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液在输注加温20%甘露醇中与传统重力输注对比的优越性。方法将本科2015年1月~2015年4月在门诊输注甘露醇的96例次患者,按输注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每组。均由经验丰富的护士选择粗、直、弹性好且避开关节及静脉瓣的上肢血管,输注20%甘露醇125ml。观察组将20%甘露醇加温至35~37℃后,使用输液控制速度快速输入,对照组采用传统抬高液体瓶,常温液体的方法进行输注。输注结束观察30min让患者离开。观察两组在输液速度、静脉炎的发生、用药后排尿时间及患者舒适度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48例患者均在14.7min滴注完成,发生静脉炎1例次,排尿时间为20±3.5min,患者诉输注过程中手臂轻度酸胀6例次,无重度酸胀及疼痛。对照组21例次在未加压情况下15min内输注完,7例次经加压后15min内输注完,18例次经加压无法忍受静脉胀痛拒绝加压后超过20min输注完,发生静脉炎3例次,排尿时间均在25min以上,其中18例次30min内未排尿,输注过程中41例次患者诉上肢酸胀,其中8例次为轻度酸胀,17例次为中度酸胀,12例次为重度酸胀,4例次诉难以忍受。两组均未发生药液外渗及重新穿刺情况。观察组在静脉炎发生率、用药效果及患者舒适度方面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温20%甘露醇使用输液加压静脉输入,较常温传统重力静脉输入法,静脉炎发生明显减少,输注速度易控制,不但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而且保证了药物疗效。

  • 标签: 甘露醇 输液泵 加温 静脉炎 速度
  • 简介:摘要手术后疼痛几乎是每一位手术患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是机体对疾病本身和手术造成的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表现为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一系列反应及情感的一种不愉快经历,这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而且可不同程度的影响各个系统功能,影响术后康复。近年来,作为手术后镇痛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术后患者自控镇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1。但手术后应用镇痛部分患者有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笔者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分析总结了镇痛的主要副作用,并制定了相应的护理对策,以解决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降低了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镇痛泵 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讨论临床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胰岛素治疗。应用随机数表法,将5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情况。结果经过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血糖达标时间、平均住院日两方面,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低血糖发生率方面,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按时进餐、按时监测血糖两项指标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治疗中,胰岛素治疗是常见的手段。配合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降低并发症概率,确保患者能够获得稳定康复,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积极心理,对患者的积极意义较大,建议在今后的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糖尿病 胰岛素泵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梯度压力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将我科15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75例,对照组进行基础的治疗和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梯度压力治疗,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7例,实验组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其效果很明显。结论梯度压力对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效果明显。

  • 标签: 梯度压力泵 ICU 下肢深静脉血栓 效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价值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收集且符合标准的82例2型糖尿病患者充当试验对象,并以随机分配法为标准分组,对照组41例接受传统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41例接受胰岛素治疗,评估两组的血糖控制效果,具体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等几项指标。结果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后的FPG、2hPBG指标水平均无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血糖达标时间显著缩短,胰岛素用量显著减少,低血糖事件率也有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治疗,降糖效果安全、理想,而且具有起效快、用量少的特点,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泵 治疗价值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到2015年7月收治的1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的先后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77例患者为对照组,行胰岛素皮下多点治疗注射与护理,后77例为观察组,行胰岛素强化治疗与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与护理,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胰岛素泵 强化治疗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使用镇痛的应用效果及发生不良反应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近年来我院130例剖宫产术后使用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出现了不良反应34例,观察其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结果剖宫产术后使用镇痛无1例无效,不良反应经过处理后很快消除,无后遗症发生。结论剖宫产术后使用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较轻,只要术后注意观察、及时处理,是可防可控的。

  • 标签: 剖宫产术后 镇痛泵 不良反应 处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胰岛素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3年9月我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接受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接受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比较(1)研究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达标时间及达标时胰岛素用量。(2)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达标时间及达标时胰岛素用量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2)在治疗结束时研究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较治疗前出现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或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的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胰岛素能够在短期内控制2型糖尿病的血糖水平,减少胰岛素用量。

  • 标签: 胰岛素泵 皮下注射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态颅内监测联合微量注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2年4月至2015年1月前来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患有脑出血的患者204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2例,观察组采用动态颅内压监测联合微量输注尼莫地平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不给予动态颅内压监测,采用与观察组相同微量输注尼莫地平法进行治疗,治疗周期均为2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后治疗后30d、治疗后90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都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后治疗后30d、治疗后90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及住院时间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动态颅内压监测联合微量输注尼莫地平法治疗脑出血结果显著优于采用单一微量输注尼莫地平法治疗法,适合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持续微联合阿托品与氯解磷定救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间歇性静脉推注阿托品与氯解磷定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取持续微联合阿托品与氯解磷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使用阿托品与氯解磷定的剂量、CHE恢复时间、血糖浓度水平稳定时间以及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使用阿托品与氯解磷定的剂量均少于对照组,CHE恢复时间和血糖浓度水平稳定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微联合阿托品与氯解磷定救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持续微泵 阿托品 氯解磷定 重度 有机磷农药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与胰岛素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的预后影响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急性脑梗死治疗药物,试验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预后。结果试验组治疗后FPG,2hPG及餐后最高血糖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治疗有效率高与对照组,分别经t检验或卡方检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降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预后结局。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二甲双胍 胰岛素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