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2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氨苄青霉素和常规方法治疗单纯性外阴炎疗效对比研究以及康复情况。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单纯性外阴炎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对比分析,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45例)予以氨苄青霉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康复状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外阴瘙痒(3.02±1.74)d、烧灼感(2.00±1.00)d、外阴肿痛(2.01±0.69)d显著更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分别为36(80.00%)例、7(15.56%)例、2(4.44%)例,实验组总有效率95.56%较对照组77.14%显著更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氨苄青霉素应用于单纯性外阴炎患者中,不仅可显著改善患者外阴烧灼感及瘙痒、外阴肿痛等症状,且可显著提升其临床总有效率,值得于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氨苄青霉素 常规方法 单纯性外阴炎 康复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霉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使用青霉进行治疗的患者37例,对其使用青霉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及总结。结果青霉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放线菌病、淋病、奋森咽峡炎、莱姆病、多杀巴斯德菌感染以及除脆弱拟杆菌之外的众多厌氧菌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青霉对肺炎链球菌、A组或B组溶血性的链球菌及对青霉敏感的金葡菌等的革兰阳性球菌所引起的各种感染具有十分积极的治疗作用,临床疗效好。

  • 标签: 青霉素 药理作用 药物应用
  • 简介:摘要青霉作为一种常用的抗生素使用范围较广,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都有显著的应用效果。但是青霉使用的最大弊端就是过敏,因此,在使用之前对患者进行皮试非常重要。皮试反应决定了青霉是否适用,但是在观察皮试反应的时候经常出现假阳性情况。所以,探究青霉皮试假阳性的影响因素,对皮试结果的科学判断,对青霉的合理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青霉制剂因素、患者自身因素、皮试液配置因素和护士皮试操作因素出发,对青霉皮试假阳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增加注射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做好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护士技术水平及自我防护知识。方法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自我防护能力。调整苄星青霉的注射过程中药液溶解、抽吸、排气方法,提高注射成功率。结果调整后的注射技巧,大大提高了注射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及心理负担。结论通过临床实践和相关内容学习,改进了注射技巧,减轻患者痛苦,避免医疗资源浪费,达到患者满意,护士满意。

  • 标签: 苄星青霉素 自我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苄星青霉肌肉注射方法的改进。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科接受苄星青霉肌肉注射的患儿1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83例,对照组83例,分别接受苄星青霉肌肉注射改进方法和常规注射法注射,比较两组患儿的一次注射成功率和视觉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注射失败5例,注射成功78例,成功率93.9%,疼痛评分2.3±0.6分;对照组患儿注射失败21例,注射成功62例,成功率74.6%,疼痛评分5.4±0.7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苄星青霉肌肉注射法一次注射成功率更高,患儿痛感更轻,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苄星青霉素 肌肉注射 方法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早期梅毒患者施予苄星青霉的效果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1月—2017年9月收治的76例早期梅毒患者的资料,将其中接受阿奇霉素的38例作为A组,另外接受苄星青霉的38例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患者的治疗疗效97.37%、皮疹消除时间(11.26±3.35)d好于A组患者81.58%、(17.83±4.98)d,P<0.05。结论苄星青霉在运用到对早期梅毒患者开展治疗后,能够较优地消灭梅毒螺旋体,促使患者的临床表现获得好转,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 标签: 早期梅毒 治疗 影响 苄星青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就苄星青霉、头孢三嗪以及阿奇霉素对于早期梅毒的具体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90例不同期的早期梅毒患者采用苄星青霉、头孢三嗪以及阿奇霉素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果经过不同疗程的治疗,发现三组患者在早期梅毒的一年内都能够取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其中运用头孢三嗪进行一期梅毒的治疗时,其所需治疗时间最短,治疗效果也相对比较明显(P<0.05)。运用这三种方式对一期梅毒治疗的平均时间与二期梅毒的平均治疗时间基本一致。结论传统的苄星青霉对于梅毒治疗依旧有着较好的效果,而对于青霉过敏的患者则可以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并且能够在进一步排除交叉过敏的情况下,采用头孢三嗪来进行梅毒的治疗。

  • 标签: 梅毒 苄星青霉素 头孢三嗪 阿奇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普鲁卡因青霉注射液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普鲁卡因青霉注射液进行含量的测定。结果供试品溶液同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基本,普鲁卡因、青霉在此色谱条件下分离良好。鲁卡因、青霉的检测,其回收率良好,均在95%~105%之间。普鲁卡因含量精密度为0.86%,青霉含量精密度为1.26%。结论HPLC法可用于普鲁卡因青霉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操作方便,快捷,结果准确,重复性好。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法 普鲁卡因青霉素注射液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探讨阿奇霉素联合苄星青霉治疗早期梅毒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自2013年5月—2017年5月来我科室且经分组进行指导的患有早期梅毒的患者180例,随后分为三组,即A组、B组以及C组,每组各60例。其中A组患者采取苄星青霉药物治疗,B组患者采取阿奇霉素药物治疗,而C组患者采取阿奇霉素联合苄星青霉药物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皮疹消失的时间以及在治疗后的第3周、第6周、第12周以及第24周的RPR的转阴率。结果三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但是C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皮疹消失时间以及RPR的转阴率等情况均显著优于A组与B组,三组患者的数据差异明显,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苄星青霉治疗早期梅毒的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苄星青霉素 早期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硝唑联合青霉对临床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作用,并观察其效果。方法选取34例急性扁桃体炎患者(其中有3例儿童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17例。常规组患者只采用青霉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采用青霉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甲硝唑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法,两组患者的病情康复情况也有所不同。常规组患者中有13例患者身体康复,其余4例患者因病情较为严重还需继续观察,其有效率为76.47%;观察组的患者中有16例患者身体康复,剩余1例患者因身体素质较差还继续观察,其有效率为94.12%。两组数据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硝唑联合青霉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甲硝唑 青霉素 急性扁桃体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青霉联合双黄连在老年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治疗疗效及对hr-CRP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青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双黄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对血清hr-CRP水平的影响。结果①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2,P<0.05);②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38,t2=9.35,P<0.05);③治疗第3、5d后,观察组hr-CRP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d=24.83,t5d=15.21,P<0.05)。结论联合应用双黄连治疗老年急性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应用青霉,hr-CRP改善显著。

  • 标签: 青霉素 双黄连 老年 急性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在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 标签: 阿奇霉素 红霉素 序贯疗法 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1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阿奇霉素+红霉素)和对照组(阿奇霉素)各5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症状(咳嗽、发热、肺部啰音)缓解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红霉素
  • 简介:摘要用阿奇霉素和红霉素分别转换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通过比较两者临床疗效及副反应,得出结论阿奇霉素转换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疗效肯定,副反应少,儿童支原体肺炎可优先考虑使用阿奇霉素

  • 标签: 儿童 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红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单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自2016年2月-2017年4月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用阿奇霉素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采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能够产生药效互补作用,临床疗效显著,整个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红霉素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 小儿支原体肺炎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机制。方法收集我院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3600株。应用PCR法对其耐药基因IMP、NDM、KPC、VIM、OXA的耐药性检测,同时进行测序,分析基因型别。结果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检出16株,检出率0.44%,细菌对妥布霉素的耐药性为25.67,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3.87,对其他常用的抗菌类药物均呈现出较高耐药性。16株细菌中KPC阳性8株,占50%,IMP阳性8株,占50%,VIM阳性4株,约占25%,OXA阳性1株,约占6.25%。结论产碳青霉烯酶在细菌分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KPC、IMP是主要的基因型,因此,加强对产碳青霉烯酶的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耐碳青霉烯 肠杆菌科细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与克林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的支原体肺炎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取阿奇霉素与克林霉素联合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效果,以及症状缓解时间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高达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研究组患儿在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肺罗音消失时间上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与克林霉素联合治疗支原体肺炎,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效果,而且可以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值得借鉴。

  • 标签: 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克林霉素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应用于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13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红霉素静脉滴注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5%、不良发应发生率为9.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及2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应用于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可显著改善治疗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可显著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红霉素 小儿支原体肺炎