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塞时间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跨度为2014年12月至2017年8月,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住院病历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临床用药治疗,实验组则在疾病急性发作期间(1周)实施康复技术干预,对照组则在疾病恢复期(>2周)实施康复技术干预,从而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MA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不同时间康复治疗后,其实验组患者在FMA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在发病早期1周内及时实施康复技术,可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尽早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对明显降低致残率具有显著疗效,推广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早期康复 急性脑梗塞 时间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对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与下床活动时间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9月—2016年5月收治的16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为(15.6±4.3)ml,手术时间为(39.6±4.5)min,下床活动时间为(24.38±2.61)h,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15.26±6.42)h,住院时间为(4.2±0.3)d,并发症发生率为17.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其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急性胆囊炎 肠道功能恢复时间 下床活动时间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重症感染患者,讨论影响患者ICU治疗时间的危险因素,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重症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入选年份,均集中在2014年10月—2016年10月,重症感染患者总计84例。在分组研究中,按照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行分组,分别为≤48h的对照组,以及>48h的观察组。在危险因素研究过程中,选择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来完成,针对两组患者的各项影响因素进行对比。结果对于重症感染患者,影响ICU治疗时间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集中在慢性疾病史(例)、HR(次/min)、MAP(mmHg)、APACHE-II评分、乳酸水平(mmol/L)、DIC发病率(%)、MODS发病率(%)等方面。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感染患者在接受ICU治疗过程中,需要对各类危险因素进行重点关注,实时观察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了解到患者病情进展,实施合理治疗方案,减少患者病痛,延长患者生命。建议在今后的重症感染患者治疗中,针对ICU治疗危险因素深入研究,健全医疗体系。

  • 标签: 重症感染 ICU 治疗 危险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时间窗及疗程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04例,选取年限均在2013年6月~2015年4月之间,将104例患者通过抽签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在患者晚期进行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患者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结果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患者高压氧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早期对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比之晚期能够更有效的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抑制,急性脑梗死需要尽早进行治疗

  • 标签: 不同时间窗 高压氧 急性脑梗死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术后相关激素水平以及对患者实施TSH(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的最佳介入时间。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7月—2018年06月收治的7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就其术后相关激素水平,利用电化学免疫法进行观察,并且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完成对应分组;A1组(35例)选择全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A2组(35例)选择单侧腺叶以及峡部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相关激素水平差异以及TSH抑制治疗时间。结果对于A1组患者完成手术后,FT3(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水平以及血清T3(三碘甲腺原氨酸)水平均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降低;手术后次日,表现出最高的FT4(游离血清甲状腺素)水平以及血清T4(甲状腺素)水平,之后逐渐下降,最终<参考值低限;手术后次日,表现出最低的血清TSH水平,之后逐渐上升,最终>参考值高限;A2组患者完成手术后第3d,表现出最低的血清FT3水平以及血清T3水平,之后逐渐提升,但是同术前比较,仍然较低;手术后次日,表现出最高的血清FT4水平以及血清T4水平;之后逐渐降低,并且同手术前比较,显著降低;手术后次日,表现出最低的TSH水平,之后逐渐提升,在>1w,同术前水平相接近,在>2w,参考值高限最终达到。结论临床针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在完成手术后,就其相关激素水平进行检测分析,针对TSH抑制治疗的最佳介入时间可以有效明确。

  • 标签: 甲状腺癌 相关激素水平 TSH抑制治疗 介入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对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4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行早期手术治疗,对照组为延迟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38%,明显较对照组16.67%低(P<0.05)。结论急性肠梗阻患者行早期手术治疗有利于胃肠功能康复,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肠梗阻 早期手术 术后康复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不同时间的预后进行探析。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肾内科接治的87例急性肾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时间不同分成观察组(6~12h)和对比组(>12h),分别为47例和40例;两组均采取CRRT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和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Na+、HCO3-等指标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但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差异不具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存活率为81.5%,与对比组的79.3%比较,差异不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急性肾衰竭CRRT治疗中,不同治疗时间的临床效果和预后基本一致,但早期针对性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 标签: 肾脏替代治疗 急性肾衰竭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奇霉素治疗时间的长度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实际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8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62例,A组患者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时长小于5天,B组患者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时长为6天,C组患者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时长为7天。观察A、B、C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住院时间为12.32±5.94,退热时间为3.10±2.57,咳嗽消失时间为9.88±5.41,啰音消失时间为6.68±4.33;B组住院时间为10.12±6.26,退热时间为2.59±2.20,咳嗽消失时间为10.03±7.61,啰音消失时间为7.19±8.87;C组住院时间为9.03±3.35退热时间为2.65±2.64,咳嗽消失时间为8.08±2.12,啰音消失时间为4.29±3.34。结论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7天后患者用药安全,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咳嗽时长,适合临床使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治疗时间 小儿肺炎 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时间的选择对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在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期间接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的患者中抽取129例,平均分为A、B、C三组。A组手术时间在发病后6小时以内,B组在6~24小时之间,C组在24小时以后。比较三组患者临床效果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与C组(P<0.05),B组与C组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在治疗前,三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后,A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B组与C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最佳手术治疗时间为发病后6个小时之内,能够显著提升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 治疗时间 患者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替米沙坦给药时间的不同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选法从本院近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服用药物的时间不同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患者在晚间给予用药,对照组在早晨给予用药,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相当(P>0.05),但治疗组中杓型血压患者比例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结果临床治疗高血压替米沙坦给药时间不同其效果的程度亦不同,晚间给药比早晨给药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替米沙坦 给药时间 高血压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中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实施快速通道护理,比较两组的治疗时间治疗结果。结果统计学对比提示,观察组接诊至确诊时间、确诊至系统治疗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项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致残率、致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两项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急诊快速通道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救治时间并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值得引入于临床实践。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护理快速通道 救治时间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肠内营养开始时间选择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接收的重症胰腺炎患者84例,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观察组则进行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道菌群的接种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肠道菌失调率、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肠内营养时间 重症急性胰腺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脑卒中应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救治时间治疗效果的干预作用。方法2015年8月—2018年7月本院接诊的急性脑卒中病患60例,按照奇偶数字分组法分成甲组和乙组(n=30)。甲组采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乙组采用常规护理。分析两组的救治情况,比较确诊时间等指标。结果甲组的致残率为6.67%、死亡率为3.33%,比乙组的30.0%、23.33%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确诊时间为(17.23±3.85)min、转科时间为(26.13±6.25)min,比乙组的(28.37±5.62)min、(37.61±7.42)min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急性脑卒中病患中积极采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可显著降低致残与死亡率,缩短确诊以及转科时间,建议采纳。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治疗效果 急诊护理快速通道 救治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功能及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介入的治疗时间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对实验1组发病6小时以内给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实验2组发病6小时以后给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1组患者治疗后的LVEDVI、LVEF、LVESVI等左心功能指标与实验2组患者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1组患者的心绞痛、心力衰竭等不良心脏事件总发生率(3.33%)与实验2组患者(10.00%)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越早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越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左心功能及预后情况。

  • 标签: 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时间 急性心肌梗死 左心功能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导尿管的留置时间。方法对100例剖宫产术后导尿管的留置时间进行临床观察。结果55%(55/100)的产妇对留置导尿管感到不适,术后留置导尿管24h者,拔管后第一次排尿顺利占92.0%(46/50),14%(7/50)拔管后出现膀胱刺激征。术后留置尿管12h者,拔管后第一次排尿顺利占98.0%(49/50),无1例出现膀胱刺激征。结论缩短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能减轻产妇的不适,利于膀胱尽早恢复充盈及排空功能。

  • 标签: 剖宫产 留置尿管
  • 简介:摘要时间生物医学又称生物钟医学(chronobiologicalmedicine),是时间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边缘科学,它与祖国医学的子午流注有异曲同工之妙。近几年,随着时间生物学的兴起,国内外对时间生物学与时间医学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主要从中医时间医学相关资料,对时间生物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 标签: 时间生物医学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对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64例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卧床24h指导患者下床运动,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卧床12h指导患者下床运动,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6%,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的发生率(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前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适当缩短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术后卧床时间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脏起搏器 卧床时间 并发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到2016年9月选择在我院进行体检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抽取空腹静脉血5ml,在标本采集后1h、2h与24h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包括血糖(GLU)、尿素氮(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等。结果标本放置2h后,GLU、BUN结果变化较大;放置24h后,测试GLU、BUN、TP、ALT与AST都变化较大,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可导致检测误差,为此要积极缩短从采集到检测的时间

  • 标签: 标本放置时间 生化检验 血糖 尿素氮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