好羊只的检疫和免疫工作,有效地控制布病的流行蔓延。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流行动态 高危人群 疫情分析
  • 简介:摘要癫痫是一组反复发作的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的慢性疾病。临床上由多种脑部道不病损和代谢障碍引发症状性癫痫。本例报告1例糖尿病酸症酸中毒导致Jackson癫痫,现报告1例如下。

  • 标签: 癫痫 神经元异常放电 糖尿病酸症酸中毒。
  • 简介:摘要由于生活水平的改善,老龄化加剧,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呈现为上升趋势;尤其是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的急剧增加,并且患者还出现了糖尿病合并的各种病症,所以,对于糖尿病的预防刻不容缓,而本文就糖尿病的流行现状与预防方面重点讨论,以下为内容陈述。

  • 标签: 糖尿病 流行病学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预防控制该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21例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1例病例发病高峰在3~7月,好发年龄为5岁以下儿童。结论加强预防接种,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传染源,重点加强环境和个人卫生条件的改善,相关部门应引起重视,积极宣传手足口病预防保健知识是防止流行性腮腺炎流行及其并发症发生的主要措施。

  • 标签: 学校 流行性腮腺炎 儿童 分析
  • 简介:摘要围绝经期是中妇女进入老年期的重要过渡阶段,也女性从性成熟期转向性机能衰退的重要阶段。多数女性的围绝经期历时数年,而期间可出现各种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也影响了其家庭和谐,故需要探索安全、有效的围绝经期妇女症状干预策略,帮助女性顺利走出围绝经期。为此,文章针对围绝经期妇女症状管理策略展开综述研究,如下。

  • 标签: 围绝经期 临床症状 管理策略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从不同病期比较抑郁症患者的症状归因方式。方法采用已经确诊抑郁症患者不同病期、不同症状、不同区间群体进行问询方式的不同归因方式评定轻度与重度级别抑郁症患者中100例抑郁症患者的症状归因,并考察重度与轻度之间的差异。应用统计软件SAS6.12对调查表选择的研究对象,针对不同分组患者的症状归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可控-不可控、暂时-持久等维度有显著变化。结论重度抑郁症患者对自己的行为企图存在不可控性,对外界抗拒及疑虑明显,完全在自己的精神世界生活,与周围环境完全脱离,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社会、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控性较差。

  • 标签: 抑郁症 归因方式问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对脑梗塞患者精神症状改善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40例脑梗塞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使用心理护理方法。对照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精神症状的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6±4.8)分,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0.3±3.7)分,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具有显著差异(P<0.05);经护理措施后,所有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显著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服务,将可显著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同时还能够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脑梗塞 精神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急性咳嗽气道炎症变化状况。方法选择亚急性咳嗽患者36例为观察组及健康体检者36例为对照组,测定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血清IL-17、FeNO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前症状积分、IL-17及Fe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IL-17及FeNO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IL-17与FeNO呈正相关关系(r=0.626,P<0.05),与症状积分呈正相关关系(r=0.452,P<0.05)。结论亚急性咳嗽存在明显的气道炎症和气道反应性升高,IL-17表达水平能体现亚急性咳嗽气道炎症严重程度。

  • 标签: 亚急性咳嗽 气道炎症 白细胞介素-17 一氧化氮
  • 简介:摘要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V),是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最常见、也是患者感受最痛苦的不良反应之一。严重的恶心呕吐对患者心理、生理造成极大危害,降低化疗的依从性,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对患者CINV症状进行系统管理,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肿瘤患者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发生风险,减轻患者痛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 症状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足口病的流行概况及其预防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防控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对比某地区2011年1月-2013年12月与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实施手足口病综合预防措施前后,手足口病疫情的流行情况,探讨综合预防控制措施的应用价值。结果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实施综合防控措施后,该地区手足口病报告例数较实施前发生显著降低(P<0.05);实施前后病例分布特点发生了改变。结论实施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对于控制手足口病的发生以及流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 标签: 手足口病 综合防控措施 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应根据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征,采取积极有效的防制措施。应采取建造人畜隔离的居住环境、加强皮毛加工生产人员个体防护、讲究饮食卫生、避免经水和呼吸道传播,做好游牧或迁徙条件下的预防,预防布鲁氏菌病在人间的传播和流行;应采取加强疫情监测、消灭传染源和加大健康教育普及防制知识等措施,通过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控制布鲁氏菌病的传播和流行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流行特征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院急诊患者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急诊科就诊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疾病谱等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采用信息完全的急诊病例11723例,占全部急诊患者96.32%,男女比例为1.381;1、2、8月就诊患者最多;一天急诊患者主要集中于1000~2200,占全天急诊患者总数62.18%;排名前五的急诊诊断分别是创伤、发热、腹痛、冠心病或心力衰竭、脑梗或脑卒中。结论根据流行病学特点,进一步完善我院急诊救治系统,促进急诊资源在时间及数量上的合理配置,有针对性的加强培训,提高我院急诊医疗水平。

  • 标签: 急诊 患者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讨论异位胰腺胃镜以及超声下胃镜的现象。通过研究2012年3月到2015年3月三年中所有的异位胰腺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出患病时的反应、胃部在内镜及超声下的现象。根据57位病人的资料,其中异位的位置在胃窦部的有52位患者,在胃角处有4名患者,只有一位患者患病位置在十二指肠处。而有49名患者胃镜检查时发现隆起顶部有脐样处开口。采用超声检查异位时,有50位患者的异位隆起边界不清晰,其中48名患者超声检查都是不均匀混合回声,6名患者有低回声及等回声病灶。还有6名患者异位病变处于黏膜层,47名患者病变位置为黏膜下层,2名患者病变位置为累及肌层,还有2名患者处于突破肌层。所以检查异位胰腺病例时,基本没有任何可以明显看出来的症状,只能结合胃镜检查及超声内镜才能确诊病状。

  • 标签: 胃镜检查 腔内超声检查 异位胰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胸痛症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心电图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2—9月期间在广州新海医院就诊的无胸痛症状AMI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加做右室和后壁导联,每位患者3小时做1次心电图,共做3次。结果100例患者中具有典型AMI改变63例,改变不典型的37例,Q波异常40例,ST-T改变67例,T波改变56例,R波异常34例。100例患者中有24例前间壁心肌梗死、9例前侧壁心肌梗死、22例下壁心肌梗死、5例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18例高侧壁心肌梗死、17例心内膜心肌梗死、5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结论对无胸痛症状的AMI患者必须及时做心电图、心肌酶和心肌坏死标记物动态观察,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做到早发现,早诊治。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AMI) 无胸痛症状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4年5月-2015年9月之间收治的24例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观察。结果本组24例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经有效治疗后,基本痊愈者6例,症状好转者15例,症状无改善者3例,治疗有效率为87.50%。结论对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行针对性药物治疗,可使其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

  • 标签: 痴呆精神行为症状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固定排便时间对于改善便秘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8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及干预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通便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强排便时间的管理,为期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便秘缓解情况的差异,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χ2检验或t检验)。结果对照组60例便秘患者有43例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71.6%,干预组58例便秘患者有51例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7.9%,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便秘患者进行固定排便时间的管理,能有效改善便秘症状,且方便易行,无副作用。

  • 标签: 便秘 排便时间 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